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出台近兩個月 有哪些成效?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見習記者 張馨心

9月21日,國家衛健委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新聞發佈會,主題為“推進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落地見效”。國家衛健委基層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諸宏明表示,《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印發近2個月,群眾在就診時間和就近就醫方面都有了更多選擇;群眾在基層可以獲得多類慢性病長處方服務;老年患者在基層就診也更加便捷。

9月21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佈會。見習記者 張馨心攝影

諸宏明介紹,為提高人民群眾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利用基本醫療和衛生健康服務的便利性,今年8月初,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印發了《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文件印發將近2個月時間,各地都在穩步推進落實,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群眾在就診時間上有了更多選擇。比如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工作日的11點半至下午1點半提供午間門診,實現“中午連一連”;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工作日晚間門診服務,實現了“晚間延一延”;此外,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已開設雙休日門診。廣東省深圳市將“完善醫療衛生服務”列為十大民生實事之一,要求至少200家社康機構開放門診延時服務(也就是夜診)至晚上9點。目前已有800多家社康機構開放夜診服務,平均延時服務2小時,夜診服務占社康總診療人次的近20%。

二是群眾在就近就醫方面有更多選擇。比如北京市選擇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專病特色科室建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聯動三級醫院共同建設高血壓病、2型糖尿病等常見病、多發病專病特色科室,滿足居民就近就醫服務需求。

三是群眾在基層可獲得多類慢性病長處方服務。如浙江省杭州市,除高血壓、糖尿病外,還將冠心病、慢阻肺、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病種納入長期處方,一共有16種。還針對各病種分別製定社區臨床管理路徑,從首診評估到用藥回訪、複診檢查都建立系統規範的管理模式。

四是老年患者在基層就診更便捷。如河南省新鄉市一些鄉鎮衛生院專門設立代理代辦辦公室,幫助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和殘疾人到行政大廳、醫保中心辦理醫保補助、更換慢性病證等業務,到上級醫院代取檢查結果、與村醫對接轉交檢查結果等,工作人員“多跑腿”,實現老年患者“少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