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想和閨蜜抱團養老?上海農村“就地養老”有了新路徑

社會老齡化早已不是新鮮話題。

據上海統計局數據,2022年上海常住人口為2475.89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25.0%,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18.7%。面對持續加深的老齡化程度,上海的適老化改造在全市範圍內持續推進,市民的養老服務需求也在不斷擴大。

需求量之外,養老服務的模式創新也在面臨挑戰。談及養老話題,不少網友表示老了以後想要和閨蜜一起抱團養老。而與此同時,在空巢化日益嚴重的農村地區,老人傳統的生活觀念和消費觀念,也使得養老院養老模式面臨較大阻力。

理想化的養老模式總要回答這些問題:和誰一起?在哪裡?多少錢?對此,奉賢區柘林鎮因地製宜,推出宅基嵌入式養老新路徑,將農村宅基地資源改造為宅基養老點,命名為“椿萱庭”。

在家門口抱團養老

走進柘林鎮新寺村的“椿萱庭”,小院一側栽著椿樹,周圍種著萱草。新寺村黨總支書記葉飛宇解釋說,椿樹象徵著“父親”,而萱草象徵著“母親”,椿樹長壽、萱草忘憂。

“椿萱庭”新寺村宅基養老點全貌。受訪者 供圖“椿萱庭”新寺村宅基養老點全貌。受訪者 供圖

這座小樓原是一棟宅基房,上下兩層共計350㎡的建築面積,如今裡面住著六位老阿姨,都是新寺村的村民,名副其實的“抱團養老”。老阿姨們兩人合住一間,屋內陳列乾淨簡單。面對記者,她們絲毫不吝自己的笑容,積極地回應著:“開心!”“快樂!”

幾位老阿姨都已年過八十,但仍顯得精神矍鑠。由於椿萱庭並不承擔護理功能,因此在入住時會對老人進行健康評估,確保老人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住在這裏,老人平時可以在客廳看看電視,也可以在院子裡侍弄一塊共建菜地,甚至坐下湊桌麻將。

“她們之前特地和我提出要放一張麻將桌,我還想著買個手動的讓她們多動動手,她們說不行太累了,要買個自動的。”葉飛宇笑著回憶道。

老人們在餐廳。受訪者 供圖老人們在餐廳。受訪者 供圖

在老人的生活保障方面,養老點也配備了廚房、浴室和醫務室。一日三餐會由服務人員負責提供,老人可以在餐廳用餐。浴室內也進行了必要的適老化改造,並且老人的洗浴也都通過服務人員助浴完成。在醫務室,每週五會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上門巡診,確保老人的健康狀況良好。

助浴室內有適老化設施。澎湃新聞記者蔣樂來 圖助浴室內有適老化設施。澎湃新聞記者蔣樂來 圖
養老點內的雙人房間。澎湃新聞記者蔣樂來 圖養老點內的雙人房間。澎湃新聞記者蔣樂來 圖

全方位服務、抱團式養老,一日三餐、住宿、日常照護全包圍,每位老人的收費標準是每人每月1500元,平均每天50元左右。相較於養老院而言,這樣的費用不可謂不低,而且這些原來獨居的老人“抱團”之後,他們原有的宅基地得以租借給村集體,帶來的租金收入遠超養老點的服務費。

更重要的是,她們還在自己或許住了一輩子的村子裡,還和自己熟絡了數十年的朋友在一起。面對農村老人安土重遷的觀念,“椿萱庭”提出要讓老人“住得近、住得起、住得慣”,在家門口快樂養老、健康養老。

三年內全鎮各村全覆蓋

農村是留不住年輕人的,葉飛宇對此深有感受。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新寺村常住人口在3500人左右,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大概有1400人,占比幾近四成。更讓他耿耿於懷的是,其中一個村民小組年紀最小的村民也已達到60歲,最年長的已經是98歲高齡。

把範圍擴大到柘林鎮也類似,5.7萬餘人的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的有2.1萬,占比達到36%。這些數據都遠高於上海的總體情況。農村人口老齡化及空巢化現象嚴重,子女家住城區,老人在農村宅基老屋中獨居、平時無人照應亦是常態。老人不願離開鄉村,也不願增加兒女負擔,而送父母到養老院的兒女也常常被視為不孝。

新寺村“椿萱庭”於2023年5月投入運營,主要吸納本村宅基周邊有生活自理能力、且有“抱團養老”需求的老人,優先保障本村獨居、困難、空巢、失獨老人及宅基地流轉的老年人就地養老。這在模式上提供了新的可能。

目前,新寺村養老點僅能供10位老人入住,相較於村內老人群體規模而言還是九牛一毛,但老人的觀念畢竟不易轉變。

“他們一定要守著自己的家,就不願意出來。”葉飛宇告訴記者,有時候白天會有將近30位老人來“椿萱庭”吃飯,但是晚上肯定要回去。雖然尚在起步階段,但是農村養老本就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如今或許找到一個方向。

據柘林鎮介紹,接下來將力爭在三年內實現全鎮各村“椿萱庭”全覆蓋,計劃2023年首批完成5家。每個“椿萱庭”養老點的總建築面積約300-500平方米,配置5-15個房間,容納10-30位老人居住,每個房間建築面積約為20平方米。

養老的側面:鄉村振興和再就業

從一個更廣的視角去看,“椿萱庭”不僅僅是一種養老模式,更有野心成為一套多元鄉村問題的集成解決方案。儘管新寺村的椿萱庭僅是全鎮的多個站點之一,但當下的建設已經可以窺得一個閉環模型的雛形。

如今,鄉村振興最為重要的資源之一就是農村宅基地。如何盤活農村沉睡的宅基地資源、激活農村寶貴生產要素、增強農村產業吸引力,成為鄉村振興的關鍵課題。

一方面,“椿萱庭”模式本身就是宅基地流轉帶來的新業態。另一方面,解決了宅基地流轉後屋內老人的安置和養老問題,也解決了村集體統一管理利用宅基房的後顧之憂。“椿萱庭”優先保障本村宅基地流轉的老人就地養老,這種“離地不失地、離房不失房”的模式有效提升了村民流轉宅基地的意願,也使得鄉村產業發展能夠有效利用更多資源。

在此基礎上,住進“椿萱庭”的老人所流轉的宅基地在產業化利用中取得的收入,又將反哺“椿萱庭”的日常運營。如此閉環之下,老人有了收入也有了生活保障,養老點有了資金來源,鄉村經濟也有了活力。

除了鄉村振興之外,“椿萱庭”的運作模式還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退休村民再就業的問題。每個養老點會有3-4名工作人員,主要由本村村民擔任。

葉飛宇表示,目前新寺村養老點的工作人員都是本村的“小老人”。她們熟悉本村語言,也瞭解老年人的生活習慣,能讓老人更有歸屬感。同時,她們自身也可以在退休生活中再增加一筆收入。

目前迎龍村、金海村、臨海村等第二批“椿萱庭”宅基養老點已經投入建設。“椿萱庭”與專業的、有護理職能的大型養老院固然不同,葉飛宇說更像是“托老所”,把一群老人聚在一起,給他們養老,只要他們合得來,都會很有樂趣。對他們來說,還在村子裡,就還有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