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在上海買別墅,同時供職16家公司卻從不上班,落網時她還在面試

管悅被警察抓獲的時候,正在杭州面試。

已同時在16家公司入職的她,仍不放棄任何一個招聘機會。但她從不上班,只在每次面試新公司的時候,順手拍下照片發在各個工作群,假裝在「見客戶」。

擔心記不住那麼多僱主公司,管悅甚至用一張A4紙記下了她在每家公司的入職時間、職位、薪金卡號……

在職業騙薪的江湖里,管悅和丈夫陳強屬於金字塔尖的人物。他們「勤奮」而充滿野心,忙不過來的時候,就把機會賣給同行,從中抽成。短短3年,他們用騙來的錢在寶山買了別墅。

在上海,這樣的職業騙薪群體不下數百人;在全國,這個數字要翻上幾番。他們損害了城市營商環境,攪亂了招聘市場秩序,也挑戰著法律的尊嚴。

一張誤發的圖片

一張誤發的圖片

今年1月,一家網絡科技公司負責人劉健向浦東警方報案。

去年10月,公司為了推廣新產品,通過網絡發佈急聘銷售的信息,要求應聘者有豐富的市場營銷經驗。很快,楊洪等8人前來應聘。

他們的履曆很光鮮:有在一些大型企業的履職經歷,有經手過的多個「大廠」項目,還有一長串的「優質客戶名單」。公司對此非常滿意,許諾團隊核心楊洪2萬元底薪,其他人8000至9000元底薪外加銷售提成。

沒想到入職3個月後,這些人沒有任何業績,應聘時許諾接洽的優質項目也沒有一個有實質性開展。試用期過後,公司決定將他們辭退,8人彷彿早有準備,要求支付全部薪金才肯離職,公司無奈妥協。

雖然心有不甘,但事情也算過去了。劉健沒想到,不久之後楊洪誤發在尚未退出的公司群裡的一張圖片,讓他再起疑竇。

據劉健回憶,那是一張楊洪從其他公司離職的證明,但上面的時間竟然和他為自己打工的時間重疊。「我馬上聯繫了對方公司,結果發現這8個人履職期間,竟還在另一家公司入職,同時賺取兩份薪金。」

恍然大悟的劉健決定向警方報案。

黑名單上的人

其實,在劉健報案之前,這夥人的劣跡早已在多個職場領域流傳。只不過沒人像劉健那樣抓到確鑿證據,所以每次報案,派出所都認為是普通的勞資糾紛,一般建議走勞動仲裁。

但每次仲裁,勝利者都是被視作「弱勢群體」的勞方。管悅的丈夫陳強就曾經打過13個仲裁官司,全部勝訴。一次次應對仲裁,也讓這些人更有「鬥爭經驗」,他們相互提點,傳授經驗,偽造證據,補上漏洞,更加猖獗。

無奈之下,許多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只能相互串聯,共同商討製作了一張「黑名單」,抵製那些已被他們認定的騙子,以免自家企業再次「掉坑」。

但這次不太一樣。楊洪無意中露出的馬腳,成了致命一擊。外高橋公安處接到報案後,認為其中的確存在疑點,於是將此案移交浦東分局經偵支隊。案件最後交到了經偵民警密越手中。

經濟犯罪的DNA

密越是一個很有個性的警察。用副支隊長孫曉宇的話來說就是,「這個年青人‘一根筋’,什麼事情都要刨根問底,找到答案」。同事們也說,對於收集證據,密越特別敏感,像是天生就有「第六感」。

接手案件後,密越仔細分析了案情,發現從法律意義上來說,這並不是一起經濟案件,而是屬於一般詐騙。也就是說,這原本是刑偵部門的活。

但密越並沒有選擇再把案子交出去。他相信,通過經濟犯罪的偵查手段,依然可以揭開這些人的「畫皮」。

資金流向被視作「經濟犯罪的DNA」,密越決定由此入手。為此,他不厭其煩地跑了多家銀行,查詢楊洪名下每一張銀行卡的資金流水。很快開現了問題。

楊洪的多個銀行賬戶,每月都有多筆資金流入,大多是來自不同公司的財務部門,少數來自個人賬戶,但備註都是薪金,金額從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更令人震驚的是,這樣的情形持續了3年,涉及的公司多達百餘個!

密越和同事與這些公司一一取得聯繫,發現大多是中小企業。其中有不少可能已經倒閉無法聯繫,能聯繫上的那些公司幾乎異口同聲:是的,我們被騙過,終於有人管了!

悲催的僱主

楊洪由此成為案件突破口。專案組迅速成立,通過走訪調取數十家用人單位的上百套人事檔案資料,警方初步確定了第一批嫌疑人名單。

今年3月8日淩晨,浦東警方在上海及外省市同步收網,抓獲楊洪等53名犯罪嫌疑人。一個「騙薪江湖」由此被撕開一角,讓人窺見其中畸形醜陋的生態。

「案值高達5000多萬元。」浦東經偵支隊四大隊副大隊長董裕平說起這夥人的貪婪,也連連咋舌。「我們在走訪中瞭解到,2021年,曾有一家香港的私募基金公司,經過考察定製了一款基金產品,想在上海開拓市場,沒想到,它招募的首批80名員工全都是騙子。」

對這家金融公司來說,支付薪金的上百萬元損失其實不算什麼,但那些原本被寄予厚望打開市場的人,3個多月裡根本毫無作為,這讓公司錯過了最好的時機。發現不對時,公司原先定製的基金產品已經不適合最新的市場形勢。「最後管理層決定,放棄上海市場。」

既然是「江湖」,必然有恩怨。這些騙薪者分屬多個大小不一的團夥,有的是夫妻檔,有的是兄弟姐妹、朋友老鄉,他們之間有合作,有時也會相互拆台。

一家科技公司告訴警方,最初他們招聘了20個員工,後來接到有人打來匿名電話,揭露了其中貓膩。公司於是辭退了那些騙薪者,然後不得不又招了一批,誰知道最終發現還是一群騙子,而且據警方調查,他們就是當初打電話舉報的人。

「臥底」的HR

警方的打擊,就像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了一塊巨石,極大地震懾了騙薪者。他們中不少人逃離上海,去外地開拓市場,有的甚至逃亡國外。更多人嘗試改名換姓、隱匿身份。

他們開始在網上尋找假證販子,定製假身份證,偽造更加以假亂真的學曆、工作紀錄、銀行流水、過往業績,甚至不惜僱傭群演來扮演高淨值客戶,用虛假身份與企業簽訂投資意向合約,拖延在職時間,避免過早露出馬腳。

更有甚者,一個騙薪者讓自己的女友以真實身份應聘了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再將自己和同夥招進公司。直到警方將他們抓獲,公司還蒙在鼓裡。

為了減少風險,他們還不斷從招聘網站上物色低風險企業。比如有的公司對入職人員的背景調查比較隨意,日常考勤制度也比較鬆散,這些騙薪者就會互相介紹入職,介紹成功的還能多收一筆中介費。

再好的偽裝,也會露出馬腳。今年7月19日淩晨,浦東警方再出重拳,在前期調查掌握確鑿證據後,一舉抓獲108名騙薪者,涉案金額高達8000多萬元。

也就是說,加上此前抓獲的58名犯罪嫌疑人,這160多名犯罪嫌疑人至少從被騙企業身上捲走了1.3億元的錢款。對於大多中小微企業來說,這是無法承受的巨大損失,有些企業就此一蹶不振。

「面試之王」

找工作不易,為何騙薪者總能輕易謀到職位?

警方發現,這些人中的大部分原本是P2P行業的從業人員,大多口才非常好,甚至面對審訊的民警也能滔滔不絕。P2P行業崩塌後,他們開始集體轉行。最初是誰找到這條「生財之道」已不可考。

由於這些人多數具備一定的金融專業知識,對行業也比較熟悉,能夠輕易獲取面試官的信任。這也是騙薪行為最初出現在金融領域較多的原因。

這些人日常並不上班,每天緊盯招聘網站,可以第一時間收集到招聘信息,他們通過偽造的精英學曆和完美履曆,加上數以百次計的面試經驗,成為名副其實的「面試之王」——對於面試官會問些什麼問題,如何才能投其所好,他們瞭如指掌;對於行業禁忌,如何避開陷阱,他們也深諳其中關節,因而他們輕易就能擊敗那些真正求職的競爭對手。

這其實也是騙薪帶來的另一重傷害:正常求職市場的供需關係被攪亂,騙子霸佔了大量的工作職位,有人甚至同時在10多個企業任職,這讓真正需要求職的人找工作更加艱難。

今年8月,經過進一步深挖,浦東警方又陸續抓獲11名騙薪者。上海在全國範圍內實現首案偵破後,又連續重拳出擊,極大地震懾了犯罪嫌疑人,淨化了市場環境,可以說是摘除了一枚危害城市營商環境和求職市場環境的「毒瘤」。

亟待集群打擊

不容忽視的是,騙薪者並非上海獨有。比如,上海警方破獲的案件中,有兩名騙薪者在上海只入職過兩家公司,但在北京卻有過150餘家公司的發薪記錄。

據警方初步推算,全國範圍內,類似的騙薪群體至少有七八百人。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較為發達地區的城市,均或多或少存在。這需要各地警方引起充分重視,及時發起全國集群戰役,徹底摧毀這個畸形扭曲的「騙薪江湖」。

此案偵破後,上海警方也向很多企業發出防範提醒,希望企業招聘時認真做好背景調查,以免被別有用心者鑽空子。但偵破此案的民警私下也承認,從成本考量,很多小微企業其實並沒有實力也沒有時間進行詳細的背調。

考慮到這些企業大多是通過網絡招聘平台招人,這些平台收了費用,是否應當盡到審核義務,至少確保求職者的身份真實可信?同時,各地勞動仲裁部門也應當保持警覺,尤其是對短時間內多次打仲裁官司的人要加強調查排摸,避免「弱者有理」的邏輯成為犯罪分子的幫兇。(文中嫌疑人均為化名)

作者 | 潘高峰(新民晚報·新民眼工作室)

圖片|警方供圖

編輯 | 陳佳琳 施雨

相關報導:

職業騙薪!上海一對夫妻兩年入職300家公司騙薪金,月收入超6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