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息肉一定要及時切除

息肉是指人體內某些器官(如結腸、胃等)表面或內部突出的腫塊,病理檢查包括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等。息肉多生長於胃部、膽囊、鼻腔、大腸等部位,醫學上一般按照息肉出現的部位進行命名,如長在胃壁上的息肉叫「胃息肉」,在大腸內的叫「大腸息肉」。若出現同一個部位長了兩個以上的息肉,則稱為「多發性息肉」。

息肉通常是良性的,但也有可能轉變成惡性。根據研究,有三種息肉類型一定要及時切除,因為如果不及時處理,這些息肉最短五年就會轉變成惡性腫瘤,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三種息肉易惡變

1.結腸息肉

結腸息肉不及時切除,5年內癌變率極高,特別是腸黏膜上的腺瘤性息肉。結腸息肉癌變率與息肉大小有關,研究發現,當結腸息肉的直徑達到1釐米時,癌變率將增加到約10%;直徑達到2釐米時,癌變率則高達50%以上。因此,對結腸息肉患者,特別是腺瘤性息肉患者,應及時進行腸鏡檢查並切除。

結腸息肉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飲食、生活習慣、遺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結腸息肉的風險。一些研究還發現,長期便秘、不規律的飲食、高脂肪、低纖維等因素可能會導致結腸息肉發生。

2.胃息肉

雖然胃息肉一般不會致命。但如果胃息肉變大或數量過多,可能會引起腹痛、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而且少數胃息肉也有可能惡變成胃癌,特別是腺瘤性息肉。據研究,約有3%~6%的胃息肉會轉變成胃癌。因此,對大於2釐米的腺瘤性息肉患者,建議及時進行胃鏡檢查和切除手術。

飲食、生活習慣、感染等因素,如長期攝入高鹽、高脂肪、高膽固醇等食物,以及吸煙、酗酒、不規律的生活作息等,都可能增加患胃息肉的風險。

3.子宮內膜息肉

子宮內膜息肉是子宮內膜突出的良性腫瘤,可能會引起月經不調、不孕等問題,少數也可能發生癌變。研究表明,約有10%的子宮內膜息肉會轉變成惡性腫瘤。對子宮內膜息肉患者應及時進行宮腔鏡檢查和切除手術。雌激素水平不平衡、子宮內膜炎症、家族遺傳等因素都可能會增加患子宮內膜息肉的風險。

如果患者確診為子宮內膜息肉,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宮腔鏡手術、子宮摘除等方式進行治療,效果良好。有懷孕計劃的女性還可以考慮通過手術切除子宮內膜息肉來提高妊娠率。

早發現早治療,預防息肉惡性轉化

我們應該積極提高自我健康意識,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以早發現早治療,預防息肉惡性轉化。

除了手術治療,還可以通過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預防息肉的發生。例如,飲食應多樣化,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避免飲食過度、久坐不動、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

此外,一些遺傳因素、慢性炎症等也可能增加患息肉的風險,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

什麼情況下的息肉不需要管理

一般情況下,小型的、良性的息肉不需要特殊的管理。具體有以下幾種息肉。

1.小型息肉

小於1釐米的息肉通常是良性的,也不容易惡變,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療或管理。

2.非症狀性息肉

如果息肉沒有症狀,如腸道出血、腹痛、腹瀉等,也不需要特殊的治療或管理。這種情況一般需要定期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任何可能的變化。

3.已經切除的息肉

如果已經切除了息肉,而且病理學檢查證實是良性的,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療或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息肉不需要特殊管理,也需要定期進行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可能的變化。有慢性炎症性腸病、家族性息肉病等疾病史的患者需要更加謹慎地進行檢查和管理。

文/副主任醫師 劉祖春 荊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