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改造彰顯大民生 武侯區殘聯無障礙改造暖人心!
華西社區報記者 沈悅
“改造後方便好多,殘聯實在是關心我們……”近日,記者走進武侯區居民陳女士家中,她感慨地說。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是2023年成都市武侯區民生實事項目之一。今年以來,武侯區殘聯及早謀劃、主動作為,以殘疾人實際需求為導向,按照“以人為本、統籌規劃、注重實效、精準改造”的工作思路,從“無障礙”到“智能化”,用“小改造”撬動“大民生”,充分滿足殘疾人對幸福美好生活的需求。
“量體裁衣”個性化改造
經前期大力宣傳、需求數據分析,武侯區殘聯指導轄區11個街道殘聯、72個社區殘協進行全面摸排,結合殘疾人不同殘疾類別、身體狀況、家庭環境及對智能化無障礙改造的需求與意願,彙總完善家庭無障礙改造需求清單。
通過公開招標委託第三方專業公司進行實地入戶勘察、評估、測量及溝通,量體裁衣式擬定“一戶一策”個性化、智能化改造設計方案。為讓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效益最大化,武侯區殘聯對各項改造設計進行詳細參數比對,既尊重殘疾人意願、滿足殘疾人多元化需求又與家庭住房實際相結合。完善改造設計方案後,公開招標更優質的第三方改造公司為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
今年8月,武侯區殘聯高質量落實了146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經驗收情況反饋,切實解決了殘疾人洗澡、如廁、做飯、居家安全及出行等生活困難。

在此期間,武侯區殘聯瞭解到一位輕度殘疾老人因身體狀況日常“如廁難”,於是立即指導收集殘疾老人的需求,會同專業設計公司上門與老人及其家人進行溝通,製定個性化改造方案,及時為殘疾老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將衛生間的蹲便器改為量身定製的坐便馬桶,加裝摺疊式淋浴凳,並在馬桶兩邊安裝U型扶手,在淋浴區域安裝一字扶手,同時在衛生間鋪設防滑地墊,全方位保障老人安全如廁。
肢體障礙的陳女士腿腳不方便,使用殘疾人機動輪椅車上下班出門,家門口的台階總是一道障礙。武侯區殘聯評估後,將她所住的單元進行坡道改造。“以前每次出門都緊張,門口樓梯不陡,但對殘疾人來說太不方便。改造後,解決了我每天出門的難題!”陳女士看著家門口的坡道特別開心。
獨立經營服裝店的一級肢體障礙者尹女士,常年坐輪椅,生活多有不便。為提高她的生活自理能力,殘聯在她家陽台更換了電動升降晾衣架,將櫥櫃進行低位改造,還為她安裝了人臉識別電子門禁系統。

首次將精神、智力殘疾人家庭納入無障礙改造
今年,武侯區首次將精神、智力殘疾人家庭納入無障礙改造、修繕範圍。通過前期對家庭無障礙改造政策的宣傳,有眾多精神、智力殘疾人及其監護人諮詢,通過評估審核後其中有53戶參與其中。根據殘疾類別和等級、殘疾人及其監護人真實需求、家庭實際生活環境等因素,武侯區殘聯逐戶進行精準無障礙設計和改造。
“感謝殘聯,這次為家裡安裝有安全防護欄,改造了室內電線電路,還配備了一套密碼刀具箱。這樣專業的設施確實要專業人員才能想到,我們在家裡也更放心些。”作為智力殘疾人的家屬劉孃孃對此次的改造特別感激。
據悉,武侯區殘聯按照精準設計實施方案,還為殘疾人家庭安裝有熱水器、防火報警系統、緊急呼叫裝置等,並配發閃光水壺、震動鬧鍾等設備。改造完工後,武侯區殘聯組織驗收檢查人員上門查看,獲殘疾居民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