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堅如磐石》:犀利故事背後,編劇陳宇透露與張藝謀合作細節

在《堅如磐石》原著作者及編劇陳宇看來,當人物足夠豐富,足夠真實的時候,這樣的劇本才會有價值。

從創作時間上算,《堅如磐石》是陳宇和導演張藝謀合作的起點。2018年,陳宇完成劇本,2019年張藝謀拍完,2023年9月28日國慶檔上映。上映前的4年時間里,兩人合作的《狙擊手》和《滿江紅》先後上映。

該片由雷佳音、張國立、於和偉、周冬雨等主演,講述了蘇見明(雷佳音飾)不顧位高權重的父親鄭剛(張國立飾)的勸阻,智鬥富商黎誌田(於和偉飾)創辦的金五集團,被捲入一起暗流湧動、牽扯巨大利益集團的犯罪案件之中。張藝謀很喜歡這個故事,覺得很特別,「很犀利,非常有力量」。

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原著作者及編劇陳宇用一個詞形容影片,就是「複雜」,情節線索較為複雜,社會是複雜的,人性是複雜的,他認為《堅如磐石》是一個相對古典主義的悲劇,希望在一部電影中能夠把當代生活的複雜性、每個人身上的複雜性寫出來,試圖書寫一個人性的悲劇。

什麼樣的劇本張藝謀會覺得好

早在2017年,陳宇就開始醞釀《堅如磐石》的劇本。陳宇從一樁案件進行切入,中間牽扯到一些人和事,通過正邪的鬥爭,案子偵破,連帶解決了反腐掃黑的問題。將故事集中在一個警察的破案上,能夠有效地將一種複雜的社會生活,歸納到一個類型片的樣態中。這也成為陳宇之後創作的一個喜好——以類型片的樣貌去呈現一個故事。2018年,陳宇便完成了劇本。最初,《堅如磐石》的劇本陳宇打算自己拍,但寫完之後,他覺得自己不適合推動這個項目,「需要一個創作經驗極其豐富的導演來做這件事」。

很快,光線影業將劇本遞到了張藝謀導演手上,張藝謀看完劇本,決定要拍,開啟了和陳宇的首次合作。

《堅如磐石》的劇本為什麼會打動張藝謀?陳宇能感受到什麼樣的劇本,張藝謀會覺得好。一是故事的講述具備完整性,有某種敘事上的價值,觀眾能獲得心理享受;二是劇本通過故事的講述能夠觸及一些更為深刻的命題和某種時代情境下人性的展示;三是要有力量,會給觀眾的情感帶來有力的衝擊;四是人物設計比較豐富,具有生活的真實性。對於一個現實主義題材,最怕的就是概念化。當人物足夠豐富,足夠真實的時候,這樣的劇本才會有價值。

《堅如磐石》的劇本具備以上幾個條件。張藝謀很快就約陳宇碰頭,一起討論影片未來的樣態,包括討論修改方案。「對劇本的修改,主要是一個提純的過程,去掉一些蕪雜的東西,把要凸顯的東西更加集中為目標服務」。《堅如磐石》開拍的前20天,陳宇一直在組里,因為開機初期,可能會涉及內容的一些調整,定人物基調,演員在表演上也要掌握微妙的尺度,討論比較多。

保持對人的行為好奇利於寫作

《堅如磐石》中有一場戲,於和偉飾演的富商黎誌田,為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住在酒店哪個房間,每次都要等電梯關了,才決定往哪個方向走,再從手裡一遝房卡中隨機抽一張入住。

對於片中這個細節,陳宇說,有戲劇虛構的成分,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依據。陳宇認識一個人經營著一家酒店,酒店頂層的總統套房長期留給這個老闆住。陳宇很理解這類人,願意天天住在酒店,每天有人收拾房間,想吃什麼隨時都有,根本不用操心。陳宇將現實中看到的事情,進行了一種藝術化創作,這是其創作劇本的一種方式。

於和偉飾演富商黎誌田。

在陳宇看來,現在網絡非常發達,人們能夠從公共媒體上獲得大量信息,再加上對人性的判斷,對於社會生活的理解,大體就能推測出一個事件的樣貌,去建構出特定的場景。每當陳宇在媒介上看到一則新聞,他就喜歡思考新聞事件背後的邏輯,想像具體人的行為動機。

陳宇團隊的工作人員經常說陳老師是個特別「八卦」的人。陳宇也的確經常關注一些八卦消息,但他關注的點不一樣,他更喜歡去瞭解一個奇怪事件背後人的行為、想法、細節。陳宇表示,「這種長期保持的對人行為的好奇,我想可能對寫作是有幫助的」。

觀眾能看見一個活生生的人

雷佳音飾演的警察蘇見明,是推動整個主線發展的主要動力。在陳宇看來,這種主人公在早期警匪片中,往往是具有功能性、符號化的人物,但隨著警匪片這一類型的發展,主人公不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而變成一種復合的人,具有複雜的背景。

在陳宇的劇本中,蘇見明不是簡單功能意義上的一個警察,他同時還是一個現代意義上的人,他有公域的空間,也有私域的空間。在這種張力下,觀眾能看見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概念上的、符號化的警察。他除了警察身份外,還是副市長鄭剛(張國立飾)的養子,給他在身份上進行多重復合。

雷佳音飾演警察蘇見明。

在《堅如磐石》中,陳宇試圖去寫人性的悲劇。他認為《堅如磐石》是一個相對古典主義的悲劇,「這個悲劇是比較原教旨主義的,是莎士比亞式的,甚至再往前有古希臘悲劇古典意義」。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但都不可避免地走向看得見的悲劇結局。

《堅如磐石》中,周冬雨飾演的警察對蘇見明說,你想好了,是不是真的要打開這個盒子,如果打開了可能會造成很可怕的後果。但是蘇見明因為他的使命、動機、性格以及所處的情境,就算知道後面可能一發不可收拾,仍然會繼續往前走,就造成一種宿命般的結局。

用硬核敘事展現人性和情感

回頭看5年前寫的這個故事,陳宇覺得《堅如磐石》是一個古典主義的東西,但又沒那麼工整,「當時有一種澎湃的創作慾望和動力,甚至有某種不修邊幅的生猛力量」,這種東西還蠻可貴的。

陳宇一直很期待,觀眾對於《堅如磐石》會有怎樣的反饋。它和之後創作的《狙擊手》《滿江紅》在表現風格和樣貌上差別很大,但沒有變的是電影的硬核敘事、類型片與主流價值觀的嫁接,以及影片中展現出的人性和情感力量。

最近幾年,在與張藝謀的幾次合作中,陳宇逐漸摸索出一種硬核敘事加主流商業大片的創作傾向和目標。在陳宇看來,這是他創作的一種本能。創作《堅如磐石》的時候,他的本能就是要讓故事結實,「有一個內在可咀嚼的核,同時應該是一個好看的類型片,又是一個主流價值觀的東西」。

《堅如磐石》是陳宇和張藝謀導演合作的第一部作品,是在一個成熟的、系統化的工序流程中做出來的,這種流程非常有價值,也能夠保障一個作品的基本質量。

做完《堅如磐石》後,陳宇更加清晰地沿著這條路去創作,和張藝謀導演在創作上更加契合。陳宇一直說,他是一個講故事的人。而他和張藝謀一起創作故事還沒有結束。

新京報記者 滕朝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