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選手年輕化成趨勢,「崔宸曦」們為什麼比成人更具優勢?

13歲的崔宸曦成為中國最年輕的亞運會冠軍。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13歲的崔宸曦成為中國最年輕的亞運會冠軍。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9月25日至27日,在杭州亞運會錢塘輪滑中心滑板公園,00後甚至「10後」成為賽場上的重要力量。中國00後滑手以3金2銀2銅的成績,創造了中國滑板隊在大賽(奧運會、世錦賽、亞運會)中的最好成績。

其中,男子碗池賽冠軍陳燁只有15歲,女子街式賽冠軍崔宸曦更是以13歲成為中國最年輕的亞運會冠軍。此外,來自菲律賓僅9歲的馬塞爾·帕里斯·賀拿加多在場內外的表現也受到關注,年輕化正成為滑板運動的重要趨勢。

現象

滑板奧運獎牌獲得者不足13歲

東京奧運會,滑板成為正式比賽項目。作為一項受到年青人喜歡的極限運動,選手年輕化也成為這個項目的一大特點。

東京奧運會滑板項目12枚獎牌獲得者中,有8名運動員是00後,1993年出生的巴西選手霍夫勒(男子街式賽銀牌)是年齡最大的選手。女子碗池賽銀牌獲得者開心那出生於2008年8月26日,當時只有12歲343天。登上女子街式滑板項目領獎台上的選手,平均年齡只有14歲零191天,創下紀錄。

杭州亞運會,滑板項目運動員年輕化的趨勢再次得到印證。在9月25日結束的碗池賽中,16名參賽選手中有14名選手是00後。以女子碗池賽為例,9名參賽選手中,除了1998年出生的泰國選手通空,其餘8名選手均為00後。其中,兩名選手為2010年後出生,分別為2012年出生的中國台北選手林逸凡和2014年出生的菲律賓選手賀拿加多。

20歲的李玉娟已是中國滑板隊年齡最大的隊員。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20歲的李玉娟已是中國滑板隊年齡最大的隊員。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中國滑板隊在本屆亞運會的參賽選手均為00後,奪得女子街式賽冠軍的崔宸曦(13歲),是本屆亞運會中國代表團年齡最小的選手。男子碗池賽冠軍陳燁、男子街式賽冠軍張傑,分別只有15歲和16歲。獲得女子碗池賽銀牌的李玉娟儘管只有20歲,但她已是隊中年齡最大的選手。

事實上,很多頂級職業滑板選手,開始學習滑板時年齡都很小。美國滑板天才尼亞·曉士頓5歲學習滑板,10歲就拿到了著名滑板賽事Tampa AM的金牌。一年後,他站上了專業滑板賽事X Games(世界極限運動會)的出發台,成了「最年輕參賽者」。已是6屆X Games金牌得主的萊蒂西婭·布弗妮10歲練習滑板,14歲時參加X Games比賽並獲得第二名。獲得東京奧運會男子街式賽金牌的日本選手堀米雄鬥,第一次接觸滑板時只有6歲。

2022年4月,教育部將滑板項目列入《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程內容。國家體育總局也在各地學校積極推行滑板進校園活動。根據央視財經去年7月的報導,近兩年我國增加了600多萬滑板人群,參與者年齡多在8歲至12歲之間。

16歲的男子街式賽冠軍張傑享受奪金時刻。 圖/新華社

身體

體型小、重心低成小選手一大優勢

無論是東京奧運會,還是杭州亞運會,年輕的滑板運動員不僅成為比賽主角,也在比賽中展示出了高難度動作,憑藉精彩的表現站上領獎台。越來越多年輕滑手參與頂級賽事並取得好成績,一方面與項目本身相關,另一方面也與參與者的身體、心理等因素有關。

滑板是運動員腳踩滑動的器材,在不同地形、地面及特定設施上,伴隨著音樂,完成各種複雜的滑行、跳躍、旋轉﹑翻騰等高難動作的技巧性運動,對選手的平衡、身體協調性要求比較高。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兒童健康與運動研究中心教授基爾格·威廉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體型更小、體重更輕的選手重心更低,也越容易保持平衡。對於孩子們來說,參與滑板運動會是優勢。

9歲的賀拿加多夢想著未來能參加奧運會。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9歲的賀拿加多夢想著未來能參加奧運會。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對滑板運動員來說,良好的眼、手、腳協調能力,以及空間意識和快速處理認知技能的能力至關重要。很多七八歲的孩子在練習滑板的過程中,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磨煉了這些重要技能,這讓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參加競技運動的優勢。

除了身體、生理方面的影響因素,和其他奧運項目一樣,滑板也有心理方面的影響。「玩滑板確實需要一些勇氣,摔倒在地上甚至受傷,是這項運動的一部分。一旦我們到了一定年齡,對受傷的恐懼會讓你更難參加高水平比賽,或者繼續挑戰極限和學習新技能。」威廉斯表示,孩子們參加運動會摔倒或受傷,但因為他們的骨骼還在發育,潛在的後果不會像成年人那樣「嚴重」,對於他們的心理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後盾

家庭支持成小滑手重要助力

即便擁有「身體和心理」優勢,小滑手們想要走得更遠,離不開的家庭的支持和幫助。在陳燁和崔宸曦等小滑手背後,都有傾注心力的「家庭教練」——父母往往是扮演這一角色的最佳人選。

9月27日,13歲的崔宸曦獲得杭州亞運會女子街式賽冠軍。崔宸曦走上滑板之路與父親崔永濤有直接關係。崔永濤是原山東省輪滑協會副秘書長,組織過輪滑培訓,負責隊伍建設。受父親的影響,崔宸曦在1歲7個月時就會輪滑,展現出不錯的運動天賦。除了輪滑,崔宸曦還接觸過短道速滑、跆拳道、滑雪等項目。

此外,崔永濤還開了一家滑板店,崔宸曦放學後,就到店裡跟著培訓教練滑。為了幫助崔宸曦提升技術水平,2022年暑假後和年底,崔永濤兩次帶著女兒去南京找教練練習滑板,提升技術。

亞運金牌到手,崔宸曦還渴望參加明年的奧運會。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亞運金牌到手,崔宸曦還渴望參加明年的奧運會。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陳燁奪冠的背後,也離不開家庭的支持。2016年,8歲的陳燁在商場貨架上看到了滑板,試玩後愛不釋手。為了支持兒子的興趣,父親陳玩欽開始通過教學影片指導陳燁練習各種動作。後來,他帶著兒子,遠赴全國各地與高水平滑手交流。久而久之,陳玩欽從一個完全不懂滑板的人,變成了陳燁的「最佳教練」。

2019年,陳燁進入廣東省滑板隊,為了滿足兒子的訓練條件,陳玩欽在中山租了一個200多平方米的穀倉,運用自己學過的設計知識,耗時半年為陳燁建造了一個碗池場地。接觸過更多場地後,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陳玩欽去年租下了一個面積900平方米的舊廠房,拆掉了原有的場地,為兒子重建了一個更大更專業的場地。

正是家庭的傾力培養和巨大支持,給了小滑手們強大的助力,讓崔宸曦、陳燁這樣的滑板少年有機會邁向杭州亞運會這樣的大舞台。屬於滑板少年們的故事未完待續,他們有機會在巴黎奧運會上寫下新篇章。

新京報記者 王繼鬆

編輯 王春秋

校對 劉越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