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類40項補貼!成都市助農惠農政策清單來了

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傑

金秋已至,廣袤的成都平原上,金黃稻浪隨風翻滾,豐收的氣息撲面而來。

在第六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之際,成都市再向廣大農業經營者發放一份大禮——九大類共40條助農惠農政策清單(以下簡稱“清單”)發佈,覆蓋了鄉村振興和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

成都新津天府農博園農業景觀

確保“良田糧用”

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於糧食生產

封面新聞記者在“清單”上看到,此次九大類政策涉及糧食生產支持、種業支持、農機補貼、養殖業健康發展、農業全產業鏈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生態環境整治、金融保險支持以及鄉村振興發展,每個大類又包含了具體的項目,全是“真金白銀”的惠農補貼,每項補貼後還附有成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處室的聯繫方式,讓廣大農民真正享受到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實惠。

如糧食生產支持,涵蓋了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稻穀補貼、糧食規模化生產財政獎補項目、高標準農田建設財政資金補助5個子項目,凡是成都市域內實施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規模化生產的自然人和法人,種植面積達到50畝及以上,同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100%的糧食規模化生產經營者,由市級財政按照200元/畝標準給予獎勵,其中雜交水稻製種主體達到100畝以上,按照400元/畝標準給予獎勵;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力爭中央、省級和市、縣財政補助資金每畝達到3500元。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於糧食生產,確保“良田糧用”。

鼓勵種業產業向園區集聚

最高一次性獎勵300萬元

針對“種業支持”,成都市將加強種質資源與新品種保護、提升良種繁育能力、培育壯大種業鏈主企業、推動種業產業向園區集聚。對新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權的,給予5萬元/個一次性獎勵;對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鑒定通過的畜禽遺傳資源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審定通過的畜禽新品種配套系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勵;種業企業在蓉建設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對在市域內100畝以上的雜交水稻種子生產主體,給予400元/畝補貼。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清單”還針對農業全產業鏈提升進行大力扶持,對新獲得“中國美麗休閑鄉村”“農業部休閑漁業示範基地”稱號的,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勵;符合條件新建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設施,按建設和購置總額的30%、單個主體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標準給予補貼。

據悉, 成都市助農惠農政策清單將在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成都慶豐收活動主會場進行公佈,全市農業經營者可向當地農業主管部門具體諮詢或登錄成都市農業農村局官方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