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大戲《古玩》再登首都劇場,「老」戲「新」演不斷求真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9月23日,由鄭天瑋編劇,唐燁導演的北京人藝京味兒傳奇大戲《古玩》再次登上首都劇場的舞台。該劇既有古玩行里包羅萬象的行業百態,又有中國人的處世哲學和民族精神。讓觀眾在一段傳奇故事中,品味京味兒文化,感受家國情懷。據悉,本輪演出將持續至10月6日,陪伴觀眾度過整個中秋國慶雙節。
本輪演出將持續至10月6日。 攝影:李春光
《古玩》首演於1997年,首輪演出即引起強烈反響,連演75場,場場爆滿。2019年新排上演,雲集了北京人藝中青年導表演優勢力量,讓這部作品有了更加現代視角的解讀。作品圍繞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三十餘年間,「至真堂」與「寶珍齋」兩個古玩店的掌櫃隆桂臣和金鶴鑫等一條街上的一群買賣人展開,講述他們為了爭奪稀世珍寶展開的恩怨糾葛,但在民族危急的最後關頭守住了做人的良心和民族的氣節。作為一部傳奇京味兒戲,主創們沒有將重點只停留在講故事層面,而是融入了很多關於人性的思考,「雖然我們的劇名叫古玩,表面上是講物件,但通過物件講了這個行當,再透過行當講的是人心。」導演唐燁表示,在劇中的一個個物件背後,其實強調的是中國傳統的處世哲學和在大的時代面前中國人的民族精神。
物件背後強調的是中國傳統的處世哲學和在大的時代面前中國人的民族精神。 攝影:李春光
作為一出舞台群像戲,這部作品雲集了王雷、荊浩、傅迦、雷佳、苗馳、李小萌等一眾觀眾熟悉的演員,他們將劇中眾多角色進行了鮮活的呈現。而今年作為新排上演的第四輪,通過不斷打磨,舞台上演員們彼此之間的配合更默契,塑造人物的層次也更富於變化。「這部戲的時間跨度很大,要演一個人三十多年的經歷,所以我們剛開始演出的時候,演員在一個年齡段適合的話,其他的年齡段就會費力一些。但是經過四年的舞台成長,他們自己的閱曆和表演經驗更加豐富了,所以塑造人物更加成熟。」導演唐燁認為,這部作品可以培養演員,讓演員在舞台上得到成長。同時隨著演出,不斷有一批青年演員充實進劇組,也能讓他們通過這部戲去學習如何解讀劇本、理解人物,在表演上得到提升。
導演唐燁認為,這部作品可以培養演員,讓演員在舞台上得到成長。 攝影:李春光
「是原意不是大意。」導演唐燁表示,一部作品雖然不斷上演,但每一次創作都要在細節上下工夫。不僅讓台詞的表意更加清楚,還要去體現當下的交流。「每一次的體會和解釋,都是當下發生的。不是之前經驗中的。」在舞台上建立一種當下的真實感,是這部作品不變的追求。正如劇中古玩行對於物件的求真,舞台上演員對人物的塑造、對角色關係的建立也在求真,用最真實的感受搭建起豐富的舞台表演。讓觀眾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看到三十年的人事變遷,感受大時代變化下人心的堅守。
編輯 徐美琳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