纍纍遺骨,終得團聚!這49張臉,願終能找到回家路……

轉自:新聞坊

今天(9月30日)

是我國第十個烈士紀念日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

“巍巍太行,英雄呂梁——方山南村

烈士墓地分子考古研究成果展”

在複旦大學舉辦

憑藉DNA鑒定、顱面複原

等科技考古手段

49名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

無名烈士的信息得以複原

今年3月,在複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的帶領下,一支由5名青年教師及11名學生組成的考古隊抵達方山南村,對長眠此地的革命烈士進行系統發掘和分子考古鑒定。

熊建雪 南村烈士墓地發掘領隊

當地有個國際和平醫院分院,主要收治一些重傷員,有些傷員可能因為傷勢比較重,就直接犧牲在這個地方,然後就埋葬到南村烈士墓地。

文少卿 複旦大學文博系科技考古研究院 副教授:

當時的這種遺物非常少,除了個別烈士口袋裡面帶了一些東西,比如牙刷、印章。更多的是衣物上的扣子、帽子上的徽章、皮帶還有生活用具,其他的遺物基本上是沒有的。

經過8天的作業49具烈士遺骨全部重見天日一同出土的還有包括銅紐扣、玉印章搪瓷碗、塑料牙刷、皮帶及帶扣等在內的90餘件器物

文少卿 複旦大學文博系科技考古研究院 副教授:很多烈士的骨頭上都有彈孔,甚至有個別烈士犧牲的時候子彈還在肋骨裡,所以子彈也就變成他遺物的一部分了。

參與考古的蔣紫溪認為科技考古工作人員應該通過現代的科技手段去幫他們複原幫他們證明,幫他們尋親#蔣紫溪 複旦大學文博系2020級本科生#

我有個印象特別深,我把木材移開,發現在它頭的頂部有個陪葬品,是一個青色的搪瓷碗。

我看到排著齊齊的紐扣,我非常好奇他生前到底經曆了怎樣的故事,好奇他是怎樣離開這個世界的,好奇那個碗是不是他特別喜歡的一個碗,所以跟他埋在一起。我覺得這是我們科技考古工作人員應該回答的問題,通過現代的科技手段去幫他們複原,去幫他們證明,去幫他們尋親。

從2023年3月至9月

課題組在實驗室里成功提取了

呂梁烈士遺骸的DNA數據

並對此進行分析處理

運用多學科交叉手段

成功複現了呂梁烈士的面貌

49位無名烈士的形象全部得到複原

其中一位烈士終於和家人團聚

文少卿 複旦大學文博系科技考古研究院 副教授:

烈士樣本高度降解、高度損傷的時候,我們需要一種叫液相探針捕獲技術,需要這個技術把它再捕獲出來,給每個烈士的DNA樣本建立數據。

# 許怡冉 複旦大學文博系2022級碩士研究生#

用三維掃瞄的技術去掃了整個的顱骨,人的顱骨其實是人的骨相,它能夠很大程度上的反映出一個人面貌上的信息。然後我們再根據東亞人群各處的軟組織厚薄的均值,去給它切上面的肉。

關於一些表情信息,比如頭髮顏色、眼睛顏色,是可以通過DNA 去獲得的,在獲得之後我們就可以完善這張臉了。

借助烈士證和文獻記載

課題組通過DNA鑒定

幫助崔海治烈士找到了家屬

使他終於和家人團聚

熊建雪 南村烈士墓地發掘領隊

我們這次dna數據提取最重要的是成功幫崔海治烈士找到了家屬,崔烈士的侄子知道他在這個地方犧牲。

文少卿 複旦大學文博系科技考古研究院 副教授:他有烈士證,也有當時的文獻記載,所以我們通過DNA鑒定,幫他確定了m19墓葬就是他的叔叔。他非常激動,第一時間就把墓碑遷到了烈士陵園。

9月28日

在烈士紀念日的前夕

為了紀念革命先烈

複旦大學分子考古實驗室團隊

精心策劃了一場

分子考古研究成果展

以山西呂梁市方山縣南村革命烈士墓地分子考古研究項目為基礎,通過發掘過程、DNA尋親、烈士死因、複原照片、個體生活史等信息複原呈現的方式,集中展示複旦大學科研團隊依靠學科融合和科技創新手段,對烈士遺骸進行分子考古鑒定及推動英烈DNA 數據庫建設、體質鑒定、生活狀況複原、面貌複原等的一系列原創性成果,講述英烈故事,紀念和傳承烈士精神。

曆史不應該被遺忘遺忘意味著背叛

陳尚君 文科資深教授 任重書院院長:一首很有名的歌叫五月的鮮花開滿了原野,鮮花覆蓋著戰士的鮮血,為了挽救一個危亡的民族,他們曾頑強地戰鬥不懈,這是當時最流行的一首歌,所以這個可以說是那一代人的記憶,是那一代人的努力,那一代人的犧牲。我們經常說曆史不應該遺忘,遺忘意味著背叛,其實實際上是我們遺忘的太久太久了。

目前49名呂梁烈士的dna數據

已納入國家英恩DNA數據庫

願他們終有一天能找到回家的路

記者:唐春源攝像:李響、呂心泉來源:新聞坊

責任編輯:李曉(EN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