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尼山聖境,賞《金聲玉振》,踐行文化「兩創」

泱泱文脈,源遠流長。

9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大地上,名勝古蹟多如牛毛,奇觀美景不勝枚舉,但唯有一處堪稱「文化聖地」——那就是孔子故里——位於山東濟寧曲阜的尼山聖境。

這裏因儒家文化而千古流芳,因尼山世界文明論壇而揚名世界。在第九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到來之際,不妨沿儒風文脈來到尼山聖境,觸摸中華民族的偉大品格,來一場心靈的洗禮。

01 遊聖人故里,追尋文脈之根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以「仁愛」傳世的孔子,就誕生於五峰並峙、五川彙流的尼山。

尼山原名「尼丘山」,位於山東省曲阜市東南與泗水縣、鄒城市交界處。2574年前,孔子的父母「禱於尼丘而得孔子」,自此,孔子降生的「夫子洞」便成了後人朝聖的必遊之地,尼山也成了儒家文化的傳承之地,有了獨特的文化意義。

萬里碧空下,秋日的尼山漫山疊彩。高達72米的孔子雕像平和地俯視著大地,寓意著「孔門七十二賢」。落日為其鍍上金光,彷彿也為孔子「萬世師表」的光輝所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觀川亭與石橋、碑亭見證了夫子觀五川彙流時的喟歎,也見證了時光飛逝。始建於桑治、金時期的尼山孔廟巍峨壯觀,歇山簷、琉璃瓦裝點著元代木結構風格的大成殿,《重修尼山孔子廟記》碑等文物與珍藏,見證了後世對聖人的敬畏與崇拜。

大音無聲,傳雲章於千載。妙筆天工,存文脈至萬年。中書左丞王懋德所建的尼山書院承載著聖人教誨,將萬卷典藏與朗朗詩書世代相傳。

如夢似幻的粉黛草花海將記憶帶回千年前的聖水湖畔,走過泮水橋,便開始了一生的禮樂教化。自「入泮」(入學)的那一刻,孩童們開始讀書啟蒙,十五歲時進入學宮開啟五年六教的學習,至二十行冠禮、三十而立,方能承擔起為人、為家、為社會的責任。

「禮儀既備,鍾鼓既戒」。

「鳳鳥至,河出圖,洛出書,聖人生,天下昌」。又到9月28日,又是一年公祭孔子大典。「而立門」兩側,莊嚴的節奏自鍾樓、鼓樓奏響,延續著兩千多年的禮樂傳承讓儒家文化生生不息,一代代人以祀典形式傳達著對孔子和儒家聖賢尊崇與禮敬。

02 習「五常」之道,傳承儒家文化

依山而建的大學堂中,七十二賢廊複原了賢者傳道授業的場景,顏回、子貢、子路、子張生動形象。孔子將教學融入了與學生們的互動日常,成就了「孔門七十二賢」的美名,也成就了後世傳頌的經典。

中國文化把五行、五色、五方一一對應。「仁、義、禮、智、信」五廳也與五方、五行以及五色一一對應,將儒家思想智慧融入新東方古典的建築風格。

在仁廳的書香中手讀論語,執筆謄抄先賢哲思,心靜,則心境不同。細細品讀先賢教誨,眼前的畫面彷彿與兩千多年前的聖人課堂重疊。

無論是「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反躬自省,還是「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的修身克己,亦或是「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的行事方法,都能給人生以深刻啟發。

方方正正的信廳,寓意著「誠信立身、方正做人」。廳中,講述「季布一諾、退避三舍、季子掛劍、徙木立信」的漆畫展示著信義之重。

半部《論語》,可治天下。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言忠信,行篤敬。」「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孔子心中的「信」不只是立身之本,更是社會道德中的信義,是取信於民的國之大「信」。

圓形的智廳之中,孔子問禮於老子的銅塑展示著儒道思想的交流與彙通;素雅的義廳中,《趙氏孤兒》《將相和》《桃園結義》三幅瓷板畫闡述著「義者宜也,尊賢為大」;孔子向來崇禮尚禮,紅色的禮廳中,尼山禮樂圖講述了古代人生中重要的典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這裏習「五常」之道,瞭解聖人生平,傳承儒家文化,「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

03 賞《金聲玉振》,踐行文化「兩創」

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磐聲鍾鳴,一場以「禮樂文化」作為主題,以四季更迭、人生九大階段所涉及的重要儀式為主軸線,融入現代表演形式和科技手段的禮樂大秀《金聲玉振》徐徐展開,研聖人足跡,探千年智慧。

獨秀前哲,金聲玉振。參考孔子自訴的人生歷程,太荒之始、啟蒙開智、少年授讀、君子加冠、大婚儀典、習禮修德、齊家治世、榮歸故里、聖賢大成九個篇章,展現了君子由凡入聖的過程,盡顯孔子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

科技與文化交彙,數據與歷史共舞。八音樂器、巨幅竹簡、傳統服飾與全息影像、舞台裝置、大型機械相遇,幾小時時間便可帶領觀眾穿越2500年的時間長廊。當歷史文化融入現代藝術形式,詩、樂、舞的展現都別具新意,令年青人也能沉浸在古典禮樂的氛圍之中。儒家思想經過曆代傳承不斷創新,仁愛禮樂的教導也變得生動又有趣。

近幾年,山東持續加大包括儒家文化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研究闡釋,尼山世界中心組織實施「尼山學者」計劃、「青年漢學家培養計劃」、尼山講堂等項目,持續推進《論語》譯介工程,推動出版《儒典》《儒學百科全書》等叢書,與北京大學等16所院校合作辦學,聯合研究生院在校研究生已達480名。

尼山聖境以「明禮生活方式」為核心文化主題組織研學活動,孩子們通過入泮禮、束脩拜師禮、鄉射禮等傳統禮儀研習,以及開蒙祈福禮、尼山食禮、禮敬先師等尼山現代禮儀研習,在實踐中瞭解儒家文化,感悟明禮生活方式。

無人機秀、沉浸光影秀,科技讓人們能夠與孔子展開一場場間隔千年的對話,讓聖人的思想光耀古今。尼山聖境出現在一個個年青人拍攝的國潮大片、國風短影片中,他們用更新、更潮的方式傳播著儒家文化與山東文脈之風,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社交化裂變,迸發出越來越強的社會影響力。

而已延續九屆的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不僅是國學、國風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大盛事,更是世界文明交流的橋樑,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世界大同」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世界文明史上持續書寫著燦爛的華夏篇章。

(文中圖片除首圖外均來自尼山聖境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