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夫妻居深山,瘋狂造娃,連生10胎,30歲像40歲,稱不懂避孕
90後爸媽隱居山中,12年連生10娃,這份天倫之樂,不知世人能否體會?
2020年夏天,一位攝影師在網上發佈了一個影片:90後夫妻,9個孩子,妻子懷胎中,草棚房子,貧瘠的土地……
這個影片一發出來,立馬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眾多媒體都上門爭相採訪和報導。
人們都充滿了好奇:現在90後是不願生育的主力軍,為何這對夫妻卻選擇一口氣生10個孩子,他們究竟是怎樣的家庭條件,有能力供養10胎。
全家11口人住在破舊小木屋,妻子30歲看起來像40多歲
當人們來到這對夫妻的家中時,未免有點驚訝。
他們家在深處的山林里,一家11口人住在一間搖搖欲墜的破舊小木屋,據說他們全家都擠在一張床上,房子下雨的時候還會漏雨。
最艱難的時候,每天只能吃玉米粥,有時一天只有一頓飯。
更使人驚訝都是,為了省下手術費,妻子每次生產都是由丈夫的母親自己接生,她沒有太多的經驗,全靠自己摸索。
直到後來,母親病逝了,實在沒有辦法了,妻子才開始上醫院生產。
妻子從懷孕到生產基本都沒有吃過任何的營養品,月子也是從來不坐,生完就有一大堆的家務事和眾多孩子要照顧。
所以年紀30出頭的妻子看起來像40多歲,身材消瘦、面色蠟黃、滿臉皺紋,雙雙眼睛凹陷,雙目無神。
細心的人發現妻子幹活的樣子非常不靈活,動作彆扭。
妻子解釋說,是生孩子落下的毛病,不知道是因為生太多還是沒有坐月子,自己只要稍微幹一點活,腰椎和胸口都會刺痛,做農活和家事非常不方便。
即便如此,她還是不能停下來休息,家裡有這麼多的孩子嗷嗷待哺,丈夫要外出工作,自己只能一邊帶娃,一邊忍痛操持家務和農活。
新生孩子的吃喝,僅靠母乳和玉米粥,9個孩子的衣服都是輪流穿的,大的穿了給小的,看著孩子身上的衣服幾乎都是破爛不堪,髒兮兮的,顏色都洗髮白了。
因生太多,生父時常想不起來孩子的名字
當記者問到孩子的父親:「你第七個孩子叫什麼名字呢?」的時候,這位父親撓了撓頭髮,掰著手指數半天也沒能將孩子的名字說出來。
門外有個穿西服的男人見狀,給了一番解釋,說是近期太多來採訪了,一輪又一輪,把他的腦子轉暈了。
孩子父親聽了,慌忙點頭,他又重新掰著手指默念孩子們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老七的名字。
過了會,他才一拍大腿,好像想起了什麼,從凳子上站起來,走到床前,把被縟掀開,拿出了兩個戶口本,憨憨地笑著說:「我怎麼忘了呢,還可以看戶口簿!」
當問到要撫養這麼多孩子,你覺得困難嗎?
他卻一臉輕鬆地說,沒什麼困難。
眼前這位男子,和衰老憔悴的妻子不一樣,他面目清秀,囧囧有神,對未來充滿希望。
對於孩子的將來,他表示自己有能力和信心,如果孩子有出息,能夠考上大學,自己和妻子一定會大力支持,就算是借錢也會供他們讀書,讓他們走出大山。
01 經濟來源
大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是,這麼一大家子,靠什麼生存呢?
這對90後夫妻,丈夫叫做韋國則,91年生,妻子叫蒙秀萍,90年生,兩人均是廣西河池人。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他們已經生育了3個女兒和6個兒子,妻子腹中還有一個,如今應該已出生了。
全家11口人,生活全靠丈夫韋國則外出打零工掙錢,16歲那年,韋國則就開始輾轉在深圳廣州等大城市打零工。
由於沒有文化,他只能去幹一些最基層,最苦最累的零工,拚死拚活,一天200-300元的收入,一個月的薪金大概有5-6千元。
其他工友下班後,都相約一起出去喝點小酒,吃兩小菜放鬆一下。
而韋國則卻是待在宿舍,拿著家人的合照,細細端詳,以療孤寂。
每次發薪金,他只給自己留下飯錢,其餘全部打回家裡。
在韋國則眼中,沒有什麼比家裡人吃飽穿暖更加重要。
全家人僅靠五六千塊錢生活,本身就捉襟見肘。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前兩年韋國則的母親病重,母親需要照顧,父親早已去世,家裡只有妻子一個大人。
根本沒有辦法在照顧眾多孩子的同時,又要照顧老人,還要完成農活。
無奈之下,韋國則只能放棄工作,回到農村,幫助妻子。
這下,家裡完全失去收入了,母親又要醫藥費,全家僅靠繼承父親的幾畝薄田,種些玉米維持生計。
這是他們最艱難的日子,這段時間,一家十幾口人,一天只能吃一段玉米粥,餓得這些孩子嚎啕大哭。
韋國則只能在忙完農活的間隙,出去打工,家裡有事,就抓緊時間回來。
如此輾轉在城市和農村之間,他從未喊苦叫累。
為什麼要生這麼多孩子?
關於這個問題,韋國則自己也說不出個精準的答案來。
他含蓄地回答說,自己不懂避孕,又聽說結紮會身體變差,幹活沒有力氣,自己有這麼多孩子要養,害怕自己結紮後一蹶不振,無法做工,那這個家就要垮了。
其實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韋國則埋在心裡,不願意多說。
02 悲慘的身世
韋國則小時候在是村里為數不多的獨生子女,他從小就羨慕別人有兄弟姐妹,一起玩耍,相互照顧。
和小夥伴一起玩,發生矛盾的時候,別人都有哥哥姐姐撐腰,而自己受欺負總是沒處吭聲,只能自己默默哭。
所以,成家後他對於給孩子多生兄弟姐妹這件事非常執著,總覺得一雙手總比一根手指強。
其實還有一件事讓韋國則更加耿耿於懷。
在上小學的時候,他發現有個男人在學校打聽自己,放學後還悄悄跟著他回家。
後來自己妻子生孩子時,這個陌生的男人時常背著大米和豬肉,翻山越嶺地來看望嬰兒。
他每次默默地放下東西,沒說幾句話,就又走了。
韋國則和妻子都感到莫名其妙。
起初他還以為這是壞人,後來才有年長的人,告訴韋國則說這個陌生男人其實是他親哥哥。
原來自己現在的父母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由於養父母不能生育,於是把他抱養回來了。
原生家庭非常貧困,家裡孩子很多,所以才把他過繼給別人。
韋國則知道後,內心五味雜陳。
不過他非常感恩養父母,因為他們一直待自己如親生的。養父母家雖然家境一般,但是一直努力供自己上學,不缺吃不缺穿,童年過得蠻幸福的。
不幸的是,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養父去世,家裡的頂樑柱倒塌了,養母身體不好,家裡大量的農活,她一個人無法支撐。
於是韋國則選擇輟學,回家頂替父親的工作。家裡的重擔從這一刻起,就壓在了韋國則稚嫩的肩膀上。
由於年紀尚小,不到打工的年齡,他就在鄉鎮里做點小工:給人砍甘蔗、去工地做小工、去飯店做雜工,只要有掙錢的機會,他都不捨得錯過。
幾年後,聽說去深圳進廠可以掙大錢,於是他就收拾行囊,和母親揮淚告別,跟著同村的小夥伴一起到深圳打工,去工廠里做流水線工人。
這是他第一次出遠門。
03 遇見愛情,同病相憐。
就在上班的工廠里,他認識了一生的摯愛,蒙秀萍,她老家在自己鄰村。
兩人普通話都講不好,在工廠里沒有結識到朋友,如今發現了可以交流的人,內心非常喜悅。
在陌生的大城市里,兩位無依無靠的老鄉遇見,倍感熟悉和親近,加上蒙秀萍的家庭條件也不好,所以兩人更加相憐相惜。
原來蒙秀萍出生3個月後,母親就去世了,是父親一個人把她們幾個兄弟姐妹拉扯大的。韋國則聽罷,非常心疼,暗自發誓自己以後要好好對待這個女孩。
兩人2007年相識,年底就結婚了,2008年便回廣西老家生下了一個孩子。
接下來便是二胎、三胎、四胎……
蒙秀萍自打結婚以來,肚子幾乎都沒有歇過。
這樣的情況在當地其實非常常見,他們都認為多一個孩子家裡多一份福氣,也多一份勞動力。
對他們而言,生一個也是生,生幾個照樣養。
加上韋國則的養母自身沒有生育能力,所以格外期待子孫滿堂。
04 政府的幫助
這對90後夫妻的情況在網上引起熱議後,當地部門便立馬上門瞭解情況,給他們安排了一套150平的安置房,還給他們申請了每人每月350元的低保資金,一共4000多元。
後開會決定,免除韋國則孩子們從小學到高中的學雜費和書本費,如果孩子有能力上到大學,還可以進一步享受貧困生的無息貸款。
韋國則淳樸的臉上終於露出了欣慰的笑臉,心中多年的大石終於落地:他非常感謝政府的幫助,感恩周圍好心人對他的幫助,讓他一家人能享受到如此好的福利,讓孩子有了讀書改變命運的機會。
05 孩子都很乖巧懂事
2022年1月22日,韋國則來到學校給4個孩子參加家長會,老師表揚說他的幾個孩子都非常懂事有禮貌。
特別是老三,成績非常優異,進步飛速。
韋國則聽後露出滿意的笑容,整個人容光煥發,非常自豪,不枉費自己一直以來的教育。
他自己沒有文化,所以一直教育和鼓勵孩子要好好學習,走出大山,改變命運;家裡雖然貧困,但是不能做壞事,一定要成為懂事、善良、有禮貌的孩子。
在韋國則的心裡,孩子懂事是他最大的幸福;孩子能成為優秀的人才,是他最大的期盼。
對於韋國則的情況,不知道你有什麼樣的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