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醬香拿鐵”還能開車嗎? 交巡警這樣回應

轉自: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醬香拿鐵”刷屏。網友供圖“醬香拿鐵”刷屏。網友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記者 羅盛傑)今天你是否被朋友圈“美酒加咖啡,就愛這一杯”等文案刷屏?某咖啡品牌與白酒廠商的聯名飲品上市後迅速引發熱議,成為今日“頂流”,而一些網友也發出疑問:“我喝了這個‘醬香拿鐵’咖啡後能開車嗎?”記者就此諮詢了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交巡警支隊相關負責人。交巡警建議:在飲用含酒精飲料後不應立即駕駛機動車。

按照咖啡品牌官方小程序的介紹,該飲品“每杯都含知名品牌白酒,酒精含量低於0.5%vol。”針對這個含量,民警介紹,儘管酒精含量不高,但每個人體質不同,對於酒精的吸收情況因人而異,並不能簡單用飲品的酒精含量進行換算血液酒精含量是否超過20毫克/100毫升,因此建議駕駛員不要飲用含有酒精的咖啡、飲料。另外,記者還注意到,在品牌官方宣傳中,也不建議駕車人員與未成年人、孕婦、酒精過敏者飲用。

事實上,近年來飲品、甜品市場不斷推陳出新,“白酒奶茶”“白酒冰淇淋”都一度風靡,甚至在咖啡領域,也本就有添加烈性酒的愛爾蘭咖啡等“經典款”,這些都屬於含酒精飲料或食品,均可能讓駕駛員血液酒精含量超過安全範圍。

網絡截圖。網絡截圖。

交巡警介紹,在酒駕醉駕查處工作中,民警曾發現不少因食用含酒精食品而“被動酒駕”的案例,駕車前應謹慎食用。

榴蓮、菠蘿蜜、荔枝:糖分含量高,入口後短時間內會產生酒精,其含量可能會達到酒駕範圍,吃完約十分鍾後體內酒精才會被逐漸分解。

蛋黃派、草莓派、巧克力派:為了防腐需要,這些食品中往往添加了一定含量的酒精,在剛吃完時可能會被查出酒精超標,出現“被酒駕”。

酒類入饌:醪糟製品、醉蝦等食物本就含有一定酒精或使用酒類烹調,食用後進行酒精檢測,可能會出現“被酒駕”的現象。

九龍坡警方提醒,無論是飲酒還是食用含酒精食品後,切勿心存僥倖,待體內酒精分解後再駕車上路,做到安全文明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