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裡發生了4次!坐地鐵不想遇到這類事,怎麼辦?

9月以來,上海地鐵多次出現“夾人”“夾門”事故,其中2次是乘客腿腳掉入站台與車廂的縫隙間,1次是乘客後背被車廂門夾住,還有1次是一個飲料瓶瓶蓋夾在車門門檻條里,導致車門無法正常關閉。

記者調查走訪發現,4起事故都是“夾”,原因卻各不相同。想要避免事故,除了完善硬件,部分乘客的乘車習慣也要改一改。

為什麼有的站台沒有防夾條?

看到乘客腿腳加在站台與車廂的縫隙間,很多人的反應“縫隙為什麼那麼寬”“為什麼不能在站台上裝防踏空橡皮條”。實地走訪發現,同為上海地鐵車站,有的站點有防夾橡皮條,有的則沒有。這是怎麼回事?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車輛總監鄧奇說,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列車和站台之間不能“無縫銜接”,因為列車行駛時,車身會左右小幅擺動,站台與列車間必須留出一定的空隙,確保安全通行。

由於城市空間限制,不可能每座站台的建設條件一模一樣,而是因地製宜。所以,地鐵車站的站台並非都是直線,而是會出現帶有弧度的曲線站台。為了列車平穩通過,曲線站台與車廂之間的縫隙要比直線站台更大一些。

但是,不論是直線站台還是曲線站台,國家標準《地鐵設計規範》對縫隙寬度都有明確。例如,有關曲線車站縫隙的規定是“站台邊緣與車廂地板面高度處車輛輪廓線的水平間隙不應大於18釐米”。當站台與列車間的距離超過18釐米時,有關方面會使用防踏空橡皮條來減小縫隙。

鄧奇舉例,上海地鐵漕寶路站就是曲線站台,最大縫隙達到了20釐米,但加裝防踏空橡膠條後,縫隙縮小至約12釐米。

至於那些本身縫隙達標的車站而言,不必使用防夾條。所以,目前上海地鐵所有站點的縫隙都符合國家標準。

針對部分站台出現“夾人”的現象,申通地鐵集團也表示,將繼續挖潛,通過加裝或調整防夾條等做法,進一步縮小部分站台與列車之間的縫隙。在部分人流量較大的重點站台,還會增加廣播、人工提醒頻率,並增設螢光指示燈,提醒乘客注意縫隙。

“搶車門”“看手機”危害大

值得關注的是,“地鐵夾人”消息及視頻在社交平台傳播後,不少網民覺得,除了硬件外,乘客個人也要注意安全。“很多人看手機不看路”“有的乘客搶門”等現象,也是造成“人被夾”的重要原因。

連續多個工作日上下班高峰,記者在上海多座地鐵站看到,雖然地鐵廣播循環播放“注意腳下安全”“不要看手機”等提示,但在上下車的乘客中,有些壓根沒將視線從手機屏幕上離開,而是舉著手機邁過站台與列車的縫隙。

在上班高峰,“搶門”也時有發生:列車蜂鳴器響,已經提示車門即將關閉,但仍有乘客小跑著往里擠。看到穿著涼鞋或細高跟鞋的女乘客一路奔跑,記者都為她們捏把汗。

事實上,“看手機”“搶門”等不僅會增加踩空的風險,還會增加“門夾人”“門夾物”的風險。就站台工作人員觀察,以下三種情況容易造成“門夾人”“門夾物”——

一是強行上下車。當門燈閃亮、蜂鳴器響時,車門開始關閉,此時仍舊強行上下車,最容易導致人員、衣服、隨身行李等被夾車門。

二是倚靠車門。站立在車廂里的乘客倚靠在車門上,如列車是塞拉式車門,緊貼車門的衣服會隨著車門被帶入到車體內,造成車門故障。

三是超過界限。列車停站開門,乘客上車,由於車廂人多擁擠,乘客站立在車門附近,身體軀幹或隨身物品仍有部分區域超出車門外,此時列車關門容易將衣物夾住。

避開以上風險並不難。一是乘客不要強行上下車。當門燈閃亮、蜂鳴器響時,應停止上下車,退回安全線,耐心等待下一班列車。二是不要倚靠車門或超越車門界限。乘客在車廂內不要緊貼車門,並檢查身體是否完全進入車廂內,軀幹、衣物等不要超出車門範圍外,確保車門能正常開啟和關閉。

鄧奇也提醒,在車廂內人比較擁擠的情況下,除了要當心“門夾人”“門夾物”外,不下車的乘客要防止被下車的乘客推動,不當心踏入站台與列車間的縫隙。所以,車廂內的乘客若不下車,要儘量往里走,不要擋在車門前;若人多擁擠,乘客在列車到站時要面向站台站立,不要背對車門。

遇到“夾人”“夾物”怎麼辦?

萬一遇到了“夾人”“夾物”情況,怎麼辦?

申通地鐵集團表示,如果在站台發生車門夾人、夾物等情況,可及時求助車站工作人員或撥打網絡服務監督熱線64370000。

如果在車廂發生“夾人”“夾物”,建議車廂里的乘客首先通過車廂緊急通話裝置,第一時間和列車司機取得聯繫,告知具體情況,由列車司機根據情況判斷。乘客切勿擅拉緊急拉手,這反而可能延長處置時間。

此外,個人物品掉落軌道、卡住車門等情況也不罕見。除了此次引發車門故障的飲料瓶蓋外,還發生過耳機、袋裝豆漿蓋、鑰匙扣、高跟鞋鞋跟、話梅核、小玩具等物品卡住車門的情況。

就此,地鐵方面提醒,乘客上下車時請提前做好準備,看管好隨身物品,謹防掉落。如果發現物品卡阻在車門中或門檻條中、致使車門無法關閉,應第一時間告知工作人員,切勿擅自破壞車門而導致故障擴大。當然,也不要亂扔垃圾、雜物,以免發生異物卡阻。

如果有物品掉落軌道,乘客千萬不要跳入軌道拾取。可以聯繫站台工作人員,地鐵方面將在運營時間結束後,幫助乘客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