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大會上,「謝師恩」成了主題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方琳 通訊員 王瀟瀟

10月5日,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建設五十週年大會在該校舉辦。大會主題為「五十載砥礪只爭朝夕,新時代逐夢計算無限」。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校友代表及該校師生代表齊聚一堂,表達祝賀的同時,不約而同「謝師恩」,對華科大、對老一輩拓荒者表達深深的謝意。

華科大校長尤政院士首先在致辭中指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發展離不開老一輩計算機人的開拓進取。他回憶道,在那個特殊而艱難的時代,朱九思老院長高瞻遠矚,他提出「科研要走在教學的前面」,採取超常規的辦法廣攬了一大批人才,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聚集一體化部署,這種超前的理念即便是在今天對學校的發展壯大也具有重要影響。1972年至1979年,學校從全國20多個省市的500多個單位調進了600多名教師。五十年過去了,事實證明學校已經為「重大轉折」和新一輪大發展做好了堅實的人才儲備。從1973年興辦專業,老一輩計算機人就堅持立足國家重大發展需要,落實學校戰略部署辦學,本著「國家需要什麼我們就研究什麼,國家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們就培養什麼人才」的初心,教學科研兩手抓,奠定了華科大計算機軟硬協同發展的基礎,可以說,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五十年的發展歷程,蘊含著華中科技大學紮根中國大地辦學的深厚基因,希望新一代計算機人繼續奮鬥,發揚敢於競爭、善於轉化的傳統,承擔起建設更好的華科大、建設世界一流計算機學科的重任。

作為校友代表,中源協和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嘉道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龔虹嘉在致辭中說,他1986年從這裏畢業,「有責任有義務努力為我們就讀過的計算機學院進步與發展獻計獻策,添磚加瓦。」他說,一所追求卓越的大學和學院要始終與國家和時代同行。「我也希望從我們這個一流學院走出的畢業生,除了掌握老師傳承的知識,還應該保持對未知的好奇和對異己的寬容,具備擁抱變化和追求真理的勇氣,自覺培養濟蒼生的人文情懷,用愛心善意堅守科技向善的價值底線。」

北京大學鄒磊教授1999年本科在華科大計算機專業就讀,2009年畢業,在喻園學習10年,優良的校風、學風,師長們認真負責的作風,對他產生了很大影響。「我一直記得老校長楊樹子院士給我們上的入學第一節課,印象最深的是他說,華工校園里的路都是橫平豎直,從一個點到另外一個點,沒有捷徑可循,希望學生們在學習和科研上也直面困難,不走捷徑。」他在現場「由衷感謝我的博士生導師盧炎生老師,給了我們非常寬鬆的科研和學習的氛圍」。

作為教師代表,華科大金海教授深情講述,「我1984年進入當時的華中工學院自控與計算機系計算機軟件專業攻讀本科,明年是我在華科大的第四十個年頭。我的成長從一開始就注入了華科大的基因。」金海本碩博均在華科大完成,「少時徘徊之際,是導師的耐性指導,讓我找到了奮鬥方向。」

他說,「學在華工」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不斷進取。我在讀博士期間遇到了我人生當中影響我一生的慈祥導師張江陵老師,在我迷茫放棄學位的時候,張老師諄諄善誘的教誨挽救了我,可以說沒有張老師昔日的勸導、引導和指導,就沒有我的今天。我博士畢業後,想進一步深造出國讀博士後的時候,張老師毫不猶豫地支持了我的決定。在我做完博士後研究工作回到母校的時候,張老師果斷地讓我根據博士後期間的專長開闢新研究領域。正是張老師的英明佈局,才使得我們學院有計算和存儲兩塊品牌。張老師是我人生成長的指路人,我也因為有這樣一位偉大的導師而深感幸運。

經過老中青三代人長期艱苦奮鬥,華科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近年來飛速發展,並形成了「TIME」學科文化,即Teamwork(協作)、Innovation(創新)、Morality(修德)、Exploration(開拓)。

為了回顧和總結砥礪前行半世紀的奮進故事,也為了凝聚力量再出發,學院製作了50週年宣傳片《計算•無限》,並於當天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