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首爾離婚閱讀量破6億,觀眾卻在《再見愛人3》「懷念郭柯宇」?

作者| 糖炒山楂

編輯| 無花果

「大家都說我很幸福,但我會反問自己,我真的有這麼幸福嗎?」

被傅首爾親自認證的「頂配婚姻」,在過去兩週不斷向市場拋來重磅炸彈:從登上離婚綜藝,到節目中直言「愛情降到0了」,再到自曝之前就曾離過婚,曾經的幸福婚姻似乎早已千瘡百孔。截至目前,#傅首爾老劉離過一次婚#等微博話題閱讀量累計突破6億。

這種高關注是預料之中。此前大眾所熟悉的傅首爾,是知名辯手,她在《奇葩說》中所輸出的段子「含劉量」極高;擁有穩定幸福的婚姻,兩人曾攜手登上《婚前21天》綜藝;也是在抖音等短影片平台上擁有一定擁躉的知名情感博主。

跳出話題人物本身,傅首爾和老劉背後的婚姻模式也在引發熱議,包括但不限於女強男弱式婚姻的危機、「性轉版」家庭主婦的困境等。事實上,這隻是《再見愛人3》選擇的一組婚姻模版,另外兩組同樣是關注度極高的現實議題:90後「婚鬧小夫妻」、和PUA「父女戀情」。

走向第三季的《再見愛人》在話題雷達上更加敏感,甚至於社交平台上很多網民調侃節目「視觀眾的乳腺結節為草芥」,只是熱門議題包裹下節目組到底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豆瓣高讚短評上大家為什麼始終在「懷念郭柯宇」?

「郭柯宇」霸佔豆瓣短評,是這屆「離婚嘉賓」不給力嗎?

「遇到郭柯宇,是這檔節目無法複製的美麗意外。」《再見愛人3》的高讚短評上,郭柯宇(第一季嘉賓)被頻繁提及。是這屆離婚嘉賓不給力嗎?

傅首爾和老劉的加盟,是本季節目最大的看點,兩人也不負期待的拋出了諸多熱搜話題。兩人的婚姻危機,緣於工作生活的逐漸不同頻,面對不同頻的兩個時鍾,傅首爾表示自己「可能還想更快」的內心,但老劉明顯是那個慢下來的人。很典型的中年婚姻困境。

王睡睡和張碩是節目首度聚焦90後離婚命題,給出的導火索也足夠有吸引力:婚鬧。這場危機一直持續了三年,頻頻因為生活中的小事而爆發,並最終陷入循環,甚至於他們在婚禮三年後仍未領證。老紀和王詩晴的婚姻則在開播前就被貼上了「PUA」、「父女戀情」等標籤,同樣是話題炸裂的存在。

這樣的三組夫妻,為何卻難以撬動觀眾的追綜興致?其一,節目敘事節奏問題:話題先行、沒有愛情,婚姻困境淪為了話題載體。

傅首爾和老劉始終冷靜輸出卻顯得情感不足,觀眾感受的更多是他們對這段感情的倦怠,自然也無法在曾經的幸福婚姻和如今的相對無言里產生情感波動;90後夫妻看點集中在了男性的逃避型人格和認知不夠深刻、女性的底線夠高和脾氣急上,而這樣一段婚姻,有堅持下去的必要嗎?至少從觀眾視角來看,沒必要。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第一季里磕CP上了頭,這一季觀眾從一開始就奮鬥在了勸分一線的原因。從這一維度來看,老紀和王詩晴在目前看來是最好的。兩人以繩索為道具所拍攝的紀念照,勒脖、捂眼等極具藝術感的動作,詮釋了雙方對於愛和婚姻的理解、以及身在其中的掙扎和不捨。

其二,嘉賓自身特質所決定的。傅首爾能言善辯、輸出性極強,但很多時候觀眾明顯想聽老劉怎麼說,她的存在擠壓了另一方表達的空間,這可能也是他們的生活常態。但作為觀眾,她的金句頻出,可能還不如節目組選取的雙方對「火」的看法的片段來得有衝擊力,視角和觀念的極致碰撞。

嘉賓個人魅力值不足也是一大看點缺失。相比郭柯宇、佟晨潔等人在節目中以自身魅力圈粉,這季嘉賓的發亮點和新鮮感仍待挖掘:傅首爾還是熟悉的感覺;在每一件「小事」里爆發的90後夫妻組,情緒價值有限;老紀和王詩晴對情感訴說和生活記憶明顯有偏差,性格特質仍待挖掘。

《再見愛人3》應該符合了最初大多數人對離婚綜藝的想像:一地雞毛,夫妻間怒目而視或是鮮少有可交流的話題,也不斷踩踏著觀眾的情緒雷點;從綜藝性上來講,話題和爭議先行。但是第一季的驚豔亮相在前,觀眾的審美闕值和期待值顯然都被拉高了,自然買單率也就低了。

熱度直線下滑,《再見愛人3》為什麼不好看了?

《再見愛人3》的市場效果並不樂觀:節目播出兩期,貓眼專業版上最高熱度是開播日的9051,上週新內容上線熱度值也只是剛剛突破8000;豆瓣短評也只是剛剛超過400條。相比第一季的黑馬突圍,這一季的影響力下滑顯著。

一部內容的成功往往取決於多重因素,《再見愛人3》面臨的客觀環境本身就不容樂觀:題材紅利期已過,觀眾陷入審美疲勞期;綜藝市場整體進入冷靜期,爆款缺失、觀眾懈怠;甚至於更大的視角,演唱會、旅遊熱興起,電影電視劇爆發,都在擠壓綜藝的現有空間。

但是立足節目本身,《再見愛人3》仍然有著不容忽視的問題。李鬆蔚在採訪中形容傅首爾和老劉是「婚姻和愛情的深水區,它不是簡單的可以通過某一個道理或者某一個觀念可以去解決的小問題,而是經歷了很多年之後,那個解決不掉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這其實也是《再見愛人》的核心吸引力,但並不完全適配《再見愛人3》。這一季明顯錨定話題而來,婚鬧、PUA都是熱度極高的議題,這也決定了節目很難去觸達真正的「深水區」,解決婚姻中那些日複一日積累卻又說不清楚的沉屙,而是風格逐漸走偏,成為「一地雞毛」的婚姻調解欄目。

以婚鬧為例,相比《初入職場的法醫季》對婚鬧現象作出了科普,引發了各地公安帳號對此追評,《再見愛人3》中所呈現的則是:王睡睡又又又生氣了。因為婚鬧,因為張碩把雜物放在了另一個僅有的座椅上,因為一句「兄弟」「哥們」,觀察室嘉賓不斷分析著他們中的各種問題,但似乎很難去觸及90後婚姻的真正內裡。

我們其實也很難想像如何在離婚綜藝中深入探討一個「底線問題」。作為惡俗,婚鬧就應該被旗幟鮮明的拒絕和摒棄;就算萬一發生了,王睡睡和張碩的「價值」也應該在於夫妻雙方如何在突發事件後攜手解決問題,甚至說三觀不合不必強求的及時止損都可以,但絕不是一味指責無謂內耗。

話題先行的另一面,是熱門議題下包裹的婚姻側寫同樣趨於單一:成長的女性和逐漸跟不上腳步的男性。無論是老劉具象意義上的「躺平」和「慢下來」,跟不上傅首爾的節奏,還是張碩實在觸達不到王睡睡的道德底線高度,抑或是老紀跟不上王詩晴的成長、不願放手,都是如此。

相比之下,觀察室嘉賓仍然是這檔節目的「加分項」。李鬆蔚提出的「男生缺乏教育」的理論、黃執中提出的社會環境決定了「女性必須去體諒別人的需求,男性在這個世界里是很自在的,是被照顧的」的理論,都在微博上被高頻轉發。去分析背後的社會性、人性,才是一檔節目的最大價值所在。

至於呼聲頗高的台灣主持花旦Melody,目前來看表現則不夠突出。雖然她也曾輸出過大量關於婚姻的段子,最出圈的「軟桃子硬桃子」梗還在《再見愛人3》中被cue,市場也期待著一檔「東亞嬌妻復仇記」。

但坦白來講,Melody所輸出的觀點主要還是傾向於同理心層面,對觀眾衝擊性和「教育意義」不足夠。

選角危機、話題先行、淺嚐輒止,讓曾經的黑馬綜藝正在面臨著影響力下滑風暴。而立足市場,這一黑馬綜藝IP也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因為相比大多數綜N代,它的下滑來得更加迅速:從驚豔亮相到「三而竭」,觀眾為何不再為離婚綜藝買單?這會是第三季之後創作者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