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假期出遊選擇更多,上海郊區民宿如何求變求生?
臨近中秋國慶假期,上海郊區的一些民宿經營者正在期待生意好轉。
今年以來,隨著市民出市、出國旅遊的消費需求增長,崇明部分民宿出現訂單量下滑,過去假期提前一個月就“一房難求”的火爆場面不再那麼常見。在青浦區,往年暑期客流量主要靠本地市民帶動,但今年暑期客流量也比去年有所下降。

有民宿老闆感受到,民宿數量很多,客流量有限。也有民宿老闆苦於如何留住年輕從業者,“你覺得詩和遠方很美好,正兒八經去運營的時候,就會覺得現實很骨感。”
面對如今的市場狀況,民宿經營者正在競爭與淘汰間奮力求生:提高服務質量、打造特色餐飲、拓展合作渠道……
“不要因短時間、短週期的調整而喪失了對整個行業的信心。”崇明民宿協會會長劉慶表示,在當下高頻次的渡假需求之下,未來仍然值得期待。
部分民宿日子不好過
前幾年受疫情影響,上海市民如果想在週末、節假日休閑放鬆,往往會選擇距離相對近的崇明、青浦、金山等郊區。不少民宿也在這樣的帶動下享受到了紅利。
比如《勞動報》曾報導,去年國慶期間,崇明四星、五星級民宿基本提前一二個月已經被訂完,普通民宿也一房難求。
今年情況如何呢?微信公眾號“上海崇明”文章介紹,記者走訪多家民宿和搜索各大預訂平台後發現,目前崇明民宿的整體預訂情況比較平穩,部分精品民宿即將訂滿,空房以長假頭尾居多,價格相比週末略有上調。
但也有部分民宿日子不那麼好過。“生意挺清淡的,國慶預訂量不太理想。”崇明民宿老闆王小姐近日告訴上海大調研·澎湃新聞記者,她對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假期客房預訂量很擔憂。王小姐的民宿2019年10月開業,以前假期的客房,提前一個多月就能達到100%預訂量,目前預訂量只有30%左右。
同為崇明民宿老闆範先生也表示,民宿2017年開始營業,以往過年過節生意都還不錯,但去年大年三十都沒有客人。今年以來的整體訂單是去年一成,他預測“囯慶也沒好轉”。
2016年,蔡女士投入三百萬開始經營崇明民宿,一棟六間屋,帶餐廳,一次最多能為12人提供入住。以前,她家訂單渠道很多,愛彼迎、攜程、美團等平台都有,客群種類也很豐富,“我接到過軟件開發團隊一次住了兩星期,還有瑜伽培訓團隊一次住了一星期。”
但現在,這部分客人在她手上已經流失。蔡女士稱,最近不僅訂單少,從各個平台來店的客人基本沒有。並且,去年7月30日起,愛彼迎暫停支持境內遊房源、體驗及相關預訂,客源平台又少了一個,“現在都是靠以前累積的人脈預訂,主要以回頭客為主。”
位於上海西郊的青浦情況如何呢?
羅女士是青浦朱家角一家民宿的經營者。她對上海大調研·澎湃新聞記者表示,2022年暑期,受疫情形勢影響,不少市民往往選擇在上海區域旅遊,市郊農村成了很好的週末溜娃、露營聚集地。相比去年,今年暑期客流量下降不少。
“今年上海市民更傾向於出城。”羅女士說,自己的不少老顧客今年暑期選擇去江浙一帶,“來我這的機會比較多,一個週末就能來,但暑假可以跑遠一點的時候,(他們)就不會錯過。”
張女士在青浦金澤鎮附近經營著一家民宿。她對記者表示,今年8月的入住率比7月高,8月下半月的入住率又比上半個月高。她分析,自己的民宿主要服務家庭遊客群體,7月大部分家庭都帶孩子去外省或國外旅遊,8月快開學才回上海,所以臨近開學8月下旬有更多客流量。
在經營方面,青浦兩家民宿主理人都表示壓力不是很大,其中一家中秋國慶小長假客房基本訂滿,另一家客房已訂出去一半左右。

上海崇明區,一家隅植物主題的民宿。
競爭有多激烈?
2021年,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在崇明舉辦,在“花博經濟”的帶動下,崇明大力發展民宿業。據介紹,崇明目前備案民宿有1069家,星級民宿達到379家,民宿產業成為該區鄉村振興的一大支柱產業。
民宿“基數”在增長,市場“蛋糕”還是相對穩定,如果沒有做好佈局,同質化競爭,用蔡女士的話來講——“大家只能在裡面搏殺”。
劉慶介紹,今年整體來看,崇明星級民宿普遍入住率比最火爆的時候偏弱,從國慶總體預訂量來說,目前星級民宿的預訂率為 60%-70%,加上非星級別民宿預訂率相對低一些,“預訂量最高的是五星民宿,但五星民宿占總體民宿10%都不到。”
此前《崇明報》也刊發報導稱,疫情過後,旅遊市場全面複蘇,民宿的預訂量並沒有持續火爆,行業開始出現分化,精品民宿客源穩定,一般民宿門可羅雀。一方面,市民出遊有了更多選擇,另一方面,民宿固有的短板沒有補齊,個性化、特色化不明顯,競爭力有所下降。
在蔡女士看來,民宿客流量隨著花博會結束在變少,“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市場價格體系亂相。還有現在的出市旅遊潮,這些都在加速崇明的民宿內卷。”
遊客出行還面臨交通費用的製約。多年來,往返上海市區和崇明的長江隧橋的收費問題貴備受關注,目前7座以下小客車通行,單程收費50元,來回一趟要100元。
“不要說客人來(崇明)了,崇明同一個行政區域還得付錢,崇明島到長興島小車要25元,來回就是50元,但崇明到啟東就只有10元。”蔡女士說,不少民宿經營者為了招攬生意就自己想辦法,只要遊客從上海市區來,店裡自掏腰包給客人補貼交通費。

上海金山區的一家民宿。
地理位置也是勸退遊客的因素之一。一些崇明民宿老闆向記者反映,從上海市區到江蘇崑山、太倉、蘇州等地,約一個半小時車程,選擇多了,不大會把崇明當作首選。特別是遇到長假,來崇明路上的交通非常擁堵。
崇明旅遊配套相對匱乏,也被民宿經營者提及。範先生認為,崇明民宿的客流與旅遊資源有著密切關聯,此外,客人對民宿的環境、娛樂設施、休閑區域要求越來越高。
公開信息顯示,崇明現有24個國家A級旅遊景區,其中4A級景區7個,3A級景區17個,高品質景區數量位列全市第二。目前,西沙明珠湖景區正在積極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民宿想留住回頭客,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提供的服務,但從業人員流動性也是當下一大難題。
青浦民宿經營者女士發現,自己聘請的員工離職率太高。由於工作需要細緻,每位民宿工作人員上崗前要通過大量培訓,有的年輕人不習慣村莊的生活作息,認為工作太瑣碎,沒上崗多久就會離職。“怎麼樣留住年輕人?你覺得詩和遠方很美好,正兒八經去運營的時候,就會覺得現實很骨感。”
路在何方?
尋找新的出路,迫在眉睫。
兩家青浦民宿均在積極提升。張女士特意從民宿業較為成熟的莫干山聘請擁有專業培訓經驗的民宿管家,提供小而精的民宿服務。
羅女士則希望打造獨具特色的鄉野文旅綜合體。她經營的民宿更像是一個渡假村,不僅提供住宿業務,還提供專供燒烤露營的鄉野營地。遊客可以享用咖啡店的下午茶,遊覽記錄鄉村發展曆史的展示館。


除了提供基本的服務,兩家民宿都根據青浦的特色設計手作體驗、旅遊路線,並與周邊村莊的居民或商舖進行合作,比如請來本地老人現場教製作非遺奘糕,與周邊皮划艇俱樂部合作提供皮划艇等體驗。
“民宿像自己的孩子,即使不盈利,她也捨不得關,總想盡力求生一下。”民宿經營者蔡女士認為,現在大家湧向省外、海外消費,或許等這波熱情過後,大家來崇明住民宿的意願也會變強。因此,儘管至今還沒有回本,她仍在絞盡腦汁吸引客人,計劃再追加投入五十多萬改造客房。
蔡女士的思維已從以前賣客房轉至打造餐飲特色。她想在民宿軟實力方面再加把勁, “把餐飲廚房打造好,在廳里喝茶、品咖啡、喝酒,再加入一些文化元素。”下一步,她還計劃打造小院經濟,利用好一切可以發揮價值的地方。
崇明也在提升服務質量方面持續發力。據崇明方面此前介紹,作為全區18個鄉鎮中民宿擁有率最高的地區,今年4月,來自建設鎮的民宿協會起草出台了《建設鎮鄉村民宿服務質量標準》,這是崇明首個鄉村民宿服務質量標準,也是上海市唯一一項鄉村民宿服務質量團體標準。民宿協會將為達標的民宿掛出“核驗認同”標誌,為他們的服務品質冠上金字招牌,政府也會對達標民宿有一定政策上的傾斜和幫助,讓更多的民宿進入精品行列,“不合格者”則被市場淘汰。
崇明民宿協會會長劉慶認為,從短期來看,長途或跨國旅遊具有爆髮式和報復式消費的特點。但從長遠來看,崇明作為近郊旅遊目的地,在高頻次的渡假需求之下,未來值得期待。崇明民宿產品的更新迭代組合,更需要有創意。
劉慶告訴記者,崇明民宿產品不光是民宿的問題,也是整體的文旅配置或生態系統問題。民宿可以牽頭作為切入點起到排頭兵作用,但是其他業態的入局對整個業態生態發展有迭代作用,“民宿周邊的豐富餐飲咖啡文化、體驗娛樂、本地服務等產品要積極擁抱聯合,共同推陳出新,形成復合型的體驗產品。”
劉慶呼籲,民宿從業者不要因短時間、短週期的調整而喪失了對整個行業的信心。再者,需要從市場角度出發來設計產品、定價,拒絕低質量的惡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