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在稻中遊 錢糧雙豐收——探訪烏蒙山區「魚米鄉」

新華社成都9月21日電  題:魚在稻中遊 錢糧雙豐收——探訪烏蒙山區「魚米鄉」

新華社記者康錦謙、劉坤、蕭永航

近日,地處烏蒙山區的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德耀鎮鳳凰村的萬畝梯田陸續迎來秋收,趁著天氣晴好,村民們抓緊收割已成熟的稻穀,金黃色的水稻鑲嵌在翠綠色的梯田間,層層疊疊,一望無邊。

圖為鳳凰村梯田。新華社記者劉坤 攝圖為鳳凰村梯田。新華社記者劉坤 攝

德耀鎮鳳凰村地處古藺縣城西岸,距離古藺縣城20公里,驅車半小時左右可到達。記者來到鳳凰村,看到村里到處都是農忙景象,52歲的村民鍾旭平正忙著翻草,她家的田里一半稻穀已經成熟並收割完畢,還有一半泛著青,等待成熟。

德耀鎮黨委副書記萬正敏告訴記者,德耀鎮是優質「天台貢米」產地,全鎮水稻種植一萬餘畝,其中高標準農田種植水稻2000餘畝。通過國開行幫扶和東西岸協作項目,引進浙江青田縣「稻魚共生」系統技術,目前正在建設「稻魚」共育鄉村振興示範園。

風吹過稻田,送來陣陣稻香。鳳凰村村民祝仁富熟練地操作著電動糧食風選機說:「原來都是手搖的,現在很方便,各種專業機器很多。」

在國家政策支持和現代化便利科技推動下,鳳凰村村民積極創新和實踐新型農業產業模式。鳳凰村三組組長趙長偉表示,村上推廣復合經營種植新模式,大家探索出了「稻米種植+田魚養殖+田坎大豆+輪作經濟植物+農業觀光+研學體驗」的「一地生六金」模式,現在農戶戶均年增收2000元。

「從前野雞坡,如今鳳凰台」,登上清風嶺瞭望台,萬畝梯田、山環水繞的鳳凰村盡收眼底。優質的自然氣候環境不僅造就了鳳凰村悠久的農耕文化,也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觀光。鳳凰村村民委員會副主任朱付橋告訴記者,當地通過產業發展、風貌建設,以及強化梯田保護來帶動鄉村旅遊。

遊人在鳳凰村清風嶺休憩。新華社記者劉坤 攝遊人在鳳凰村清風嶺休憩。新華社記者劉坤 攝

「這兒上面有萬畝林場,下面有梯田,經常有野雞出沒,所以叫野雞坡。」鳳凰村村民羅鳳瓊說,如今這裏已經是遊客觀光休閑的好去處。

「種田也在種風景。」73歲的村民羅桂桂拿著一個蛇皮袋,正收拾田埂邊的雜物,一旁的兒子和兒媳婦正在自家田地裡忙著收割水稻。記者看到田埂旁還種著粉紅色菊花,在陽光下開得很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