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巡天望遠鏡正式開展觀測研究,發佈首光圖像

新京報訊(記者張璐)9月17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紫金山天文台大視場巡天望遠鏡(即墨子巡天望遠鏡)正式啟用,發佈首光圖像——仙女座星系圖片,標誌著經過一個月左右的設備運行測試,望遠鏡設備基本達到設計標準,已經可以開展天文觀測研究。當天,墨子巡天望遠鏡啟用活動在青海省海西州冷湖天文觀測基地舉行。

墨子巡天望遠鏡拍攝的仙女座星系。中國科學院供圖墨子巡天望遠鏡拍攝的仙女座星系。中國科學院供圖

仙女座星系(又稱M31)是距離銀河系最近和最大的漩渦星系,它的結構特點和金屬丰度與銀河系相近,是探索銀河系及同類星系形成與演化的理想研究對象。由於仙女座星繫在天空中跨度大,已有的天文望遠鏡觀測仙女座星系費時費力,難以同時拍攝它的精準全貌及周圍環境。

墨子巡天望遠鏡兼具大視場和高分辨成像能力,首光獲取了仙女座星系和其外圍區域多色圖像,揭示了仙女座星系及其周圍天體的明亮至闇弱星光分佈特徵,可以用於細緻刻畫星系內部及星系間相互作用的動力學過程。首光圖像利用了不同夜晚觀測的150幅圖像疊加而成,可以測定仙女座星系和其周圍環境中的天體的亮度變化,開展時域天文學研究。此外,結合FAST射電觀測數據,首光科學圖像數據能夠進一步揭示星系中恒星形成和氣體之間的演化。

墨子巡天望遠鏡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雙一流」學科平台建設項目,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於2018年3月1日啟動聯合研製的大視場光學成像望遠鏡,2019年7月正式開展望遠鏡建設,2022年10月深空探測實驗室開始參與望遠鏡建設,2023年8月望遠鏡建成並開展調試觀測。墨子巡天望遠鏡是冷湖天文觀測基地第一個投入運行並開展天文觀測研究的大型設備。

9月17日,墨子巡天望遠鏡正式啟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供圖9月17日,墨子巡天望遠鏡正式啟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供圖

墨子巡天望遠鏡口徑2.5米,採用國際先進的主焦光學系統設計和主鏡主動光學矯正技術,可實現3度視場範圍內均勻高像質和極低像場畸變成像,配備7.65億像素大靶面主焦相機,具備大視場、高像質、寬波段的特點。墨子巡天望遠鏡通光面積大、雜散光少,系統探測靈敏度高,具備強大的巡天能力,能夠每三個晚上巡測整個北天球一次,為北半球光學時域巡天能力最強設備。墨子巡天望遠鏡的建成,顯著提升我國時域天文研究能力,使得我國時域天文觀測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墨子巡天望遠鏡通過獲取高精度位置和多波段亮度觀測數據,可監測移動天體和光變天體,用於高效搜尋和監測天文動態事件,可以在高能時域天文(如引力波事件電磁對應體等)、太陽系天體普查(如尋找第九大行星)、銀河系結構和近場宇宙學(如暗物質本質)等領域取得突破性原始創新成果。墨子巡天望遠鏡巡天數據疊加,將提供北球最深的高精度、大天區、多色測光和位置星表,作為傳世巡天數據,在未來數十年內可用於宇宙中各類天體的證認和系統研究。同時,墨子巡天望遠鏡將面向國家航天強國戰略,開展太陽系近地天體等搜尋與監測研究,服務航天安全和深空探測戰略需求。

墨子巡天望遠鏡安置於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鎮海拔4200米的賽什騰山天文台址,距離茫崖市冷湖鎮區約70公里。冷湖賽什騰山天文台址年均晴夜數多、夜天光背景低、視寧度優良、空氣中塵埃含量少,是國內近期發現的優秀光學天文觀測台址。

墨子巡天望遠鏡安置於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鎮海拔4200米的賽什騰山天文台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供圖墨子巡天望遠鏡安置於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鎮海拔4200米的賽什騰山天文台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供圖

墨子巡天望遠鏡正式投入使用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將進一步推動冷湖作為學校最重要的科研基地之一,聯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等單位,加強科教深度融合,推動天文及相關學科的高水平科學研究和國際交流合作,培養天文及相關領域拔尖創新人才,帶動青海吸引、彙聚和培養高端科技人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支持地方經濟多元化發展。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