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伴我》隱喻的都市「充電式愛情」

http://vod.cyol.com/vod/data/video/202309/19/2d5035d7-9208-40aa-a1be-c8cbefa5255e/transcode_2af40afe-a061-1823-5ce9-0d2edbf9.mp4/av-g.m3u8

    你知道「充電式愛情」嗎?兩個人彼此照耀、相互治癒,成為更好的自己。最近播出的電視劇《驕陽伴我》,就呈現了這樣一種親密關係的模式。

    《驕陽伴我》講述了廣告行業努力打拚的新人設計師盛陽和業內知名的廣告導演簡冰偶遇結緣,從此展開了一段「充電式愛情」之路的故事。盛陽在簡冰的啟發和鼓勵下不斷成長,並在行業中嶄露鋒芒,而簡冰則在盛陽的關心與陪伴下,重拾對生活與愛情的信心。漸生情愫的二人無法避免地遇到了來自家庭、工作、情感上的重重阻礙,最終歷經風雨的他們,衝破束縛,勇敢追夢,溫暖相依,愛讓他們閃閃發亮,成為更好的自己。

    日前,《驕陽伴我》導演桑治曉飛、編劇李瀟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分享創作心得。

    導演桑治曉飛說,拿到《驕陽伴我》的劇本時眼前一亮。

    「這個劇本是立體的,不像一般的愛情戲只寫一對主角的情感故事,而是寫了周邊方方面面的人,比如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之間的情感。所以我很喜歡這個劇本,決定採用寫實一點的風格來拍攝。」桑治曉飛說。

    《驕陽伴我》聚焦都市群體的情感困惑,將群像人物放置在真實可感的生活語境中,展現出20、30、40、50歲的不同人生階段各不相同的情感心路。他們中既有青春校園中的懵懂初戀,也有暗戀多年間的遺憾錯過,還有瑣碎但溫馨的「父母愛情」……

    劇中,男主角盛陽和女主角簡冰有10歲的年齡差距。但是,主創並非只想講一個很標籤化的「姐弟戀」故事。

    《驕陽伴我》編劇李瀟表示,最初寫劇本時她「接到就寫」,一口氣寫了20多集。後來突然感覺這版劇本比較「想當然」,於是全部推翻重寫。

    再次構建人物、故事的過程中,李瀟融入了中年女性的婚姻困惑、對親密關係的觀察和思考。比如,她發現,很多人想像中「姐弟戀」模式必然是年輕男生主動,成熟女生被動,然後招來一堆流言蜚語,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這類伴侶有一個共性:男孩身上都有很成熟的一面,對自己的人生規劃、職業規劃很有想法,有擔當;而這個姐姐是帶有‘少女心’的。他們倆在交流的時候其實還是持平的。」李瀟表示,她原來只注意到年齡差距帶來的吸引力,但是沒有注意到這兩個人「靈魂年齡」的接近所帶來的相融性,因此重新塑造人物時有了很大調整。

    「靈魂年齡」接近,互相照亮與守望的相處造就「充電式」親密關係。

    劇中,優秀廣告人簡冰拍攝的第一支廣告是一個公益廣告,關注環衛工人,把這個群體稱為「喚醒城市的人」。廣告詞如是寫:「渺小微塵亦有光,我們的雙眼應該不僅看到光鮮繁華,你的每一次關注,必將改變整個世界。」

    這個溫暖的公益廣告,成了10年前盛陽結識簡冰的契機——年少的盛陽曾因父親是環衛工人而感到自卑,他在看到這個廣告、偶遇簡冰的那一刹那,解開對父親職業的心結,並種下了從事廣告行業的夢想種子。

    李瀟提到,因為看到演員肖戰「帶有古典的氣質」,身上自帶專注、執著的特徵,所以設置了10年間唸唸不忘的情節。

    導演提到,10年前拍攝關注環衛工人的廣告,10年後把口紅廣告拍成了女性從5歲到50歲都有各自的美麗,這些設計非常符合白百何飾演的簡冰的人物特質。

    在創作劇本時,李瀟將這部都市劇主人公家庭設置為普通職業,並耿直寫出了少年盛陽對父母職業的「羞恥心」。「現實中很多人,尤其是小孩子,面對自己的家庭背景有一些羞恥心,這是很真實的一種情感。而我們以前在創作主角的時候都想儘量美化他,但我還是想讓盛陽能真實面對這些。盛陽跟簡冰10年前的交會,跟他年少時的羞恥心也是有關係的。」

    談及劇集想傳遞的感情觀,李瀟坦言,所有的愛情最後都是用來成就自己的。「如果你自己沒有在這段感情里變得更好,這不叫愛情。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遇到跟你配速差不多的人,你們倆就一起跑一段路;配速不一樣了,有一個人掉速了,那就分開。然後繼續跑,再遇到新的配速一樣的人。最終跟誰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跑到終點。」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3年09月20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