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對企業任意執法、選擇執法? 重慶從這幾個方面著力

熊世明回答記者提問。華龍網記者 石濤 攝熊世明回答記者提問。華龍網記者 石濤 攝

華龍網訊(記者 餘誌斌)司法行政機關如何防止對企業任意執法、選擇執法?9月21日上午,重慶市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二場)——保障民營經濟發展法治環境新聞發佈會上,市司法局副局長熊世明就如何提供針對性、國際化的法律服務,防止對企業的任意執法、選擇執法介紹了相關工作部署和安排。

熊世明介紹,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重視和堅強領導下,市司法局立足提升涉外法律服務能力和水平,服務保障全市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大局,總體呈現隊伍不斷壯大、能力不斷增強、體系不斷健全、質效不斷提升、潛能不斷釋放的積極態勢,對我市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服務保障作用日益凸顯。下一步,市司法局將從提升服務能力、創新服務渠道、完善制度保障等方面開展工作。

在提升服務能力方面,推動建立“產學研用”一體化培養機制,培養儲備一批政治素質高、通曉國際規則、具有國際眼光和國際視野的涉外商事法律服務人才。去年,市司法局組織律師編寫出版了《涉外法律實務指引》,參與商務部《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烏茲別克斯坦》涉外法律風險彙編,今後也將繼續深入開展。

在創新服務渠道方面,重點推出重慶涉外法律服務機構(人才)名錄庫。動態發佈涉外經貿政策、法律意見、法治活動等信息。推動律所到東盟、中亞、南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或建立服務網絡。近年來,我市律師通過服務網絡辦理的馬來西亞投資“焦電-鋁”循環經濟項目、中老項目合同糾紛調解、印尼企業跨境貸款、越南“綠地投資”等4個涉外項目案例入選了首屆“法律服務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典型案例”,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重大外事活動及時提供了智力支撐。

在完善制度方面,保障定期召開涉外企業法律服務座談會,協調相關部門推動和處理涉外企業有關問題,及時回應企業在對外經濟交流合作中的法治需求。積極探索建立國際貿易投資摩擦案件法律服務與法律救濟機制,助企業發起貿易投資救濟調查,妥善處理國際貿易投資爭端。

“在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中,涉企行政執法是重要組成部分。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杜絕任意執法、選擇執法,防止執法不公、執法擾企,是市司法局近年來持續用力、常抓不懈的一項重要工作。”熊世明介紹,接下來,市司法局將紮實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以鎮街綜合執法改革為突破,以“執法+監督”一體化數字集成應用為支撐,紮實推進涉企行政執法領域“綜合查一次”,加快推動“掌上執法”移動應用在“渝快政”全面上線運行。

持續加強執法規範化建設,全面修訂出台《重慶市行政處罰裁量權辦法》《重慶市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規定》,推動市級執法部門普遍製定或修訂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認真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面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加強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能力培訓。

深入開展執法監督專項行動。9月份,重慶市司法局已經會同四川省司法廳啟動了川渝兩地優化營商環境行政執法專項監督行動,聯合開展城市管理、衛生健康、生態環境等領域交叉執法檢查,推動兩地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4個領域製定統一的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同時,市司法局還將開展全市涉企執法專項監督檢查行動,對25個部門涉企執法行為進行全面評查,監督指導有關執法部門規範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