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科學中心如何改善體驗感?官方回應!

有著世界“最大的科技館/科學中心”稱號的廣東科學中心,硬件條件相當好,一些市民卻反映,遊覽廣東科學中心體驗不佳。8月29日,廣東省科技廳上線廣東“民聲熱線”,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

有市民反映科學中心像遊樂場

廣東科學中心位於廣州大學城,於2008年建成開放,具有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國際學術交流和科普旅遊四大功能,通過健力士世界紀錄認證,被授予世界“最大的科技館/科學中心”稱號。

圖源:廣東科學中心微信公眾號圖源:廣東科學中心微信公眾號

8月份正值暑假,吸引了不少學生參觀學習,場館內甚至有些人滿為患。民聲熱線記者留意到,由於展館缺乏引導,現場顯得格外混亂。在“實驗與發現”展館內,幾乎每個實驗器材前都圍滿了好奇的學生,有遊客抱怨體驗感不佳。

“很多孩子只是把實驗材料當作玩具,搶來搶去,跟遊樂場差不多。我認為一個科學館要讓學生有所啟發,才有意義。”一位市民說。除了秩序有些亂,現場講解員配比不足也被吐槽。以“實驗與發現館”為例,講解服務全天只有上午10點一次。“現場雖然有文字,但有的小學生可能文字理解能力不強,如果能有更多講解員通過口語化的形式講給他聽,甚至說(工作人員)提問,讓學生回答,這對於學生理解科學原理非常有幫助的。”小學科學老師周立說。

將優化管理,增加講解場次

“我所瞭解的情況,其實廣東科學中心在疫情前每天接待遊客是4000人,疫情期間是2000人左右,疫情之後每天的接待人數達到了2.5萬人,已經完全飽和,這也給廣東科學中心帶來比較大的壓力。” 廣東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吳世文說,節目中反映的情況,說明工作中確實存在一些不足。

省科技廳引進智力管理處處長史利兵說,看到節目中反映的情況,說明社會公眾特別是學生科普需求非常旺盛,廣東科學中心的服務能力還滿足不了需求,要進一步提高優質科普供給和科普服務的能力。

“全省的綜合科技場館有將近40家,其中分佈在省級的和市級的16家,就全省來講還是滿足不了社會公眾,特別是學生的需求。”史利兵說,下一步省科技廳也會指導科學中心進一步提高服務能力。“廣東科學中心服務能力一天就是2.5萬,人流量達到巔峰,每天的壓力非常大。”他說,下一步就是採取限流措施。

“目前講解人員大概是20多個,我們也會招募一些大學生在人流量高的時候以誌願者的身份參與講解。”史利兵說,下一步會增加講解人力,加大講解的次數。此外,要優化管理,把秩序維護好,“現場亂糟糟的,確實影響觀感”。

在吳世文看來,要進一步完善網上預約機制,同時增加講解場次,“上下午各一場是最低目標”,講解內容要更加豐富多彩,更加貼近兒童,還要增加更多的展項。“一個科技場館最核心的不在於面積,如果要從最大的科技場館變成最佳的科技場館,這需要做很多工作。”吳世文說。

線上線下建館,提升科普能力

史利兵透露,省委、省政府對科普場館建設非常重視,目前省科技廳牽頭,正抓緊研究出台廣東省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的實施方案。

據介紹,為瞭解決科普不平衡的問題,省科技廳也已起草通過鄉村科普能力提升,助推“百千萬工程”的相關行動方案,“十四五”期間廣東要實現地市綜合性科技場館全覆蓋,要實現40%以上的縣要有縣級的綜合科技館。目前要推動在粵東西北地區實現中小學校園科學館、科學室全覆蓋。另外還要推動實現科普大篷車,實現鎮級全覆蓋。

“除了建實體館以外我們還有別的考慮,要建數字科技館,現在全省正在著力打造粵科普公共服務平台,建雲科技館,覆蓋到廣大的農村,覆蓋到粵東西北地區,擴大受眾的覆蓋面。”史利兵說,除此之外,當前正在設計流動科技館,建一些樣板式的流動科技館,巡迴到各個地區。

信息時報記者 何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