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台灣後將再登閩粵,颱風“海葵”路徑預報為何這麼難

2023年9月3日,浙江台州,市民在暴雨中行走。 視覺中國 圖2023年9月3日,浙江台州,市民在暴雨中行走。 視覺中國 圖

當前,颱風紅色預警依然持續。

據中央氣象台預報,9月3日15時30分前後,今年第11號颱風“海葵”在台灣台東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級(5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40百帕。中央氣象台預計,颱風“海葵”將在9月4日淩晨移入台灣海峽,9月5日下午在廣東福建交界附近登陸,預計登陸時強度為強熱帶風暴級。

儘管上個先登陸台灣再登陸福建的颱風還要追溯到2019年的颱風“白鹿”,但據統計,1949年以來,登陸台灣後二次登陸福建的颱風總數達68個,其中就有“莫拉克”“楊希”“龍王”等讓人印象深刻的颱風。

二次登陸颱風有何特點

2009年8月7日23時45分,颱風“莫拉克”登陸台灣花蓮,8月9日16時20分其在福建霞浦再次登陸,中心最大風力12級(33米/秒)。

中央氣象台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周冠博介紹,當時正值颱風“天鵝”“莫拉克”“艾濤”共舞,路徑預報十分複雜。

登陸台灣後再登陸閩粵的颱風,路徑為什麼較難預報?周冠博解釋,這主要是由於當颱風靠近台灣島時,因受台灣中央山脈的影響,在台灣島的西側往往容易產生誘生低壓,導致原來的氣旋中心消亡並被新的氣旋中心取代,從而使得路徑發生突變,所以往往比較難以預報。

“不過,受到台灣島中央山脈的影響,颱風登陸台灣後往往強度削弱比較大,二次登陸閩粵沿海時強度不會太強。”周冠博說,加之台灣海峽的狹管效應,福建沿海大風一般出現在登陸台灣前,而當颱風再次登陸福建時,風力相對較小。

此外,颱風登陸台灣後,一般會受到干空氣的影響,容易產生空心颱風,強度明顯減弱,颱風中心的風力較小,而四周風力較大。

周冠博表示,目前,“海葵”正在多種力量“撕扯”下緩慢前行,不僅路徑依然存在不確定性,還可能導致強降雨過程持續時間較長、強度大,需要保持警惕,持續關注,做好防範。

多個颱風共存並不少見

不只“海葵”,據中央氣象台預報,第9號颱風“蘇拉”於9月3日上午移入北部灣海面強度逐漸減弱,而在西北太平洋,第12號颱風“鴻雁”也已生成。

颱風為何喜歡紮堆,這種現象正常嗎?

“在這個季節,多個颱風共存並不少見。全球各海域均存在多颱風共存的現象,其中西北太平洋為多個颱風出現最多的海域。”中央氣象台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聶高臻說。

據統計,2000年至2022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出現62次3個颱風共存的情況,平均每年出現2.7次。其中,有59次出現在7月至10月,以8月份最多,9月份次之。

聶高臻指出,颱風共存是指在某一時刻,共有多個編號熱帶氣旋活動。多颱風活動通常在夏季和秋季發生,此時是颱風的活躍季節,海洋熱力狀況和大氣的動力熱力條件都利於熱帶氣旋的生成和發展,容易出現多颱風活動。

聶高臻解釋,颱風多發生於熱帶輻合帶,當熱帶輻合帶靠近赤道時,颱風生成較少;而當其向北推進,颱風活動趨於活躍,此時熱帶輻合帶大致呈東西走向,來自赤道的西南風和北邊來的東北風在此相遇、輻合。在這條東西走向的輻合帶上,常常會先後或同時生成多個颱風。

當副熱帶高壓減退時,東側颱風受副熱帶高壓引導迅速轉向或北上,西側颱風失去副熱帶高壓引導,則會出現停滯打轉甚至向南偏轉、互旋,此時颱風路徑預報的複雜程度會急劇增加,鞍形場、大陸高壓、西南季風等都可能影響颱風路徑。當生成於熱帶輻合帶的颱風與生成於其他系統(東風波等)的颱風共存時,由於生成緯度不同,則容易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