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玉米讓血糖「飆升」,三高患者食用有禁忌

玉米是餐桌上常見的一種粗糧,蒸、煮、烤樣樣都好吃。因其營養價值高,還有「長壽食物」的美譽。一些高血糖的人,還會用玉米代替主食來控制血糖。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 井路路

中國註冊營養師、航天中心醫院營養科營養醫師 馬躍青

中國註冊營養師 劉萍萍

玉米吃錯會升血糖

為什麼吃完玉米血糖會飆升?

這和玉米的品種有關。口感綿軟的糯玉米含有較高的支鏈澱粉,很容易被消化吸收,食用後血糖的上升速度比其他穀物快。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範誌紅表示,糯玉米是糯性食物,軟軟黏黏的,血糖反應會非常高,就像糯米一樣。有的人以為糯玉米是粗糧,可以輔助控血糖,實際上粗糧不等於低GI值(升糖指數),糯性=升血糖很猛。

中國註冊營養師穀傳玲表示,相較糯玉米,甜玉米水分含量高、支鏈澱粉含量少,升血糖速度較慢,對血糖高者更友好。並且,水煮甜玉米的GI值為55,屬於中等GI的食物,比常吃的白米飯(GI值為90,屬於高昇糖指數食物)低很多。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王富軍提醒,甜玉米可溶性糖含量較高,其中大部分是蔗糖、葡萄糖、果糖,食用後易使血糖上升,建議糖尿病患者要控制攝入量。

想要控制血糖,顆粒凹凸不平的老玉米是較好的選擇。老玉米粗纖維含量高,可溶性糖含量低,吸收較為緩慢,有助於防止血糖突然升高。不過也不能多吃,平日可代替一部分主食,再搭配大米、小米、全麥麵、雜面等,並配合輔食,才能做到營養均衡。

一份玉米健康攝入準則

鮮玉米香甜多汁,維C含量是蘋果的4倍,膳食纖維約為精米白面的六七倍。用鮮玉米替代一部分主食,能及時補充因主食精細而流失掉的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促消化、防便秘、控體重。

挑選

看葉子顏色。買生玉米,葉子是青色的,說明玉米很新鮮;如果發黃發乾,則說明玉米熟過頭了。

輕輕掐玉米粒。新鮮的玉米,玉米粒很飽滿,用指甲掐能掐出水。反之,過熟的玉米,則會癟進去。

聞氣味。如果聞到酸臭味,說明變質了。

分清玉米的種類。甜玉米是明黃色的,玉米粒長得很齊整,摸起來感覺很平滑。黏玉米也叫糯玉米,顏色發白,玉米粒也長得齊整、平滑,模樣比較好看。

保存

剝去玉米外層的厚皮,留3層玉米的內皮,放入保鮮袋或塑料袋中,封好口放入冰箱的雪藏室里保存。想吃時把玉米從冰箱里拿出,用清水衝洗乾淨後,直接煮就行。

食用

很多人吃完後玉米棒上留下了許多淡黃色的小芽,這其實是玉米最有營養的精華——玉米胚芽。

玉米胚芽是玉米粒中營養價值最高的部位,雖然它的重量僅佔玉米粒的11%~14%,但其脂肪佔總籽粒的84%,蛋白質佔22%,礦物質佔83%。

在吃玉米時應細嚼慢嚥,把玉米粒嚼碎,胚芽啃乾淨,將營養統統吃進肚子裡。

大概一天吃1根中等大小(≈130克)的玉米就可以,同時應減少相應的主食攝入,代替中等大小的饅頭或半碗米飯,避免能量攝入超標。

三高者食用玉米類產品有禁忌

玉米糝、玉米面、玉米片……如今,市面上的玉米產品種類繁多,但並非每一種都如大家想像的那麼健康。

玉米糝

又叫玉米碴、玉米碎,是玉米經過除雜、脫胚(胚芽)、研磨等工序加工製成的顆粒狀產品。

跟完整玉米粒相比,玉米糝多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B族維生素等營養素的含量較低。

適合煮粥,屬於低GI食物,適合有血糖控制需求的人,但要注意食用量,且不要煮的太軟爛。顆粒越大越難煮熟,升糖指數越低。

玉米面

也稱玉米粉、玉米麵粉,可用來做玉米糊、窩頭、煎餅、玉米麵條等。玉米面可分為脫胚玉米面和全玉米面,建議首選全玉米面。

用其製作的玉米餅、玉米面粥均屬於低升糖食物,對血糖影響比較小,但要控制食用量,尤其是做成粥的。

即食玉米片

玉米粉通過擠壓熟化、切片、焙烤等工藝製成,往往還會加入糖、鹽等進行調味,營養損失更大。最好選擇原味玉米片,配料表沒有糖、鹽的。

市場上的玉米片、高纖維玉米片均屬於高昇糖食物,血糖反應比較高,不適合血糖高的人。

即食玉米糊糊

用玉米或玉米糝為主要原料,經過熟製、乾燥、粉碎等工藝加工製成的,其營養損失大,有些還加了糖,營養更是減價扣。

容易消化,適合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也正因為好消化,餐後血糖反應也比較高,需要控制血糖的人最好不要吃。

爆米花

用整個玉米粒,加油、糖,進行高溫爆裂而成的。從玉米粒變成爆米花,膳食纖維、礦物質都能較好保留下來,但部分維生素會遭到破壞,糖分、脂肪往往較多,有些爆米花使用植物奶油,還會有反式脂肪酸的問題。

選擇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較低的產品,還要選擇小包裝,能更好控制食用量。

爆米花高熱量,經過膨化後血糖反應升高,普通健康人要少吃,患有三高的人最好不吃。

玉米麵條

一般是以玉米面為主要原料,經過和麵、熟化、壓片、切條等工藝製成的。儘量選擇純玉米面製作的,也就是配料表只有玉米面和水的產品。純的玉米麵條,適合肥胖、血糖偏高等人群食用。▲

本期編輯: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