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黃河源做訪客

    8月4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從牛頭碑山峰眺望鄂陵湖。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8月4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從牛頭碑山峰眺望鄂陵湖。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8月4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孩子們奔向蒙古包。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8月4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孩子們奔向蒙古包。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候鳥翔集,西伯利亞蓼微微染成紅色,國家公園黃河源區已換上秋裝,迎接新一批的生態訪客。

    在黃河源頭工作多年的王蕾,稱這裏是「能夠撥動心弦的地方」。她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特許經營項目負責人、「雲享自然」品牌創始人,曾長期在此進行水鳥監測、雪豹監測、自然教育等工作。

    2019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還處在試點階段,王蕾收到來自國家公園的邀請,希望她來做黃河源園區的特許經營。「他們帶我去冬格措納湖踩點,問我說,線路咱們這麼走行不行?你來設計。」王蕾對這片土地早已產生感情,對於運營,同時保護這樣一個世界級的景觀資源,亦深感責任重大。

    抉擇艱難。王蕾家在北京,當時孩子還在上小學。「如果接受這個工作,就不能陪伴家庭,要變成‘陪伴’三江源國家公園,見證它的成長,包括訪客體系的建立、誌願者體系的建立,還有預約機制的打造等。」

    王蕾坐在冬格措納湖邊猶豫了很久,最終下了決心,「我想看看,中國的國家公園會建成什麼樣子。」

    面對保護和發展如何平衡的問題,全球大多數地區的國家公園不約而同地選擇建立特許經營的模式,在生態保護的底色下,帶動周邊社區的產業升級和產業串聯,走出一條國際化、標準化、市場化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之路。

    在王蕾看來,特許經營是一個保護項目,對進入國家公園的時間、空間、活動強度進行「特許」,而這一項目的意義就在於——探索有限、有序、合法、依規的對公眾的開放方式。

    在這裏,「訪客」代替「遊客」,「體驗」取代「旅遊」。抵達海拔超過4000米的黃河源頭前,訪客要一步步適應高原反應,並接受行前教育,現場體驗有專業團隊陪同講解。由於當地交通不便,各項成本較高,每人消費日單價約2000元。

    王蕾發現,來的訪客不能與「高消費人群」劃等號,他們是對黃河溯源主題特別感興趣,願意挑戰身體極限,對高原生態保護好奇的人。

    王蕾表示,生態體驗活動要讓訪客意識到,「我們看到的綠水青山是千千萬萬原住民和自然保護工作者辛勤付出,甚至犧牲其他發展機會和生計來守護的生態成果」。

    據她介紹,上半年近200名訪客,全年訪客估算在1000人以內。「我們以很小很小的步子在邁,底線是不能影響生態保護。」

    王蕾也遇到問題,「原本設想的社區聯動,實際上現在只能做到跟個別牧民聯動。」當地的老鄉一般負責駕駛車輛,在運營方看來,最理想的合作狀態是,由牧民搭建營地供來訪客使用,但受地震、防疫、醫療條件、成本等問題的限制,結果並不理想。

    「特許經營企業其實可以有很多合作方式,但需要政府牽頭組織一個代表當地群眾利益的集體。」王蕾希望能推進與社區的制度化合作,比如以合作社,甚至股份製合作的方式,但目前進展較緩慢。

    王蕾還建議,國家公園需要更加精細化的設計,可設定環境容量,不同類型的訪客分線路進園,將空間、活動類型、保護對象的需求、利用強度這些要素動態關聯起來,最終確定準入人群。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副縣長王啟洋坦言,當地在承接特許經營服務採購的過程中,自身準備還不夠充分,市場主體和社區之間的對接效率相對較低,需要鄉鎮乃至州縣一起配合開發生態體驗模式。

    王啟洋是從上海來的援青幹部。他介紹,瑪多有將近2/3的國土面積屬於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這裏的產業以畜牧業為主,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通道還需打通。

    「要讓大家意識到,國家公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財富。」王啟洋致力於將瑪多打造成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這是一個很長的產業鏈,需要健全餐飲、交通、講解、住宿甚至廁所等基礎設施配套,整合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全方位要素,為生態體驗提供相應的支撐和服務。」

    目前,瑪多縣在開展全縣旅遊規劃方案編製,探索發展和保護平衡相容。「希望三年援青期間能把當地文旅產業發展的基礎打好。未來,農牧民收入渠道進一步拓展指日可待。」王啟洋說。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藝 記者 李雋輝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3年09月22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