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當火炬手,他半年瘦了40斤,30個火炬手從「線上」走到「線下」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張雲山

6月15日亞運會火種採集儀式後,「薪火相傳」杭州亞運會線上火炬傳遞活動在「智能亞運一站通」平台同步啟動。從啟動到正在進行的「線上火炬接力傳遞」階段,「數字火炬手」人數已超過一億。同時,有30名幸運的數字火炬手,被抽中為線下火炬手。

為當火炬手,王國新騎行32公里上下班,半年瘦了40多斤

來自蘇州的王國新今年41歲,是一名銀行保安。在身邊的人看來,王國新是「通勤特種兵」,一年三個季節堅持騎單車上下班,單程16公里。這個習慣他已經保持了8年。

王國新說,他從2015年開始騎車上下班,起初的目的是減肥。當時他的體重超過兩百斤,嘗試過很多運動,他發現騎行是最容易堅持下來的一種。「除了上下班騎車,週末我還騎車出去玩,一天騎行七八十公里。」短短半年,王國新瘦了四十多斤。

2021年,王國新偶然看到了支付寶點亮亞運城市的線上活動,通過堅持騎行,他在兩年多時間里把所有城市的路線走了兩圈。

「只要天氣好我都騎車出行,看看路上的風景和行人,對我來說是一種有樂趣的生活方式。」王國新說,他參與線上火炬傳遞的初衷是作為一項有意義的運動打卡,沒想到能和亞運結緣。對普通人來說,運動就是「邁開腿,動起來」,但背後積極、堅持的體育精神和亞運精神是共通的。

杭州女生邢燕,西湖邊長大的人願為西湖服務

直到現在,邢燕依然沉浸在自己作為火炬手的興奮中。這是杭州人的榮譽,也是她人生中最最最幸運的事情。

邢燕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小時候的家就在西湖附近,童年記憶里和同學、朋友嬉戲打鬧的場景幾乎都在西湖邊,長大成家後住得遠了,總還是想念以前的日子。

看到西湖景區在招景區誌願者,邢燕果斷報名了,幫遊客指路、回答問題、解決困難,那是一段非常有意義的日子。

後來因為工作繁忙,還有小朋友需要照顧,邢燕近段時間誌願者工作做得比較少了。不過,她說:「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繼續積極參與。」

邢燕也是個熱愛運動的人,以前就喜歡在支付寶里記錄步數,看看自己每天走了多少,排名第幾。也經常參與一些跑步路線,看到亞運路線後,她很認真地參與了每一條路線,有些還走了不止一遍。

當時抽線下火炬手的時候,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結果真的抽中火炬手了!能零距離參與亞運會,全家人都非常高興。

這次亞運會,邢燕也早早地買了幾個體育賽事的門票,準備帶上家人到現場為選手加油助威。家裡的小朋友喜歡籃球,每週都打,這次也特意搶了籃球的門票,希望通過參加這次家門口的盛會,也讓孩子更瞭解自己的家鄉,瞭解杭州。

「現在的孩子們,活動範圍和內容大都圍繞著學習,總覺得他們對天天住著的城市有一種陌生感,很多東西都停留在書上。」邢燕說,能夠見證杭州成功舉辦亞運會,也加強了孩子們對城市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這次火炬傳遞,邢燕是台州站的127棒,儘管提前排練了好多次,真正到現場的時候,還是莫名的緊張。交接棒的動作既要美觀大方、又要與眾不同,她和前後棒還商量了好久,也諮詢了相關的工作人員,還參考了前面幾個站的其他火炬手的動作。

福建00後傳菜員小夥要去傳火炬了

今年23歲的林立祥是個00後小夥子,在福建福州市福清市龍泉鎮的蘭天大酒店當傳菜員,每天上午11點下午1點,下午4點到晚上9點工作,工作主要從廚房到包廂傳菜。

小林高中畢業後就出來打工,先後在奶茶店、電子廠、小飯館都做過,目前傳菜員這份工作做了大半年,離家不遠。原本他心裡想著是做完這個月就辭職,專職準備去傳遞火炬,然後考慮要不去浙江找工作。

小林的爸爸以前是貨車司機,後來去東南亞打工了一段時間,現在給私人老闆開車。媽媽是家庭主婦,家裡還有個弟弟今年高考結束,馬上要去讀大專。

說起和亞運的緣分,他覺得太神奇了,感覺被命運眷顧了。他一直喜歡「支付寶行走」這個功能,每天晚上都會看看自己走了多少路,杭州亞運會線上火炬傳遞的102條線路,他走了好幾遍。

之前看到抽籤當線下火炬手的時候就想著說試試玩玩,沒想到還真成了,收到中籤短信的時候他蒙了。他說,這是這輩子人生最高光的時刻了,做夢都不會想到有這樣的機會。

彭國喜,從場館建設者到亞運火炬手

武漢小夥彭國喜今年39歲,是一名建築工程師。高中畢業的暑假,他就跟隨熟人出去做建築工人,輾轉過北京、廣州等城市。作為一線建設者,愛好體育運動的彭國喜和運動盛會有著不解的緣分。

2006年,他作為施工人員參與了北京奧運村的住房建設,工期只有幾個月,但這段經歷讓他始終難以忘懷,「每天的施工時間是從早到晚,那時候年紀小,印象最深的就是早上起得特別早,感覺還是挺辛苦的。但想到能參與到這麼大的國際盛事,也感到很光榮。」

第16屆廣州亞運會的前期建設也有彭國喜的一份力量。2009年,他已經進入了一家商用混凝土公司工作,成為亞運場館建設的原材料供應商,和建築工人一起奮鬥在一線。之後他回到了武漢,利用業餘時間自考了大專文憑,幾年後還考了建築工程師職稱。

2018年,彭國喜作為建築工程師參與了第七屆武漢世界軍人運動會中馭馬體育公園比賽場館的檢測和驗收工作,「工作中要現場檢測測量,扛著檢測儀器走個兩三公里路是常有的。」

在生活中,彭國喜平時有騎行和跑步的習慣,經常參加線上線下的公益活動,比如參加支付寶螞蟻森林生態保護、遠動捐贈步數兌換公益金等等,他已經堅持了六年。

「沒想到這次亞運會我還能親身參與其中,太激動了!」彭國喜說,他通過工作見證了一場場偉大的運動盛會召開,這次入選火炬手不僅延續了他與亞運的緣分,也繼續傳遞了他對生活、對運動的積極與熱愛。

火炬手的精神就是堅持以及懂得付出,火炬手傳遞的是夢想和希望,這段難忘的經歷,也讓彭國喜下定決心,以後的生活中,一定以最大熱情,將火炬精神傳遞給身邊每一個人。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