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0”問題恐成日本社會定時炸彈

【日】田中和久
自2010年以來,日本對“8050”問題的關注與日俱增。“8050”問題,指的是為了供養長期待業在家的50多歲的子女,80多歲的父母在經濟和精神上都承受著沉重負擔。這也包括父母70多歲、子女40多歲的“7040”問題。2019年3月底,日本內閣府首次發佈關於中老年人的調查報告,其中指出:40歲到64歲宅在家裡、超過半年幾乎不同家人以外的人交流,這樣的人在日本約有61.3萬。
報告還稱,60萬多“家裡蹲”的中老年中,男性占76.6%。因裁員等原因導致“家裡蹲”的人數最多,也有一大部分人經曆了泡沫經濟時代的“就業冰河期”,一直未能找到工作。至於退出社會的時間,近半數的受訪者長達7年以上,並且每3人中就有1人在經濟上依賴年邁的父母。這充分說明,中老年退出社會的長期化以及老齡化趨勢。
早在2010年,就有專家指出50多歲的子女在失業後依賴80多歲的父母生存,兩代人一起陷入困境的“8050”這一社會問題。大多數情況下,子女無法獨立生活,只能依靠80多歲的父母的有限養老金,雙方一起過著貧困的生活。一名社會福利機構的負責人表示,大多數“家裡蹲”的中老年人無法得到父母以外的親屬幫助,不少人與兄弟及其他親屬已經斷絕聯繫。而且,這些“家裡蹲”的中老年人幾乎不可能在失去父母支持後依靠再就業來養活自己,所以九成以上“家裡蹲”的中老年人同時領取著政府發放的社會福利金。在少子高齡化快速推進、長期處於經濟低迷的日本社會中,“8050”問題絕非偶發。
閉門不出的不僅是中老年人。在2015年,一項以15—39歲年輕人為對象進行的調查估計,日本該年齡段“家裡蹲”的約有54萬人,對比2019年的另一項調查可以看出,“家裡蹲”的中老年人數超過了年輕人。對此,日本內閣府負責人也承認,“家裡蹲”並非日本年輕人的特有現象,考慮到調查時間不同,粗淺估計,日本15—64歲“家裡蹲”的人數合計超過100萬。不僅如此,在每一個“家裡蹲”的人的背後,至少有一名家長或其他兄弟姐妹等,所涉人數應該達到幾百萬。對於擁有1.2億人口的日本社會來說,幾百萬人絕不是一個可以被忽視的群體。
然而,儘管情況嚴重,但“8050”問題在日本社會卻很難被關注到。這與人們大多羞於談起“家裡蹲”的親人,以及社會對“家裡蹲”的人的冷漠有關。舉兩個筆者身邊的例子,一個五十多歲的親戚以照顧父母為由,“家裡蹲”了十多年。筆者妻子的一個親戚,在被裁員後長期住在父母家裡。他們“家裡蹲”的事被隱瞞了很久才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為親戚所知。一方面,“家裡蹲”的人的家人因為種種原因難以向外界求助,另一方面,“‘家裡蹲’就是自己不努力”的社會成見也使得“家裡蹲”的人容易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
“8050”問題中的不少中老年人,經曆了上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後的“就業冰河期”,有些一直沒能找到工作。在他們年輕時,國家福利機構以“自我責任”“父母應該照顧(他們)”等為由對他們置之不理,當他們可以申請社會福利金時,國家的社會保障費用突然暴增,難以為他們提供充足福利。不知道該說這是幸運還是不幸,他們的父母是戰後享受日本高福利制度的最後一代。也因為如此,父母支持子女的內在救濟才能勉強發揮作用。然而,父母終究幫不了子女多久,危險的內部救濟終將失效。
“8050”問題是戰後日本社會各種沉屙積弊堆疊之後形成的社會問題。如果聽之任之,若干年後將成為更加嚴重的“9060”問題。這類社會問題同時會引發孤立無援的“孤獨死”、遺棄父母屍體、非法領取父母養老金、非法使用公營住宅、長期“家裡蹲”後沒有就業能力的國民領取福利金的人數增加等各種社會問題。迅速應對“8050”問題的重要性不可言喻。如果放任這個“定時炸彈”發展,它遲早會從根本上動搖日本社會的穩定。留給日本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作者是日本媒體人,本文由嚴格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