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引領前行 來看這些榜樣的故事……

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通訊員 胡一凡)9月26日,重慶兩江新區舉行“兩江榜樣”先進事蹟宣傳展示活動,五位“兩江榜樣”廖智、楊霞、韓愷、呂廷高、高光勇出席活動並接受訪談。
他們或自強不息、奮發圖強,或創新科研、勇於探索,或艱苦創業、百折不撓,他們講述自己的感動故事,分享自己的精彩人生。

廖智:穿高跟鞋的義肢舞者
“做截肢手術的那一刻,我沒有想那麼多,因為情況太惡劣了,想著先把命保住再說。”2008年,在廢墟中煎熬了30小時的廖智甦醒過來,汶川地震讓她失去了雙腿和親人。“後來面臨登台跳舞,我才意識到,截肢對我來說是一件很現實的一個問題。”對喜歡跳舞的廖智來說,失去雙腿是無法想像的,這比面對死亡更加痛苦。但廖智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截肢後一個月,她忍痛堅持,以一支名為《鼓舞》的舞蹈驚豔了眾人。
訪談中,廖智說道:“我不是為了悲傷而活著,而是希望朝著幸福的方向努力。”2021年底,她和丈夫在兩江新區創辦了“晨星之家”截肢者康復工作室,為殘障人士提供專業假肢服務,並熱心公益,帶動身邊的愛心朋友,資助30多名截肢兒童裝配假肢。她表示:“曾經困難的時候受到了他人的幫助,所以現在也希望承載自己那份社會責任幫助到更多的人。”

楊霞:全身心投入愛心事業的“重慶媽媽”
“我常常會對自己說,節省點再節省點,我就可以多資助一個孩子。”楊霞是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兩江新區稅務局龍興稅務所二級主辦,十幾年如一日地投身愛心事業。從2011年開始,她持續資助彭水縣三個“窩棚小孩”、八名涼山貧困學子完成學業,並為江北區五寶小學、達州大風學校等鄉村學校捐建6個圖書角,累計捐書近6000本。
“看到這些孩子們,我就想到了我的小時候。”楊霞從14歲開始就獨自生活,在困難時,是她的同學、朋友共同幫助她,“正是因為我堅持上學,才有了現在的生活,也因為我們的經曆相似,所以感情更深,我希望能用我的經曆感動她們一直堅持下去。”楊霞說。
訪談結束後,接受楊霞資助的彝族女孩們唱著民族歌曲送給了楊霞一份自己手作的禮物,楊霞深受感動。“我幫助她們的同時,這些孩子也一直在治癒我。希望她們能過得越來越好,能夠自強自立。”她說。
韓愷:促科研“落地生金”的帶頭人
韓愷作為由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牽頭的“中國複眼”項目中心負責人,他帶領團隊經過4年的堅持不懈,終於在各領域獲得了階段性成果。
“在成立初期,我們也遇到很多未知又棘手的問題,一時間陷入了迷茫。”但作為團隊負責人,他又必須擔起責任找準方向,“有很多東西要試出來,摸著石頭過河。”
韓愷將北理工一項又一項的優秀技術和團隊引入到重慶,不斷突破屏障,未來變得真實可循。經過4年的打拚,中心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成效顯著,獲批科技項目412項,獲得企業技術服務項目261項,眾多尖端科技在山城落地生根。
提及接下來的目標,韓愷表示:“接下來我們要實現技術屬地化的快速轉化,通過科技來為這個地方的產業發展賦能。”
呂廷高:讓空巢老人心有所歸的誌願者
“他們高興了,我也就快樂了。”77歲的呂廷高是兩江新區金山街道民心佳園社區誌願者,2011年入住民心佳園小區後,他隨即加入誌願者隊伍,發現自己樓上樓下住著幾戶因病行動不便的空巢老人,為了讓他們空巢不空“心”,呂廷高常常上門與其聊天,幫其買菜做飯,盡心盡力關懷照護。
11年間,呂廷高照料過癌症晚期患者、尿毒症患者、腦溢血患者等許多不同病情的空巢老人。但鮮為人知的是,他自己也是一名帕金森兼癌症患者。在呂廷高的帶領下,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關懷空巢老人行動中,為老人提供協助繳費、住院探訪、法律諮詢、臨終關懷等誌願服務。
“小時候,在農村生活條件很不好,也曾經生過重病受到了不少人的幫助,如今我也希望能夠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回饋社會,希望更多空巢老人得到關愛。只要我在一天,就要堅持服務一天。”呂廷高說。
高光勇:打破醫療設備進口壟斷的開拓者
長期從事血液淨化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工作,高光勇一頭紮在血液淨化領域里20餘年,研製出一系列高端血液淨化設備併成功推向市場,對降低患者治療費用、節約醫保支出、推動我市醫療器械產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所創建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重慶山外山公司,是國內血液淨化設備龍頭生產企業,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國家創新型企業”,被國家工信部和財政部評為“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在創業初期,高光勇也曾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當時企業遇到了嚴重的資金缺口,連自己的房子都抵押出去,全國四處奔走,用熱水泡冷饅頭果腹。”2022年12月26日,重慶山外山血液淨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
“上市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還要開啟第二次創業之路。”高光勇表示,“我們不僅要走下去,還要走得更穩,把我們自己的民族血透品牌做到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