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億年前的魚龍長什麼樣?50件化石標本亮相國家自然博物館

新京報訊(記者展聖潔)9月19日,由國家自然博物館與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共同主辦的「龍躍黔海——貴州三疊紀的海洋世界」展覽在國家自然博物館陽光廳開展。展廳綜合展板、多媒體影片等多種現代視聽形式,全方面、多角度地向觀眾介紹魚龍等古生物學知識,包括貴州魚龍、胡氏貴州龍等50件化石標本。

9月19日,「龍躍黔海——貴州三疊紀的海洋世界」展覽在國家自然博物館陽光廳開展,觀眾在現場觀看展覽。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9月19日,「龍躍黔海——貴州三疊紀的海洋世界」展覽在國家自然博物館陽光廳開展,觀眾在現場觀看展覽。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2.52億年前,地球上爆發了地史上規模最大的生物滅絕事件,81%的海洋生物和89%的陸地生物在短時間內消亡。400萬年後,地球生態系統逐漸復甦,一些陸地爬行動物重返生態環境更好的海洋,成為生物演化進程中的「逆行者」。

重返海洋的魚龍最先抓住先機,迅速輻射演化,再次適應水生生活,榮登三疊紀海洋霸主之位,統治海洋長達1億餘年之久。

展覽展出了鄧氏貴州魚龍、關嶺魚龍、胡氏貴州龍等豐富、獨特且保存精美的魚龍化石標本50件,最震撼的要數展廳里長達七八米的貴州魚龍標本。「魚龍是重返海洋的爬行類動物中適應能力最強的,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為了適應海洋生活,它除了演化出流線型體型,還有大大的眼睛和眼眶,以此在深海里保持很好的視力。它還演化出了尾彎,就是尾椎神經棘的差異排列,方便它們在海洋里快速游泳,這件梁氏關嶺魚龍就是已經適應遠洋生活的典型。」國家自然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劉爽說。

9月19日,國家自然博物館,觀眾在觀看七八米長的梁氏關嶺魚龍化石。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9月19日,國家自然博物館,觀眾在觀看七八米長的梁氏關嶺魚龍化石。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和魚龍生活在同一時期的其他動物也在展覽中亮相,如魚龍的淺海鄰居——胡氏貴州龍,它是我國最早發現、研究並定名的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也是首次在亞洲被發現的始鰭龍類,揭開了我國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研究的序幕。

「它被發現於貴州省興義市頂效鎮,發現之初人們對它還一無所知。研究人員把它帶回北京後,國家自然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楊鍾健先生對其進行了研究,為紀念發現者胡承誌老先生,就將它命名為胡氏貴州龍。一個有意思的點是,胡氏貴州龍數量較多,可以通過骨骼來判斷胡氏貴州龍的雌雄,比如雄性貴州龍肱骨遠端明顯膨脹,骨幹中部相對收縮,像啞鈴一樣,雌性貴州龍的肱骨遠端相對較窄,且雄性體長一般要大於雌性。」劉爽表示。

9月19日,國家自然博物館,胡氏貴州龍(少年期)化石展品。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9月19日,國家自然博物館,胡氏貴州龍(少年期)化石展品。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在展廳里,觀眾還可以看到同時期生活的懷孕的周氏黔魚龍、魚類、蝦類及海百合化石等。「並不是所有的生物死後都會形成化石,首先要具備良好的沉積環境和成岩環境,其次是被迅速掩埋,可能是經歷了極端的地質災害,比如我們熟知的火山噴發、外力地質作用等。」劉爽說。

9月19日,國家自然博物館,多板礫甲龜龍化石展品。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9月19日,國家自然博物館,多板礫甲龜龍化石展品。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此外,展覽佈置以海洋藍為主色調,融入了浮世繪風格,非常適合打卡拍照。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參觀展覽,觀眾不僅能學習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還能獲得美妙的視聽享受。本次展覽為收費展覽,票價為20元/人,展出時間為2023年9月19日至2024年3月17日。

編輯 陳靜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