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賢:希望《學爸》緩解家長焦慮,和黃渤演戲必須「較點勁」

電影《學爸》票房至截稿前收穫5.58億,張子賢在片中飾演的火哥似乎更像孩子們的代言人,在不同場合里都儘可能地站在孩子這邊,「能不能多給一些關愛,別讓孩子這麼累」,這也是火哥在戲中角色的「潛台詞」。張子賢摸清楚了人物的心理動因,並且在表演上加入了很多能說明立場的肢體語言和情緒表情。這樣的表演獲得了觀眾們的認可,說他「演什麼像什麼」。這些年,張子賢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有突破,他在《叛逆者》中將反派王世安的各個層面都展現得分毫畢現;去年,他在電影《萬里歸途》中是熱心善良的外交官。今年暑假,他在《熱烈》里是被迫學多門語言的秘書,到《學爸》里的爸爸火哥,動不動就被萬茜飾演的火嫂連罵帶打,張子賢笑著說,真實的他和火哥差距十萬八千里:「我比較嚮往自由,平時不拍戲就總是吊兒郎當的。經常就愛騎個單車,想去哪就去哪,如果有家人或者其他人要控制我,我會很崩潰。」

張子賢在片中飾演的火哥更像孩子們的代言人。

與幾位演員合作夢寐以求,萬茜演得太驚豔

對《學爸》的參演邀約,張子賢只能用「激動」二字形容,2021年他看了劇本,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他看得大汗淋漓,電影對「雞娃」「父母內卷」等話題的描寫,讓他覺得眼前一亮,一聽說還能跟黃渤、萬茜、閆妮等優秀演員合作,他簡直是期待極了,「我之前就幻想過和他們合作了,但這件事情不是隨便就可以保證的,終於讓我等來了這個機會,還挺光榮的。再加上這個電影能給小朋友們發發聲,告訴大家不要太累了、太捲了。」

在《學爸》中,張子賢飾演火哥,他是雷大力的好朋友,一個同樣為孩子的前程發愁的「學爸」,還有點「妻管嚴」。張子賢的表演確實精準還原了火哥的形象,不僅輕鬆展現出火哥「耙耳朵」的懦弱,也將小人物重感情的真摯刻畫得入木三分,並且在完成劇情的同時給電影增加了不少喜感。與他搭檔的萬茜在片中飾演的火嫂性格火暴,經常逼著孩子學習,對火哥又打又罵,張子賢笑著感歎「萬茜這次演得實在太讓人驚豔了」,「平常我們以為的萬茜都是比較溫婉的女性,是很講道理、比較溫柔的,甚至還有古典美在身上。但這次她真的發揮成了‘潑婦’,確實讓人不停地感謝她是火嫂的扮演者。我特別幸運,有這麼多好演員給出好表演,自然而然就能形成默契的配合,讓你很快便進入了狀態。」

張子賢非常感謝萬茜讓他馬上進入狀態。

吃飯聊出來的角色,現場碰撞出更多火花

暑期檔,張子賢跟黃渤搭檔了兩部作品,《熱烈》和《學爸》。但事實上,最先拍的是《學爸》,和黃渤一起演戲是他期待已久的事情,他抱著學習的心態來向這位最佳男主角偷師。拍攝前,他也有不小的緊張壓迫感,說必須「較點勁」,有這麼多優秀演員在的劇組,他總是想著一件事情——「可千萬別給人拖後腿」。「《學爸》的題材、故事、人物真的挺打動我的,我非常喜歡。按照劇本來呈現人物其實沒有太大的難度,包括他和其他人的性格反差,才呈現出他比較懦弱、怕老婆的一面。所以作為演員必須把他的這個性格詮釋得體,也需要在他身上加入很多自己的理解,否則的話,你在那演什麼呢?不就像是完成一個作業嗎?」

《學爸》中火哥與雷大力的深厚兄弟情誼,《熱烈》里劉秘書對丁雷的萬般刁難,一個喜一個憂,都被張子賢和黃渤拿捏得到位,在什麼作品里就像什麼,讓觀眾對他們的優秀表演記憶猶新,「我這個人,要是不熟的人就會很靦腆,因為不知道怎麼跟人交流或者溝通。在拍《學爸》前,有一天渤哥通過副導演加到我的微信,他說‘咱們一起吃個飯,一塊聊聊’,到後來的拍攝,只要收工早,他都會跟我一起吃飯,吃幾回大家就找到彼此身上的共同點,自然而然地成了一路人。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什麼都會聊,聊角色、劇本,對電影的看法,不僅商量我倆的角色,也會聊萬茜、妮姐她們的角色,怎麼處理讓角色呈現更有意思,讓觀眾有更多共鳴,聊著聊著發現我們很多想法都是一致的。有了這個基礎,在現場還會碰撞出更多火花。」

張子賢稱作為演員必須把角色的性格詮釋得體。

張子賢說,因為日積月累的默契讓他們在片場自然而然產出了不少超過劇本的東西,他也深深感謝黃渤給予他的幫助:「渤哥對戲的要求很高,他不僅演好自己的戲,很多時候也會站在對手演員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並且做很多假設,這樣做會不會更好,換一種方式會不會更利於你的發揮。他的經驗實在太豐富了,慢慢我們讓角色產生了更多可能性。」

【對話】

新京報:《學爸》中全程要用四川話對白,你是北京人,吃得消嗎?

張子賢:之前的戲里我說過重慶話,但我發現重慶話和四川話還是有些細節上的不同,必須重新再練一遍。我們有專門的方言老師,但更多要自己熟悉所有台詞,掌握成都話的調調。

新京報:角色塑造中,你的很多小神情給得很妙,比如《熱烈》中「眼神都能翻」,再比如《學爸》中對老婆的抱怨和反抗,這些是如何練就的?

張子賢:除了自己對角色的理解,更多是導演的把控,加上我也不接那種雷同的角色,所以儘可能讓觀眾感覺到我每個角色的不同和反差,比如《熱烈》《學爸》中都有劇本呈現,再加上跟不同演員合作,好演員一起演戲就有水到渠成的氛圍。作為其中的一名演員,首先要完成導演和劇本交給你的任務,然後再看看有沒有一些小私貨(想法)能給摻進去。

張子賢在片中的肢體動作很傳神。

新京報:你如何確定加入角色的小私貨是正確的呢?

張子賢:或許是因為我之前畫畫,或許對一些人、一些事比較敏感,有些時候自然而然會有一些根據他心理感受到的動作和神情,一般放在這個人物身上我感覺應該是正確的。其實拍戲進入狀態以後,很多細節和潛台詞本能地就可以帶出來,也不是說故意去設計,如果尺度太誇張就會有些膩,所以拍戲的時候我很追求那種自然而然的東西。

新京報:這段時間很多人對你的最大印像是《叛逆者》中的王世安,但現在《熱烈》和《學爸》中你的角色會有些喜劇色彩,似乎是不想被角色標籤束縛?

張子賢:我也不知道之前他們為什麼讓我演個反派(笑),但是我演得還挺爽的,因為反派他不是只有陰險的一面,他是一個多棱角的角色,我沒有把他當成一個「遭人恨」來演,大概讓大家看到了我的其他潛能(笑),所以後來找我的角色里,我都挺陽光挺可愛的(笑)。

新京報:《學爸》具有很深刻的社會意義,你是現實主義題材的受眾嗎?從你的角度,《學爸》可以讓觀眾看到什麼?

張子賢:之前參加路演的時候,很多家長分享了他們的焦慮。我希望有可能的話,能讓孩子們的童年更長久一些,每天儘可能多給他們一些耐性,讓他們更快樂地在愛里成長,也緩解一下家長的焦慮。如果你給孩子足夠的耐性和愛,有一天他會回報給父母的,哪怕他的學習成績不那麼理想,他也是樂觀積極的心態、本真的善良,這樣他也能感染身邊的人。若是你和孩子的關係不太好,儘可能地多聽聽他們的意見,你是用三四十年的經驗來跟孩子論證他的觀點,但孩子則是用幾年的閱曆跟你來掰扯這事,那你說誰對誰錯呢?

新京報:你跟黃渤還會三搭嗎?

張子賢:當然想,每一次跟渤哥拍戲,我都覺得,特別好。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編輯 吳龍珍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