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紅色文化融入血脈 他們譜寫一曲青春的讚歌丨青春故事

09:44

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

十月,秋風漸涼,漫步四川大學望江校區內,佇立著一棵百年皂角樹,樹旁是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的江姐紀念館,開學以來不斷有師生前來參觀,他們大多會在藝術學院段禹農教授領銜創作的寫實性江姐雕像前駐足。

江姐紀念館設計者、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段禹農

“假若不幸的話,雲兒就送給你了,盼教以踏著父母之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誌,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奮鬥到底……”這是江姐犧牲前寫成的遺書,將3歲兒子彭雲託付給親人,這封寫在毛邊紙上的“託孤遺書”如今也靜靜置於紀念館內。

《江姐在川大》

與眾所周知江姐光輝的紅岩事蹟相比,她曾是一名四川大學學子,在川大學習生活了兩年多,近年來川大深挖校園紅色資源,積極創新傳播形式,從江姐紀念館到“江姐班”,再到紅色詩意話劇《待放》、舞台劇《江姐在川大》,紅色文化在校園薪火相傳,成為新時代“川大人”的精神圖譜。

是校友,也是榜樣

江姐,原名江竹筠,1944年,江姐考入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害系, 次年轉入農學院農藝系,在校用名江誌煒。在四川大學,她遵從組織決定,以普通學生身份為掩護,努力做好群眾工作。

江姐雕像

作為一名大學生,她勤勉好學,成績優秀,像大姐姐一樣關心同學,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為革命積蓄知識力量。1946年,因鬥爭需要,她休學離開了四川大學,雖然沒有最終完成川大的學業,卻把 “江誌煒”這個名字永遠留在了四川大學。

“煒”者,光明也,“誌煒”就是以追求光明為誌,這個寓意深刻的名字將江姐與四川大學緊緊連在了一起,成為四川大學永遠綻放的紅色火焰中最絢麗的一束。

紅色育人

代代相傳

為使江姐精神在川大代代相傳,川大啟動建設“江姐班”,構建紅色文化育人新機制。2018年,學校將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2018級拔尖試驗班設立為榮譽班級——“江姐班”,引導全班學生把對江姐等革命英烈事蹟的學習傳承、對革命精神傳統的弘揚踐行融入到日常學習生活中,併發揮“江姐班”對全校各班級的輻射帶動作用。同時,在全校範圍內遴選理想信念堅定、道德品質優良、學業成績優異、素質能力全面、班級文化建設特色突出的班級,授予“江姐班”榮譽稱號。

2022年6月,首屆“江姐班”的畢業生們順利完成學業,現在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就讀研究生的楊涵傑說,“無論身在何處,我始終銘記曾是‘江姐班’的一員。去年的烈士紀念日,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江姐班”班長,也是江姐紀念館的講解員張鈺作為“江姐班”的學生代表,在江姐曾經學習生活過的地方,講述新時代青年如何踐行江姐精神,“我為‘江姐班’賦予的使命和責任感到自豪,也期望感染更多的同學。”

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江姐班”班長 張鈺

2022年11月,川大新一屆“江姐班”授予儀式在四川大學望江校區江姐紀念館舉行。學生代表向江姐塑像獻花,在老師引導下,同學們回顧江姐生平,追憶那個年代的人和事,彷彿和江姐進行了一場無聲的對話,“我們深感責任重大,會繼續學習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不負時代,不負韶華。”空天科學與工程學院江姐班團支書蔡鑫宇鄭重說道。

搬上舞台

用藝術講好傳承故事

“1944年的重慶,街頭巷尾中暗湧著緊迫的危機,地下黨員江竹筠不得不轉移到抗戰大後方成都,前往人才濟濟的川大。”2020年,由川大師生自主創作,反映江姐事蹟的詩意話劇《待放》正式上演,演出引起熱烈反響。

“站在舞台上,我深深感受到江姐對祖國的熱愛,特別是她去往成都路途中念的那首詩,裡面充滿了她所眺望的遠方、最愛的家鄉,以及最捨不得的人”,演出結束後,飾演學生江姐的藝術學院表演專業學生羅詩卉同學表示,“我感歎她的堅強,佩服她的毅力,她引領我們青年學子爭做能夠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同年,由四川大學創作的大型原創舞台劇《江姐在川大》在成都城市音樂廳正式公映。本劇以江竹筠在四川大學求學期間的學習、生活、革命經曆為主線,以當代四川大學“江姐班”學生對江姐精神的追尋為輔線,多方位、多層次地挖掘展現了江竹筠的革命曆程和不同人生側面。

舞台劇《江姐在川大》編劇、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碩士 冉詩媛

作為該劇編劇,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碩士冉詩媛說,參演自己寫作的《江姐在川大》,回想那時心情,不能說沒有遺憾,但我想更多的是滿滿的留戀。“淚水是真的,歡笑也是真的,但不論未來如何,演出都會成為我青春歲月中抹不去的珍貴回憶。”

文化浸潤心靈

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

讓紅色文化不僅在藝術展演中傳播,也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日常中浸潤師生心靈。川大圖書館新設了“四史教育”專題書架和紀念江姐誕辰100週年主題文獻展覽。展覽設“江姐在川大”“江姐家書”“影視戲劇中的江姐”三大板塊,以及有關江姐的圖書資料、影視製品、海報劇照、木刻版畫等多種形式的文獻資源。

江姐紀念展場景

新添置的仿舊留聲機和整牆的川大紅色老照片更增加了學習書屋的曆史文化感。走進書屋,似走進了紅色海洋,紅色資源、紅色傳統、紅色基因,迎面撲來,激盪人心。此外,川大“江姐班”每年還會組織師生開展主題班會、團日活動,並奔赴四川自貢等地進行江姐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研學活動,以實際行動傳承紅色精神。

今天的川大學子,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江姐為代表的先烈,把鮮血澆築在時空的年輪,澆築成永不磨滅的民族氣節,無數學子在先烈精神的指引下,將青春譜寫在祖國大地上,用豐碩的學業成績和研究成果,奏響一曲與時代同頻共振的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