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在日本餓死前的最後3個月

她曾發誓「堅持不餓死」

作者:劉瀟

網名Akid的王懿,卒年37歲。

8月22日,她暈倒在日本語言學校的走廊上。第二天,她沒有到校。老師叫來房東打開她的房門,看到骨瘦嶙峋的她倒在屋中,已沒了呼吸。

十多年前,王懿就活躍在網絡上,是「大象公會」的寫手。那時的她與不少網絡大V「談笑風生」,堅持著她的理念。

· 出國前的王懿。

 

曾把中國稱為「支那」的她,去日本1年後,在2021年6月貼出了推文:「堅持不餓死」。

 

· 2021年6月,王懿的推文。

 

再後來,她在日本堅持不住,孤獨去世。死前3個月,充滿掙扎與絕望。

一個常住日本的華人告訴環球人物記者:「我覺得她可能精神有點不正常了。」

餓與愁

2020年,王懿從親戚那裡借了20萬元,作為申請日本簽證的資產證明。這筆錢本應該在申請到簽證後,還給親戚。但王懿似乎沒打算還,而是跑到了日本,並在推文里說自己不敢面對債主。「我就是做流氓」,她如此寫道。

 

王懿的父親再婚後,父女關係變得冷漠。王懿偶爾會在社交帳號上提起父親:「我出國後錢從哪裡來,我爸早就不關心了。」「(今天是)父親節,父親恨日本,我很抱歉我逃了。今天更難過的是阿姨aka(也即)他現在的妻、還得了重病。」

 

有傳言說,王懿出國前就深陷「炒幣」中,但沒有發財,反欠下大量債務。在社交帳號上,她頻頻貼出自己的虛擬貨幣賬戶,讓網民們捐贈,尤其是去世前一個月中,「求捐」頻率越來越高。

 

· 今年6月,王懿已經骨瘦嶙峋。

 

有一種說法是,王懿「潤」到日本,是為了躲債。

 

到東京後,她過得很不滋潤,似乎很快又陷入了財務問題,不僅交不起語言學校學費,連飯都吃不上。

 

在國內,她曾是寫手。但在日本,面對窘境,她似乎選擇了「抽水」中國,來說服自己「潤」到日本的「明智」。

 

2022年12月12日,她發了一條博文:「看今天北京的PM2.5,哎,雖然現在吃不起水果,頓頓只能吃蘿蔔,也值了。」

 

· 在日本吃不起水果的王懿如此感歎。

 

真實世界是殘酷的。很快,她似乎連蘿蔔都吃不上了。她想去麥當勞打工。但是,由於長期營養不良,她身體極度虛弱,無法勝任。

 

她也想到了教中文。但由於沒有授課經驗和相關證書,這條路也被堵死了,「還是等身體好了去麥當勞吧……」。

 

最後兩個月,王懿經常盼著朋友「投喂」。7月1日,她發了條推文:「涼快了,胃口好了,投喂正好來了!」

 

· 7月1日,王懿展示被「投喂」的麵包。

 

但這也難以為繼。

 

7月3日,她發推文:「經常給我投喂的同學7月不來了。」一下子,她被推到了死角。

 

極度虛弱的王懿,頻繁摔跤,一次比一次嚴重。雖是皮肉傷,恢復起來也非常緩慢。在這一天,她就在校園里摔了一跤,「這跤摔得真狠,索性坐地上哭了會兒才起來」。

 

體力不支的她,連站起來的力氣都不夠了。正好有個女生經過,把她扶了起來。

 

難得的關心,讓她感動了:「今天去昨天摔倒的地方等了會兒,看會不會遇到昨天扶我的那個騎車經過停下來的學生妹,昨天沒有好好謝人家……沒等到,忽然覺得有點刻舟求劍。」

 

她依舊「關心政治」。7月7日,很多人會記得86年前發生了盧溝橋事變,她記得的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遇刺身亡。她轉發了安倍的照片,寫了一句推文:「一年了。」其實,安倍是2022年7月8日遇刺的。

 

她感到無力。7月10日,她寫道:「對自己失去耐性了,躺到現在。」

 

在饑餓感的包裹中,她對時政新聞的關注開始向美食角度偏移。7月16日,美國財長耶倫訪華,王懿關注了耶倫吃的每道菜。

 

7月18日,她說自己已吃了4天雪藏花椰菜。

 

7月20日,「給門插個木楔子,抬手一下子咳了5分鐘」。

 

· 由於身體虛弱,王懿頻繁摔傷。

7月23日,她又摔倒了。扶她起來的女警竟然還認得她,因為上一次也是這個女警把她扶起來的。

· 8月4日,王懿表示沒能交上學費。

 

· 王懿收到的語言學校發來的短信。

8月4日,她最終還是沒能交上學費,此時的她已絕望。8月11日她寫道:「眼見著要開學了,好愁。不能躺病,要爬去學校,愁,學費愁」。

 

· 8月16日,王懿買了漫畫。

 

8月16日,王懿買了本漫畫,這是她用最後一次得到的朋友資助買的。

 

8月21日,王懿轉發了一條漢堡廣告,廣告上寫著:「宇宙級厚度的漢堡肉?燒烤醬油風味的雙層牛排!

 

· 8月21日,王懿轉發了一條漢堡廣告。

8月22日,有網民表示自己欠了一屁股債。王懿安慰:「沒事情,我也是。

有毒的「朋友圈」

王懿的遭遇,讓很多人感到不可理解。有網民議論:「她為什麼非要呆在東京?」「飯都吃不上了,還在想要交這麼貴的學費。

 

如果王懿留在中國,會怎麼樣?人們忍不住會做這樣的猜想。

16歲時,王懿就考入了吉林大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周圍的人都誇她「英語極好」。本科畢業後,她又跨學科,考入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並於2009年畢業。

 

她在開放型社區翻譯平台「譯言」工作,後來跳槽到了「大象公會」。她接觸到了一個「圈子」,沉溺其中,對中國和世界的看法越來越「偏」。

 

她在博文中寫道:「希望有才華的人都有一種責任感,在暗黑如鉛的夜中靠僅存的稀薄空氣發Voice(聲)、書寫。

 

其實,這種觀點和立場並無新意,無非是「中國做的一切都是錯的,西方做的一切都是好的」。 

 

到日本後,她在這個「坑」里越陷越深。2021年1月18日,她轉發了一條詆毀中國的帖子,寫了一句「核平中國沒幾個無辜的」。

 

王懿去世後,網上出現了一些自稱王懿好友的人,對她的死表示哀悼。有撰文者稱,自己和其他大象公會成員一直在關注王懿的健康。也有人在社交帳號上稱,請王懿吃過幾次飯,對王懿的消瘦表示過關心。環球人物記者聯繫了其中一部分人,但他們均未回應採訪要求。

 

王懿在2020年8月、2021年6月和2021年11月3次發問自己「會不會餓死」,甚至說「不要讓我在春天之前餓死好嗎」。但這些朋友似乎沒有人在鼓勵她回國——這應該是最能保證她至少「不餓死」的渠道。

 

她去世後,那個「圈子」里傳出了她是「厭食症」的說法。然而,她在社交上曬出過無數「想吃」的信息:自己煮雞蛋把鍋煮壞了;有人給她「投喂」了小龍蝦,她立即「腿不腫了,上樓不喘了」;今年1月4日,她發帖說有了錢,就要買椅子、買煤油爐、買草莓使勁吃——顯然她住在沒椅子、沒爐子的地方,吃草莓都成了奢望;3月31日,有人給她「投喂」了雞蛋,她感到雞蛋是「如此珍貴」。

 

很多人無法相信她是「厭食」。從常識判斷,她就是太窮了。

貧困中的「孤獨死」

王懿死前1個月,已經骨瘦如柴。她的房東大概擔心出事,給了她2個烤紅薯,但也僅此而已。王懿還是餓死在屋中。

 

這一幕,讓人想起一個「日賓特色」的詞——孤獨死。

 

孤獨死沒有明確定義。按照日本政府發佈的《高齡社會白皮書》里的說法,孤獨死又稱孤立死,指高齡者「在無人照料的情況下死去,死後屍體放置一段時間無人處理」。日本每年孤獨死人數約3萬,不僅給社會治理帶來一定問題,也不斷衝擊著日本社會的倫理基礎。

 

如今,孤獨死的似乎也不僅僅是老人。由於近年來日本經濟發展放緩,企業節省開支,「終身僱傭製」減少,較為不穩定而且收入低的「派遣員工」(臨時工)越來越多。2018年,「相對貧困率」已達15.4%。日本的中青年群體滑入貧困的概率也在不斷上升。

 

客觀說來,日本的社會保障機制相對完善,但機制完善並不意味著社會因此充滿了愛心,需要被救助者會因為自尊心、絕望等心理原因,一直無法向外界求助,最終導致悲劇發生。

 

2020年底,一對母女在家中去世,幾個月後才被發現。據報導,女兒辭職後,家中徹底斷絕了經濟來源,但出於臉面,兩人從未申領過政府援助,家中自來水欠費停水後,政府工作人員也沒有發覺異樣。

 

警方確認,母女二人是被餓死的。

 

王懿去世前幾個月,誰都看得出她骨瘦嶙峋,身體極差。但從老師到房東,沒有人真正地關心她,一切僅以不馬上出事為底線。

 

在某種意義上,這種冷漠也助推了王懿的死亡,讓人感到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