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書展丨數字時代,教師面臨什麼樣的轉型挑戰?
8月20日,“數字時代教師的使命與擔當”學術論壇暨《師者於漪》《教育數字化轉型》《雲中錦書》新書發佈會在上海圖書館東館七樓閱讀推廣區舉行。教育者、出版者、作者、讀者濟濟一堂,圍繞“數字時代教師的使命與擔當”這一主題各抒己見。
從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到“改革先鋒”,再到“人民教育家”,於漪為推動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師者於漪》較完整客觀地評述人民教育家於漪老師,展現了於漪為師之道、求師之道和尊師之道的特點和品質,以及將師者所蘊含的社會一文化價值內化外爍的修煉曆程,同時也思考和回答了師者立場和教師學建構的重要課題。
身處數字時代的教師,每一個人都要為教育的轉型做好準備。《教育數字化轉型》聚焦當前智能技術如何改變課堂中的教學、如何變革教育組織和系統的管理,深入探討了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前景,還就此類技術運用到教育中面臨的挑戰及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領域進行了闡述。
《雲中錦書》則是榮獲“時代楷模”稱號的吳蓉瑾校長所著,凝結了她在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近30年的從教思考與實踐,生動詮釋了數字時代教師的一種使命與擔當——“做孩子快樂生活、全面發展的守護者”。
在主旨報告環節,5位嘉賓聚焦“數字時代教師的使命與擔當”這一主題做了報告交流。
“數字時代為教育發展開拓了新賽道,讓教育有了新的可能性。在數字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教育具有戰略意義。”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永智以漢堡類比三本新書的關係——《師者於漪》提供教育思想指導,《教育數字化轉型》聚焦時代主題,《雲中錦書》關注實踐方法,共同的目標是構建中國教育的自主支持體系。
吳國平教授關注“人民教育家的意義與教師學的中國使命”,通過剖析新書《師者於漪》,為讀者分享人民教育家的精神與品質。他指出,人民教育家於漪“姓教為民”,“姓教”是她教育家的屬性,“為民”是她教育家的立場——一個肩膀挑著孩子的現在,一個肩膀挑著國家的未來。他剖析了教師和教師學的概念,分析了師和教師的不同,借助於漪先生為師之道、求師之道、尊師之道的實踐,激勵青年教師自我覺醒、專業成長。
吳蓉瑾圍繞新書《雲中錦書》探討了數字時代的情感教育。她用“錦書”來承載師生對彼此的期待;她用晴雨表與愛好拚搭的學生小榮交流,引導他鑽研美術、繪畫;她用雲手錶、閱讀數據瞭解孩子的興趣點,引導他們全面發展。“雲朵媽媽”是孩子們對她的愛稱。新生家長會上,曾經的學生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到校園,繼續接受情感教育,這就是愛的延續和傳遞。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吳剛的報告主題是“教育家與教育精神”。在他看來,凡有教育精神並堅守初心的踐行者,才能稱為教育家,而教育家又往往具有無差別性、真誠性、導引性、反思性四個特質。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里,我們呼喚教育精神,並把教育精神作為對培養人的活動的誌業承諾。
上海市市北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陳軍關注“教育改革與教師的學習”。他從教學方法、課程理念、文化價值、時代精神四方面分析了教育改革與教師學習的關係。他特別強調,“教師一定要培養中小學生的獨立思辨能力,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教育數字化這條賽道上跑得又快又好。”
面向數字時代,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構建高質量、個性化終身學習體系,立足為每位學習者提供最適合的教育、成就其最大的社會價值,運用數字技術發掘學習者的潛質,激發學習者學習興趣,深化數據驅動大規模因材施教,培養綜合創新能力,是與會者的共識,也是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更是教育工作者和全社會共同的責任與追求。
活動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教師教育學院指導,上海教育出版社主辦、上海圖書館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