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不是排便,也不是喝水,早知道早受益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那明媚的陽光總能為人掃去陰霾,無論前一天遇到多少糟心的事情,一覺醒來,雖然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拋諸腦後,但是經過整整一個晚上的休整後,人們總會有充沛的精力去應付生活中的種種難題。

自古代開始,就有聞雞起舞、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故事警醒著我們要抓緊每一天的時間。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二十四個小時,倘若能夠早點起床,充分利用好每一天的時間,經過日積月累後,久而久之,出生時都是沒有閱曆,毫無差別的兩個人,也會出現差異。

那麼怎樣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時間呢?毫無疑問,肯定是早起。但是早起的精神狀態的對於一整天的精神面貌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早上起來時精神飽滿,紅光滿面,則在接下來一天的工作學習中,都會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無論做什麼事都可以事半功倍。但是如果早上起來的時候仍昏昏欲睡,頭昏眼花,那麼便會影響一整天的心情。既然早起那麼重要,要做些什麼才能讓早起的收益最高呢?

很多人認為早起第一件事為喝水或排便,其實不然,若按照生理規律,做好早起該做之事,必定會受益良多。

一、早上起來應該做的事

相信從小到大,都沒少聽說早起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先喝水,或者是先排便,但喝水和排便都比不過這幾件事重要——冥想、舒展筋骨、開窗通風。

冥想是什麼意思呢?顧名思義,便是放空大腦,毫無雜念地思考問題。有時候冥想也被稱為發呆,但是冥想又與發呆不同。發呆僅僅是一種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但是冥想卻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

早上醒來,自然是大腦不太清醒的時候,這個時候先不要起床。可以提前五分鐘調鬧鍾,等被鬧鍾喚醒後,不用過於著急地起床,而是重新閉上眼睛,感受身邊的氣息,將接下來的這一整天需要做的事情在腦子裡過一遍,在心裡有個數,不至於匆匆忙忙。

其次,冥想還可以平靜心情,使人戒驕戒躁,早上的心情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整天的心情,所以要注意在早上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冥想過後,就要起身了,但是先不要著急要下床,可以在床上隨意活動一下筋骨。因為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整個身子應該都是軟綿綿的,身體的各個器官也是低速運轉著,等待身體的全部復甦需要一個緩衝期。

在這個緩衝期,體內的血液循環也會比較慢,如果稍不注意,猛然地起床,大腦血液供應不足,則容易心跳加速、血壓升高,頭暈眼花,嚴重者還會暈倒,所以猛然地起床對於身體健康也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第三件事便是要及時開窗通風了,一般出於防盜安全考慮,晚上睡覺時都會關緊門窗,但是長時間處在一個空氣不流通的密閉空間是非常不好的。

如果室內的空氣得不到及時的更新,久而久之便會影響人的呼吸道,導致人們患上呼吸道疾病。所以在早上起床後,一定要及時的打開門窗,讓室外的空氣與室內的空氣交換,才能保證室內的空氣清新。做好這三件事後喝水排便也不遲,早知道早受益。

(早起時冥想好處良多)

(早起時冥想好處良多)

二、早起習慣對人的影響

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明明可以睡懶覺,卻要「違背天性」地早起。隨著「夜經濟」的發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商舖都是通宵達旦地營業著,街頭的霓虹燈從夜晚一直開到天亮。

許多年青人在經歷了一整天的辛苦工作後,趁著夜色到達各類娛樂場所,放空心情,享受夜生活。所以熬夜對於年青人來說並不是熬夜,而是換了一個時間享受生活。

既然晚上很晚才睡覺,白天自然便不會早起了,這種晚睡晚起的生活方式跟早睡早起的生活的方式殊途同歸,但是對於人的健康的影響卻有大大的不同。

(早起時伸伸懶腰,舒展筋骨)

早起的好處良多,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早起會使人感到心情愉悅,早晨的陽光都是溫暖又明媚的。經過數據統計,無論是年青人還是老年人,早起者的情緒更穩定,心態更積極,身體更健康。

其實細心觀察便可以發現,在工作日的時候早起,雖然身體有點疲憊,但是精神狀態卻是飽滿的,而在週末時天天睡懶覺,則容易導致心情鬱悶,實屬得不償失!

不僅如此,早睡還有使皮膚變好,黑眼圈減少、降低患抑鬱症的風險、減少肥胖發生的機率,保持身材、提高身體免疫力,降低生病的風險、使注意力更為集中,提高工作學習效率、促進人際關係的發展等好處。

其中更有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每晚只睡4.5小時會明顯增加暴躁、易怒、悲傷和情緒失控的機率,更容易與他人發生爭吵或誤解,而早睡早起,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由此可見,早睡早起這種健康的生活狀態,應該得到推崇。

三、早起後排便喝水也十分重要

那麼除了以上說的早起必做的幾件事,就不需要再做其他的事情了嗎?傳統的養生學者所提倡的早起必須要排便和喝水就一點作用都沒有了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早上起來第一件事要排便」和「早上起來第一件事要喝水」這兩種說法既然能流傳至今,其中的科學性肯定是不容小覷的。若是毫無道理,也不會引起那麼多人的注意和重視。

那麼早上為什麼要喝水呢?這其中也是有種種好處的。首當其衝的作用便是可以補充體內水分,雖然在夜晚,我們只是躺著睡覺,並沒有運動,但是新陳代謝卻是一直在不斷進行中,不會因為睡眠而停止。

經過一個晚上的消耗,每天早上起來,身體必定會處於一個生理性缺水的狀態,所以完成所有起床步驟後,適當地喝上一杯水,對身體有益無害!

第二個好處便是可以防止便秘。眾所周知,我們的腸道是可以蠕動的,適當地攝於一些水分,可以幫助腸道活動,濕潤腸道,起到軟化大便促進糞便排泄的作用。早上喝一杯水,可以排清宿便,清腸潤道,何樂而不為?

(早上起床後需要開窗通風)

第三個好處便是衝刷腸胃了,腸胃在夜晚的時候,會消耗前一天攝入的食物,第二天早上醒來,早已是饑腸轆轆,腸胃空空如也,但是腸胃里殘留了許多分解食物的胃酸。

如果胃酸過多,則容易引起頭暈嘔吐等不舒服的症狀,這時喝下一杯溫水,可以起到濕潤腸胃,洗淨胃酸的作用,使人們遠離早起時不適的困擾。

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作用便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排清體內的毒素了。喝下去的水可以迅速輸送至全身,被腸粘膜吸收進血液當中,增加血溶量,稀釋血液。

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幫助肌膚排出體內的毒素,從長遠的角度看,還可以減少患上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以上種種,皆是早起時喝水的好處。

那為什麼早起的時候需要排便呢?從最基本的能量守恒定律來說,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不可能完全被吸收,一些身體不能吸收的東西,必定需要排出體外。

排便則是這些物質排出體外的重要途徑。傳統的中醫認為,肺部與大腸相表裡,只有肺氣足,才會有大便的產生,所以早上起來排便,是肺氣足的一種表現,正因如此,這也是檢驗身體健康的一個標準。

一大早就為腸道「騰空」了位置,讓腸胃可以容納新的食物,是一種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理應受到推崇。

如此看來,在早起後完成了冥想、活動筋骨,開窗通風等基礎工作後,慢悠悠地喝上一杯溫水,再去衛生間排便,可謂是早起之良策。

結論:

相信讀到這裏,大家應該都知曉早起應該做什麼最為妥當了。按照傳統的養生學說,許多專家學者為了早起應該先排便還是先喝水爭論不休,可是沒想到的是,早上起來做的第一件事情既不是排便也不是喝水,而是有與排便和喝水一樣重要甚至更為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冥想數分鐘不僅可以緩解剛從睡夢中醒來的疲乏,還能靜心思考謀劃一天的計劃安排,讓一整天都可以過得有條不亂,充實安逸;而起床後適當地活動一下身子,則可以讓癱睡了一晚的身體得到「甦醒」,待筋骨疏通開了以後,才能有好的身體狀態去迎接接一下一天的學習、工作。

開窗通風看似普通,卻暗含深意。人們生活中永遠離不開空氣,而空氣的清新程度與否,卻間接影響了人體的健康,如果長期生活在空氣不清新的環境中,身體健康程度必定會受到影響。這時及時地開窗通風的好處就不言而喻了。

這些步驟看似簡單但是做起來卻十分繁瑣,但是都是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好處的。知道這些起床的步驟後,只要循規蹈矩地去做必定會受益良多,早知道早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