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多地嚴查「上頭電子煙」 新型毒品需引起高度警惕

不久前,湖北省陽新縣警方查獲一起販賣「上頭電子煙」案,警方現場查獲含依託咪酯電子煙彈125個,電子煙杆23根。

據瞭解,這種「上頭電子煙」外觀與普通電子煙不易區分,但犯罪分子在電子煙油中添加了合成大麻素等成分,實際上是一種新型毒品。

一些犯罪分子以各種方式誘導年青人吸食「上頭電子煙」,值得高度警惕。廣西、廣東、青海、山東等多地已開展行動,嚴厲打擊相關犯罪。

「上頭電子煙」案件多發

今年初,廣西欽州市公安局欽南分局接到群眾舉報,有人在市區販賣「上頭電子煙」。接報後,警方抓獲3名吸食者,繳獲吸食後的煙杆2支、煙彈3個,並循線抓獲上線黃某某。黃某某因犯販賣毒品罪被欽南區人民法院判處拘役3個月,罰金3千元,沒收作案工具手機2部。

這是欽州市公安局欽南分局查獲的「上頭電子煙」。(欽州市公安局欽南分局供圖)這是欽州市公安局欽南分局查獲的「上頭電子煙」。(欽州市公安局欽南分局供圖)

近期,江西省瑞昌市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00後」向未成年人販賣「上頭電子煙」案,被告人王某某、柯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上頭電子煙」案件,被告人「00後」肖某獲刑六個月……

欽州市欽南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歐陽效錦說,披著時尚潮流外衣的新型毒品具有較強的迷惑性。一些青少年和初入社會的年青人,或缺乏辨別力,或經不起誘惑,把吸食「上頭電子煙」當成時尚、體現個性的生活方式,往往誤入歧途。

新型毒品犯罪呈現新特點

記者調查發現,在各部門協同打擊治理下,新型毒品氾濫的情況得到極大遏製,但仍有不法分子為牟取暴利鋌而走險。多地警方表示,當前這類犯罪存在如下特點:

——「互聯網+物流寄遞+電子支付」的犯罪模式。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通報稱,毒品犯罪手段網絡化態勢明顯,近七成毒品犯罪交易依託互聯網實施,採用「互聯網+物流寄遞+電子支付」等非接觸方式較為普遍,證據收集和案件查處難度進一步加大。

業內人士介紹,不法分子通過微信等社交軟件聯絡交易,再依託快遞、閃送等物流服務發貨運輸。浙江海鹽縣人民法院曾判決一起跑腿小哥專送「上頭電子煙」案,跑腿小哥通過郵寄、跑腿等方式銷售給18個下家,販賣毒品達255次。記者調研瞭解到,「線上交易」使新型毒品的買賣行為更加隱蔽,輻射範圍更廣。一般買賣雙方使用隱語、暗語進行溝通。

——隱蔽的「圈子交易」。

記者採訪瞭解到,販賣新型毒品的人員往往通過熟人介紹線下交易。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孫玲玲說,2020年以來,在依法懲處的1143名毒品犯罪分子中,再犯累犯佔比48.2%,「以販養吸」超過六成。

廣西崇左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長李陽說,「上頭電子煙」等毒品跨省販賣多發,販毒人員通過網絡交易層層分銷。

加強全鏈條打擊

2021年7月1日起,我國正式整類列管合成大麻素類物質等新精神活性物質,這意味著,所有品種的合成大麻素類物質都屬於法律意義上的毒品。多地警方表示,「上頭電子煙」已成為重要涉毒工具。

李陽等表示,相關部門要積極溯源,不定期開展專項行動,依法查處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的違法行為,對電子煙油中添加合成大麻素等新型毒品的違法犯罪案件進行嚴厲查處,實行全鏈條打擊。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互聯網技術、物流行業和線上支付平台的發展,毒品犯罪逐漸形成流通環節寄遞化特點,物流從業人員、郵件寄收人員也有可能成為犯罪鏈條的一環。

「應持續強化寄遞安全監管,加強網絡監管。」歐陽效錦說,針對「網絡+寄遞」的毒品犯罪模式,要不定期進行抽查,對於快遞等行業要實現查、堵、截、控多種措施共同發力,堵住「上頭電子煙」的銷售通道。

此外,還要加大對新型毒品的反毒宣傳,提高公眾識毒、防毒、拒毒意識和能力。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楊紅文說,對新型毒品犯罪的治理,不僅要依靠事後打擊,更要加強預防,引導公眾充分認識到新型毒品的危害性。有關部門要強化反毒宣傳,社會、學校、家庭要形成教管合力,向青少年普及相關法律常識。(記者黃慶剛、林凡詩)

(本文來自於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