金士傑:如果出門一定要帶兩本書,肯定會有徐浩峰的小說

新京報訊(記者周慧曉婉)8月15日,票票公開課「與金士傑相約星期二」線下活動在北京舉行。中國台灣著名表演藝術家金士傑空降現場,圍繞經典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展開了一場沉浸式的心靈對話,從對話劇的見解到對錶演的心得與體會;從看到好電影意猶未盡的感受,到分享與導演合作時的收穫。

金士傑圍繞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展開對話。 主辦方供圖金士傑圍繞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展開對話。 主辦方供圖

經典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改編自美國作家米奇·阿爾博姆的《相約星期二》,原著曾被翻譯成31國語言,暢銷全球。故事聚焦罕見病情「漸凍症」,講述了畢業16年對生活感到迷茫的作家與年逾七旬的「漸凍症」老人多年後再聚首的故事。話劇界的泰鬥級人物金士傑與最受歡迎的綜藝主持卜學亮同台飆戲,呈現了一段觸動心靈的生命之旅。巡演12年,超過300場演出,但金士傑認為他在《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中的表演沒有達到滿分,「300場是極高的一個數字,一個紀錄……你應該認為,就打分數來講,你們應該分數相當接近最高分,最理想的狀況。因為一直切磋,一直修磨。那我可以告訴你答案是,不。我始終不認為它是100分。」

金士傑在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金士傑在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

金士傑是一位多棲的表演藝術家,除了話劇,他在電影、劇集、配音等其他藝術領域上也成績斐然。令人拍案叫絕的《大魚海棠》精彩配音,《剩者為王》中大段大段的台詞都是名場面。而準備《剩者為王》那段台詞,對他來說也是一次挑戰,「那一次對我來說是一個蠻困難的挑戰,開拍之前兩三個月我就拿到劇本,當我劇本讀到最後一場戲,發現結尾是這麼一大段,我就知道‘來者不善’,我就知道編導、編劇他在想什麼。他就預備給你繞彎半天,最後一個直拳,‘咚’打在你身上。就職權責任落到我身上,那我這個拳就必須打得到,讓挨者受其痛。」

「那麼這拳要怎麼打?我就讀那些詞,有幾句詞我一直過不了關,又覺得那不是‘人話’,那是文字。那是一個文人寫出來的字,那不是生活里的話。可是我有個臭習慣,就是我不可以更改,除非要對方同意,否則我不可以動你一個字。」

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

他也談到了幾位合作過的電影導演:談起與楊德昌的友情,「我每次發表作品他都來看,他也常常表達對我的喜歡。」他稱路陽是一位在編劇上非常嚴格的導演,路陽近年來的進步令他非常驚訝。談起合作過《師父》的徐浩峰導演,金士傑則不吝溢美之詞,他更笑言,如果出門旅行一定要帶兩本書,肯定會有徐浩峰導演的小說。

作為話劇三大泰鬥之一的金士傑,在被問及所涉獵的藝術領域中最喜歡的一項時,他沒有選擇戲劇,而是選擇了文學。他說道:「我更喜歡的是文學,也擅長做觀眾。我覺得我是很好的觀眾,也是一位很好的讀者,有時候讀到文字間美好的訊息時,我想我現在那種感動,那種激動與讚歎之情,是非常希望作者能夠看到的。」

「能不能成為真正的演員是非常難回答的」,在金士傑看來,真正的演員不僅要擁有才華,還要依靠天時地利人和以及其他的未知因素。「面對自己永遠不會放棄的興趣,你要學會做一個很好的觀眾。生命當中有許多展現我們這種才華的機會,但無論是誰,你都可以讓他們為你鼓掌」,金士傑說道。

編輯 徐美琳

校對 朱名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