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預製菜,對身體有多大傷害?

當你點外賣或堂食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前腳剛點完餐,後腳外賣就送到或者服務員很快就端上菜來,速度快得超出預期。

為什麼能這麼快?因為你吃的是預製菜,而並非現做的菜餚。

預製菜簡化了繁瑣的買菜、洗菜、切菜、烹製步驟,撕開包裝複熱一下就能吃。如此簡單省事,可以有效節省人力成本、壓縮出餐時間,正好契合了餐飲企業降本增效的需求,所以預製菜遍地開花,正在佔領外賣和堂食。

什麼是預製菜?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預製酸菜魚:殺魚、切片、調味酸菜都預先處理好了,你只需要把酸菜料包加水煮開,再加入解凍後的魚片,煮上兩三分鐘就能吃了。再比如到超市買一份預製黃燜雞,裡面的食材都已經完全熟了,拿回家蒸10分鐘,或者把碗蓋撕一個小口,在微波爐中高火加熱7~10分鐘即可上桌。

從類型上看,預製菜一般分為4類:即食食品、即熱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

比如我們平時吃的開袋即食的豆乾、雞胸肉,就屬於即食食品;需要用熱水浸泡後或者加熱後才能吃的方便麵,就屬於即熱食品;經過簡單烹調就能出鍋的魚香肉絲、梅菜扣肉等,就屬於即烹食品;按照份量分裝的淨菜、淨肉、輔料等的小炒菜組合,就屬於即配食品。

營養有沒有減價扣?

很多人擔心二次加熱及雪藏保存的過程會造成營養素流失,並且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其實,無論是在家自己做飯還是工廠加工預製菜產品,營養素均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流失,尤其是蔬菜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很難在眾多預製菜品中看到素菜的原因。不過,雪藏蔬菜在歐美國家已暢銷多年。

研究證明,極速低溫雪藏的新鮮蔬菜,同樣可以保存絕大部分的營養素,比如雪藏豌豆、扁豆、胡蘿蔔、玉米粒等。如果實在擔心買一大包雪藏蔬菜難以一次性用完、又不想自己洗菜切菜,可以去大型超市購買淨菜半成品。此外,葷菜通常只要是新鮮的、品質好的話,在加工過程中流失的蛋白質並不多。

長期食用的問題

預製菜雖然方便快捷,俘獲了很多上班族和廚房小白的芳心。但仍然不建議長期三餐都吃預製菜,主要存在以下3個問題:

①營養不良:上面我們提到了,因為食材種類的限制,導致預製菜的營養較為單一,雖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以及脂肪很好保證,但對於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生物活性成分卻較難有更多的保留。

這些成分可能會在加工過程中經水洗、高溫殺菌、運輸等環節出現較多的流失,到了食客手中還會經過二次加熱,營養流失更多。再有,預製菜的主食多為白米飯,難以實現粗細搭配。

②可能會長胖:很多預製菜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以及為了更長的保存期,脂肪含量較高,熱量不低。

比如下圖這款水煮牛肉,如果仔細看營養成分表就會發現,它的脂肪含量高達16.1克/100克,蛋白質含量為6.5克/100克。詳情頁面中介紹主要原料為牛後腿肉(蛋白質含量為20.9克/100克,脂肪含量為2克/100克),配菜為金針菇、筍片、海帶。

圖源:電商平台水煮牛肉料理包

圖源:電商平台水煮牛肉料理包

如果按照營養成分表中的蛋白質含量來換算,假設蛋白質均來自於牛肉,那麼牛肉的含量應該約為33克/100克,來自於牛肉的脂肪便幾乎可以忽略。也就是說100克水煮牛肉菜餚中,大約會攝入16克的烹調油。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每天烹調油要控制在25~30克,平均每餐也就最多10克。如果經常吃這樣的高脂肪預製菜,很容易脂肪超標,增加肥胖風險。

③增加慢性病風險:飲食經常脂肪攝入過量,會增加患高血脂的風險;而鹽攝入超標,則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

還是以上面這款水煮牛肉為例,鈉含量高達1110毫克/100克,換算成鹽為2.7克食鹽。一盒水煮牛肉的規格是500克,2~3人份。即便人均吃150克,攝入的鹽也有4克了。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一餐就吃了4克,全天下來鹽很容易超標。

再比如下圖這款梅菜扣肉的料理包,一包主料含量約為96克。鈉含量高達1021毫克/100克,一包約折合鹽2.5克,佔到了推薦量的50%,也是不低了。

圖源:電商平台梅菜扣肉料理包

圖源:電商平台梅菜扣肉料理包

大多數消費者對預製菜的接受程度高,但更偏好於鹹辣口味的品類。鹹意味著鹽含量高,而辣意味著油含量高。也就是說,大多數人吃的預製菜都是高油高鹽的,長期吃不利於健康。

編輯|盧祥勇 杜波

校對|孫誌成

本文轉載自湖南疾控官方微信

來源央視網、科普中國、大眾健康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