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為什麼大多定都北方?揭秘古代定都之謎
前段時間,文化節目《登場了!北京中軸線》以生動鮮活的視聽語言再現了北京中軸線的前世今生,帶觀眾穿梭七百年的時空,觸摸北京城的「脊樑」,感知中國古代都城所孕育的氣魄和浪漫。
北京故宮紫禁城
北京曾為金、元、明、清四個王朝的都城,與「十三朝古都」長安、洛陽、「六朝古都」南京一起被人們並稱為四大古都,見證著多個王朝的興衰。
元大都與金中都位置圖
中國幅員遼闊,為何古代統治者定都卻「偏愛」某幾個城市?為何統治時期較長的王朝,它們的首都基本都集中在北方?古代定都背後有哪些考慮呢?
實際上,作為國家的政治中心,都城具備所有城市功能的同時,重點在於服務政治和經濟,政治對於都城建設的影響一方面體現在功能利用上,另一方面則將禮製融彙其中,而經濟則是支撐都城存在的必要基礎,此外,軍事安全曾經也是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
01
「國之中」的洛陽:以地理中心為都城
都城確立在什麼地方不僅決定統治者權力核心的地理歸屬,而且影響著政權的昌運。
偌大的國家選址國都,既要滿足統馭全國的需要,又要保障自身的安全,眾多的古都看似無序,但在地理的視角下不難看到其共同的基點。
以地理中心為都城是最初古人建都選址的重要理念:「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擇宮之中而立廟。」
「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長,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成王在豐使召公複營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複卜申視,卒營築,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
這時古人十分強調「國之中」對於都城選址的意義,而此時的「國之中」就是今河南洛陽。
洛陽古城麗景門
夏、商、週三代的政治中心固然經歷多次變化,但始終沒有脫離這一地區,儘管西周「文王作豐,武王治鎬」,但至成王時還是在洛邑興建了成周,東周時期國家的政治中心徹底轉向這裏。
02
「關中自古帝王都」的長安:
兼具政治、軍事乃至經濟優勢
都城選址突出地理因素中的哪個環節,並非一成不變,歷史進入戰國,直至秦統一,軍事地理對於都城的支撐作用越來越重要,而兼具政治、軍事乃至經濟優勢之地就是關中,其地歷史上曾為十三朝古都,故後人詩文中有「關中自古帝王都」之說。
那麼關中憑藉什麼地理形勢而成為帝王之都?《史記·留侯世家》稱關中「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何謂「天府之國」?即因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而含天子府庫之意。
關中平原由渭河衝積而成的深厚沃土,加之渭河、涇河等河流的灌溉之源,在農業為本的古代社會中極盡地利之勢。
西漢長安城平面圖
經濟腹地是支撐都城存在的必要基礎,對於國都而言,另一項必須考慮的就是軍事地理與交通區位。
就地形來說,中國古人將易守難攻之地稱為「形勝之區,四塞之國」,關中地區就具備這樣的地形條件:南有秦嶺,北則黃土丘陵山地,關中平原地處其中,不僅營造「四塞之國」的地形,且平原與山地結合之處的山間穀地自然成為冷兵器時代的關隘,並由此構成「形勝之區」。
關中地區同時為「天府之國」「形勝之區,四塞之國」,獨佔冷兵器時代少有的地理優勢,正因此而成為十三朝立都之地。
當然,任何優勢都並非永久的,隨著歷史的發展關中地區作為「根本之地」的優勢面臨著兩方面的挑戰:其一是鄰近西北遊牧民族,極易受到北方民族的攻擊;其二是隨著統治集團的龐大,為了支撐朝廷日常支出以及皇族、貴族、百官的物質需求,僅憑八百里秦川自身的物產已經無法滿足,而關東地區的漕糧與其他物資又面臨著運輸困難,尤其黃河河道三門峽段「多風波覆溺之患,其失嚐十七八」。
於是,東漢都城東移至洛陽。此後經魏晉至北魏時期,曆時數百年,均以洛陽為都。隋代北周而起,立都於長安,唐代繼承了這一都城選擇,儘管如此,隋唐兩代均在洛陽另設東都。
洛陽雖然沒有關中「形勝之區,四塞之國」的地理優勢,但北依黃河,南臨洛水,且居「天下之中」。
洛陽應天門景區航拍
北桑治時期定都開封,除北靠黃河外,幾乎無險可守。故桑治初關於立都何處,曾經有過一番討論。開寶九年(976)桑治太祖趙匡胤到洛陽巡幸,並打算以此為都,甚至還有定都長安之意。但其弟趙光義與群臣都力諫勸阻,趙光義等人的理由主要是開封有通江淮漕運之便。
無奈之下桑治太祖接受了群臣的意見,但他已經預見到由於開封無險可守,必須仰仗重兵,「患不在今日,自此去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清明時節北桑治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東角子門內外和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
以後的歷史證明了趙匡胤預見之準確,不僅重兵駐守在開封城周圍需要的糧餉耗盡民力,且因無險可守屢遇險境,最終還是被女真人攻陷都城,徽、欽二帝被俘送北國,結束了北桑治王朝的歷史。
歷史時期沿黃河一線設置的都城,在優先選擇軍事屏障還是經濟補給之間反復徘徊,取此必失彼,最終以北桑治王朝的覆滅而終結了都城沿黃河一線東西之間變換的歷史。
南京曆代城址變遷圖
自三國至東晉南朝時期,以長江下遊的經濟開發為基礎,建康即今南京開始了都城歷史,並於明代成為統一王朝之都。北京作為都城起步於金代,並於元、明、清三代成為統一王朝的國都。
看得出來,無論位於長江流域的南京還是位於華北平原北端的北京,南、北二京作為都城均起步於地方政權,即分裂時期的地方政權從事的經濟開發與城市建設為後來統一王朝的都城奠定了基礎,並依託運河這一物資補給線為南、北兩京提供了物資保證。
03
「龍興之地」:統治集團起家的政治根據地
都城選址是一個複雜過程,「龍興之地」即統治集團起家的政治根據地或其鄰近之地,也是都城選址的重要取向。
周、秦、隋、唐、遼、桑治、金、元、明、清無不如此,甚至連割據江東的孫吳政權也有如此說法。
孫吳政權晚期孫皓為國主,遷都武昌,由此「揚土百姓溯流供給,以為患苦,又政事多謬,黎元窮匱」。
故陸凱上疏孫晧:「武昌土地實危險而塉確,非王都安國養民之處,船泊則沉漂,陵居則峻危,且童謠言: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供應煩勞固然是東吳人不願意都於武昌的理由,但遠離家鄉也許是真正的原因。
南京六朝博物館縱橫天下雕像
遼王朝是契丹人於907年以西拉木倫河流域為中心建立的北方政權,根據《遼史》記載,都城上京臨潢府以及各州建置地點的確定,主要有這樣幾種背景特徵:
(1)奉陵州及契丹祖先紀念地。(2)皇家獵場或官牧地。(3)契丹部族的活動地帶。無疑,西拉木倫河流域不僅是遼王朝都城所在之地,也是遼帝王的「龍興之地」。
那麼,為什麼「龍興之地」或接近「龍興之地」會成為都城的重要選地?道理十分簡單,這些地方統治者不僅熟悉,且佔有人脈與信念,人心可以信賴,水土帶來昌運,有助於國運長久。
都城選址在整個國家宏觀視角下,既是地理選擇,也是政治選擇,而將所有選擇原則歸結為一點,就是保證長治久安。
而長治久安的內涵不僅在於時間,政治上得以號令全國、文化上擁有根基、經濟上保障供給、軍事上實現自保,均在其中。
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第二版)
作者:韓茂莉
對涉及歷史地理研究的主要領域——疆域、環境、政區、農業、交通、軍事、城市等的基本問題及其歷史發展進行了梳理和介紹,是瞭解中國歷史地理很好的入門書。
透過地理才能真正讀懂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