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聞早報 | 9月21日
北京日報客戶端
▶ 今日天氣
今天白天晴轉多雲,北轉南風二三級,最高氣溫27℃;夜間多雲,西岸北部有雷陣雨轉晴,南轉北風二三級,最低氣溫16℃。
▶ 尾號限行
1和6
▶ 出行及接送站注意!北京站北京西站周邊道路通行方式有變
今年暑運期間,北京站、北京西站這兩個火車站附近道路曾多次出現車輛擁堵。在中秋、「十一」假期來臨前,北京市交管部門經過實地調研,在兩個車站周邊調整了交通流線、優化停車場設置、增設引導標識,以緩解出行高峰時段車輛通行壓力。
北京站臨時接送站的社會車輛和網約車可以根據行駛方向,選擇廣場西側的第一落客區、北京站街南口西北角的第二落客區,或北京站東街南側的華通停車場(見下圖)。
北京西站周邊進行了更為複雜的交通調整。在羊坊店路南口下沉廣場設置了兩處臨時落客區,從東、北方向前往北京西站送站的車輛可分別在下沉廣場的東、西側落客區臨時停車(見下圖)。
西站南廣場設置臨時送站落客區兩處,也均為即停即走;南廣場東側P15停車場有500個停車位,供接送乘客車輛停放等待。
▶ 迎雙節,北京市屬公園將開啟經典遊園活動,時間地點這裏看
中秋佳節連接國慶長假,北京市屬公園和中國園林博物館將開啟經典遊園活動和雲遊觀覽項目,為遊客提供團圓賞月、秋遊渡假的好去處。今年,「月圓京城 情系中華」中秋活動是國慶遊園的「頭彩」,分為現場、線上兩大類,供遊客賞秋色、品民俗,也可以話中秋、憶傳統。
建議遊客關注@暢遊公園及北京各市屬公園公眾號,瞭解更多遊園活動資訊,錯峰遊園。
▶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建成,本週六將對外開放
記者從昌平區獲悉,居庸關長城博物館現已建成,將於本週六對外開放。
居庸關長城博物館位於居庸關長城戶曹行署的古建築內,是明朝戶部常設居庸關的衙署。
博物館利用戶曹行署原有的建築用房,分3個部分設置6個展廳,展示了居庸關長城的歷史文化、精神文脈和時代價值。
觀眾可通過數字多媒體方式瞭解長城的磚石結構和燒鑄方式等,沉浸式體驗居庸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地形和作為「京師之枕」的特殊地理位置。
▶ 北京75家醫療機構提供兒科夜間急診服務,名單來了
為方便群眾查詢,北京市衛健委彙總整理了截至2023年9月中旬全市75家能夠提供兒科夜間急診服務的醫療機構名單和服務信息,供市民就醫時參考。
▶ 亂象初步遏製!北京預付卡資金存管平台高峰時金額超78億
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昨天上午召開,聽取了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北京市單用途預付卡管理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
報告顯示,北京單用途預付卡服務系統和預收資金存管信息平台均已上線;教育培訓行業已要求全部簽訂合約,體育健身行業正在全面推行合約示範文本,醫療美容行業簽訂合約已逐漸成為共識。
預收資金存管制度正在各相關行業推進,各存管銀行實時資金存管額高峰時超過78億元,為防控預收資金風險發揮了重要作用。
儘管預付式消費亂象得到初步遏製,但部分問題仍比較嚴重。據12345市民服務熱線統計,去年6月1日至今年5月31日,共受理預付式消費相關問題投訴19.17萬件,同比增長60.59%。
▶ 北京市委、市政府決定:邱銀富任首鋼集團總經理
2023年9月20日下午,首鋼集團召開幹部大會,宣佈北京市委、市政府關於邱銀富同誌的任職決定:邱銀富同誌任首鋼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 朝陽區中小學教育集團達20個,還有這些學校正建設
2023北京CBD國際商務季「宜學」朝陽建設新聞發佈會透露,目前朝陽區中小學教育集團已達20個,實現義務教育優質資源全覆蓋。
近五年,朝陽區新增中小學學位3.2萬個。
今年,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教育集團、首都師大附中朝陽學校成立;北京中學教育集團再擴容,新增6所成員校;與中國傳媒大學深化合作探索建設傳媒特色高中,並納入北京中學集團管理。
▶ 「重金懸賞」下企圖為境外電詐分子取現,9人被抓!
北京海澱警方透露,多警種協同、聯合出擊已成功打掉兩個為電信網絡詐騙取現的團夥,抓獲9名犯罪嫌疑人,起獲涉案銀行卡2張,凍結涉案資金30餘萬元。
經警方審訊得知,該團夥以馬某為首,為賺取佣金,團夥接到境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分子的取現任務後,便到銀行營業網點取現。
海澱警方表示,將持續加大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打擊力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 北京至固安廊坊通勤定製快巴,週五開通試運營
9月22日,北京將開通至河北固安和廊坊主城區兩個方向的「通勤定製快巴」,滿足更多進出京通勤人員的乘車需求,持續打造「一小時環京通勤圈」。
2022年7月25日,北京首次在國貿地區至廊坊北三縣試點開通了「通勤定製快巴」。
開通運營一年來,線路運行平穩有序,日均運輸乘客約4500人次,通過實施遠端安檢,快速通過進京檢查站,大大提升了環京地區通勤人員進出京通行效率。
▶ 故宮院藏上萬件「徽班進京」相關文物!老戲本有望複排
18世紀90年代,徽班進京。9月20日,「新徽班」——安徽演藝集團再次來北京,與故宮博物院簽訂合作協議,「複活」宮廷演劇,讓老戲本回歸舞台。
故宮院藏上萬件與「徽班進京」演出相關的文物,涵蓋劇本、曲譜、戲單等。雙方將通過文物保護、學術研究、劇目複排等多元化、多角度的合作,重現藝術經典。
「經過初步整理,我們在故宮找到了至少500件與徽劇相關的文物。」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安徽省徽京劇院徽研室副主任汪育殊說,「我們力爭把它們活態的複原到舞台上,讓年輕演員一代代地傳承下去,希望這些劇目可以在故宮等更多舞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