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前首富」尹明善入住養老院後首現身:養老院不是孤老院,每天寫詩練琴

近日,力帆集團創始人尹明善入住養老院的消息衝上全國熱搜,引發廣大網民的關注與熱議。

有人猜測,作為重慶「前首富」尹明善,是不是「晚景淒涼」?也有人力撐,尹明善並不缺錢,兒女雙全也很孝順,入住養老院是源於養老觀念的改變。

實際情況到底如何?9月22日,尹明善公開現身回應:入住養老院是自己深思熟慮的選擇,養老院不是「孤老院」,現在自己每天閱讀、寫詩、練琴,生活很舒心,與子女的愛也更加深厚。

回應入住養老院

「養老院不是孤老院,現在生活很舒心」

△ 9月22日,在自己入住的養老院舉行的長壽時代大健康論壇上,尹明善公開亮相。

△ 9月22日,在自己入住的養老院舉行的長壽時代大健康論壇上,尹明善公開亮相。

儘管今年已經85歲高齡,但老人看起來依然精神飽滿,體格健朗。

「感謝大家的關心,很感動,我就是個普通的重慶人。我在80歲之後退休,剛開始也是居家養老,但慢慢發現費用也不便宜,且很多人覺得不便上門打擾,圈子慢慢地也變小了。選擇到養老機構養老,對我而言,是怎麼能生活得舒心,怎麼能得到更多尊重和方便。」針對大家的疑問,尹明善笑著回應。在請保姆照顧還是去養老機構之間,自己也曾經反復斟酌,結果在經過考察、試住後,才下定了決心。

在尹明善看來,人類的生產都是從家庭走向工廠,或者說從家庭作坊走向工業化,養老也是如此,一開始都是家庭養老,再慢慢走向機構養老,養老機構就好比是從家庭的生產變成了工廠的生產,是件了不得的事情。

尹明善說,家庭養老中,無論是親人照顧還是請保姆,都是一個人什麼都要做,有些人業務熟,有些人不熟,而在養老院,就如工廠流水線一線,一個人就幹一兩件事,大家很專業、很熟練、效率高、質量好。

談及子女後代對他住進養老院的看法,他說,住進養老院後,兒子女兒都跑來看他,很多親戚開始也不理解他的選擇。「在大家傳統的觀念來看,到養老院,就是去了孤老院,但並不是。自己感覺在養老院更加舒心,天地更大。」

談退休生活

「以前為別人而活,退休為自己而活」

△ 尹明善是重慶民營經濟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在中國商界也堪稱傳奇。

△ 尹明善是重慶民營經濟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在中國商界也堪稱傳奇。

1938年出生的尹明善,有一段傳奇人生:幼年喪父,青年入獄,47歲開始創業,62歲成為「電單車大王」,65歲進軍汽車行業,72歲力帆上市,一度成為「重慶首富」。

苦心經營25載後,他並未將力帆集團交到子女手中,而是迎合公司轉型戰略,交給了職業經理人。但在他淡出經營一線後,力帆轉型新能源汽車失敗,走了一段時間的「下坡路」。

面對力帆的困局,82歲的尹明善不得已重新「出山」。不過,這次他未能力挽狂瀾。破產重整後,力帆被吉利接盤,之後尹明善家族逐漸淡出集團經營。

由於年事已高,近兩年尹明善鮮少露面。此次入住養老院的消息傳出後,也有不少網民感歎:商海再無尹明善。

不過,據天眼查等信息顯示,目前尹明善仍有部分公司任職信息。這次是真退休了嗎?

「現在是真不管事了。」尹明善笑著回應,自己雖然還掛著幾個公司的董事長職務,偶爾也有工作人員拿著文件來找他簽字,但自己是真不管具體事務了。

「退休之前,我為了企業生活,為了別人而活著,力帆員工最多的時候有5萬多人,要關心如何給員工們發薪金,要考慮企業間的競爭,操不完的心。」尹明善說,退休之後,他更多是為自己而活。

退休後生活有哪些變化?

對此,尹明善說,年輕時喜歡舞文弄墨卻沒有機會,現在時間變多了,他每天會堅持閱讀、寫作、練琴、散步。「我從小就喜歡音樂,現在嗓子不行了不能唱歌,就練琴,每天練習5次,一次20分鐘,我還寫了很多詩,爭取馬上出一本詩集。」

「打拚多辛苦啊!退休了真好。」他打趣地說道,原來自己是「文藝青年」,現在要做個「文藝老年」。

在接受上遊新聞記者專訪時,他還分享起了養身秘訣。「心情愉悅很重要,我一天都高高興興地;同時要有節制,每餐只吃八成飽,還要多喝水;另外,讀書、寫作、音樂這些愛好都有幫助。」

記者手記>>

從「養老」到「享老」  需要更「寵老」

尹明善入住養老院,更像是養老服務社會化潮流中的一朵浪花。熱議背後,引發的是公眾對養老觀念和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

在傳統思維中,不少人都有「養兒防老」的觀念,往往認為進入養老院就是「晚景淒涼」。但隨著社會發展,養老體系逐步完善,養老機構的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人開始選擇主動住進養老院,他們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是「養老」,而是如何更好地「享老」。

這樣的轉變,是養老產業發展的巨大機遇,但對於社會而言,也是一大挑戰。

因為要實現更多人從「養老」到「享老」的目標,不僅是需要社會觀念的更新,更需要實實在在「寵老」的舉措,需要加快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從法規政策、服務設施、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等多方面進行研究,建立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產品供給體系,來滿足更加多元化的養老需求。

近年來,國家出台多項養老政策,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養老服務床位總量達到900萬張以上,明確了「十四五」養老服務發展硬指標,各地也紛紛將相關指標納入規劃中。

《重慶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就明確,到2025年,養老服務床位達到25萬張、護理型床位達到15萬張,新增普惠性養老機構200家、普惠養老床位1萬張,培養跨區域、連鎖化本土養老服務品牌企業不少於10家。

隨著養老體系的逐步健全,我們期待,每位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上遊新聞記者 孫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