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以真誠姿態講好中國故事

    9月14日,北京,2023北京文化論壇文藝晚會在首鋼大跳台舉行。演出結束後,小演員向台下揮手互動。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田嘉碩/攝

    9月14日至15日,2023北京文化論壇舉辦。在正式啟幕前,已有很多時刻讓人們感覺到,這座城市的文化氛圍,一直豐富而自然地瀰漫於每一個生活角落。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期,電影院里迎來大量觀眾,大家非常喜愛以傳統文化為底色的優質國產片《長安三萬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等;外地遊客們的「城市歷史深度遊」熱情極高,紛紛打卡北京中軸線上的文化地標。

    時隔10年,北京地壇書市於9月初歸來,紅牆綠樹邊擺滿了圖書展棚,擠滿了選書、聽講座的讀者;「大戲看北京」展演季開啟,吸引越來越多年青人走進劇場看一場場動人好戲。

    文學、影視、戲劇、美術、舞蹈……創作文藝精品,講好中國故事,讓文化藝術連接心靈溝通世界,文藝工作者重任在肩。在2023北京文化論壇上,「以文化人」,是文藝工作者們談論的一個重要關鍵詞。

    創作堅守人民立場,與時代同步的佳作,是當下的需要,亦是歷史的期待。文藝工作者們應當如何肩負文化使命,真正做到「以文化人」?

    好的文學跨越時空,文學既「載道」也「載福」

    文學作品,是記錄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

    亮相2023北京文化論壇的《我愛北京——現當代散文名篇選》,收錄了老舍、沈從文、汪曾祺、史鐵生、徐則臣等現當代知名作家關於北京的散文佳作25篇,帶領讀者感受北京的四季風光流轉,品味風味美食,在充滿煙火氣的市井胡同中穿梭,見證這座城市的時代變遷。

    該書主編張莉表示,之所以選編散文,是因為它自由、日常、隨性,強調情感、事件和人物的真實,是更能和時代生活產生密切關係的文體。作家們通過記錄這些「毛茸茸而富有質感」的細節,使得不斷變動的北京風貌,得以通過文學的形式保存下來,讓北京形象生動而豐滿起來,引發讀者的共情。

    文學所蘊含的力量和功能,或許超越你的想像。文學只有和家國、民族共振,才能彰顯它的價值與意義。

    在2023北京文化論壇期間,著名作家、中國首位盧保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表示,好的文學是跨越時空的,好的文學不會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現在讀《紅樓夢》《詩經》,我們依然會被感動,依然會受到很強烈的震撼,依然會有很高的審美享受」。

    莫言表示,作家的創作需要關注當下,但是又必須不受當下的束縛。

    「歷史發展像河流一樣滾滾向前,沒有絕對的過去,也沒有絕對的現在,一切都是歷史發展鏈條當中的一個環節。即便寫一個看起來是完全和當下沒有關係的歷史的作品,我依然要對現實給予關注,而且給予高度的關注。」莫言提到,通過對現代人情感方式等內容的瞭解,來關注作品所描寫的這段生活,它的特殊性和個性就會呈現出來。

    「作家當然會被故事牽引,但是故事並不是作家的根本目的。」莫言說,無論是小說家還是劇作家,他們最核心、最終的追求,是通過藝術手段、通過故事表現人性,塑造栩栩如生的、具有獨特價值和個性的人物形象。

    談到中國敘事,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梁曉聲持一種比較開放的態度。「古今中外任何一種方法都可以為我所用,來表現中國故事」。

    「最近兩年我想得比較多一些,什麼是文學?它的功能是很多的,有批判的社會功能,還有載道的功能。載道不(僅)是載大道,不僅是寫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那些最英雄、做出最大作為的人,還有載福的功能,是對於最廣大眾生的關懷,以文化人。」梁曉聲說。

    中國文學走向世界,是作家們極其關心的議題。

    梁曉聲感慨,他特別在意中國文學如何被國外的朋友們所瞭解、認識。「我們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把這些作品放在同世紀、同一個年代國外的文壇上去看,我覺得我們才不比他們差。」

    「文學走向世界,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莫言說,這十幾年來,越來越多中國文學作品被翻譯成各種語言,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中的地位也越來越引人注目。

    在莫言看來,文學作品之所以被翻譯,之所以能夠感動、感染其他國家的人民,就在於這裏有共同的價值觀——「文學作品的共同價值觀就是人性」。

    中國電影形成良好生態,創作者必須真誠

    「118年來,中國電影人用光影記錄生活,用鏡頭書寫世界。」在2023北京文化論壇期間,著名導演、北京電影家協會主席黃建新如是說。

    黃建新提到一組數據:2022年,我國全年電影總票房為300.67億元,國產電影票房佔比達84.85%,共有7部影片票房突破10億元;2023年,僅1至8月份,中國電影票房就突破428億,有9部影片票房突破10億元,其中6部票房超過20億元。

    「這些影片,有改編於真實事件的現實題材影片《萬里歸途》《孤注一擲》《消失的她》;有反映英雄風貌與時代精神的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流浪地球2》《八角籠中》《熱烈》;有探索中華傳統文化形象氣質的作品《長安三萬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和《深海》;還有展現平凡個體溫情故事的影片《人生大事》《奇蹟·笨小孩》,以及探索類型融合的影片《獨行月球》《滿江紅》等,類型豐富,滿足了不同觀眾群的觀影期待。」黃建新說,中國電影已經形成題材多樣、類型多元的良好生態。

    黃建新提到,近年來,中國文化市場的蓬勃發展為電影創作提供了肥沃土壤和歷史機遇。作為中國電影人,需要以「明德修身」為先,不懈進取,尋求進步,精益求精,拍出好影片。在他看來,電影人要強化思想積累、提升藝術修養、增強知識儲備,用電影精品回饋人民。

    著名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吳京認為,電影成為精品是系統的工程。「這個系統工程里包括了文化發展的理念,政策、投資環境的優化,工業生產的環節,大眾消費習慣、審美趣味,包括年青人的成長。尤其是今年,觀眾的口味也變了,很多都是創作者無法把握的。」

    吳京說,創作者應該把自己能夠把握的部分做好:深入社會,體驗生活,創造新的視聽語言,培養新的創作人才團隊,培養未來的電影人才等。他也希望能有更多專家到電影工作生產的第一線給予指導。

    吳京注意到,近年來一批年輕電影人推出新作品,以社會現實熱點為題材的影片獲得成功,傳統文化的資源轉化成動畫片和神話片引起轟動。「還有一些題材、類型的影片可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看起來票房有點不給力。但是仔細看網絡的評分或者票房總值,喜歡的觀眾也很滿意,主流之外形成小眾的市場和多元化的審美」。

    在吳京看來,創作者必須真誠。「銀幕是放大的,創作者真誠,就會把真誠傳遞給觀眾」。

    黃建新說:「電影切忌孤芳自賞,想要作品接地氣、入人心,就要堅持尋找作品中的人民性。創作者要深入生活,熟悉和展現生命在每個階段里的自然狀態,遊刃有餘地傳遞豐富的情感,創造生動的人物。」當電影的焦點對準千千萬萬的人民,時代和歷史的畫卷會顯得更豐富、更生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3年09月18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