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視障青少年多元成長,陶勇醫生·光M計劃開展小主播培訓

新京報訊(記者 郭懿萌)2023年10月15日是第40個國際盲人節,陶勇醫生·光M計劃發佈了公益有聲專輯《聽·光的聲音 第三季》上線預告。據瞭解,目前該專輯作品的前期錄製工作已經完成,預計在12月3日世界殘疾人日正式上線。

《聽·光的聲音 第三季》海報。受訪者供圖《聽·光的聲音 第三季》海報。受訪者供圖

今年8月至9月,光·M計劃攜手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在北京善無邊社會組織能力建設服務中心、聲音王國的支持下,聯合開展了第三期「光盲小主播·有聲演播公益培訓」。

培訓課程由四川人民藝術劇院國家二級演員李淼,四川廣播電視台一級播音員周泳汐和聲音王國創始人張大為3位專業老師精心打造,既考慮到了視障兒童的學習特點,又巧妙融入了聲音表演藝術所需的各方面知識。培訓採取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包括8次線上直播、2天線下集訓和2天專輯錄製。來自江蘇、浙江、四川、廣東等全國各地的45名視障青少年在線完成了內容學習和作業打卡,他們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系統地學習了呼吸訓練、吐字歸音、情感代入、角色創作、詩歌朗誦、萬能主持等聲音表演技能,部分表現優異的學員還應邀參加了線下集訓和專輯錄製。

「光盲小主播·有聲演播公益培訓」。受訪者供圖「光盲小主播·有聲演播公益培訓」。受訪者供圖

《聽·光的聲音 第三季》專輯中的部分作品來自於陶勇醫生、作家李潤供稿的詩歌,孩子們也積極創作了許多詩歌、散文和短篇故事。在參加線下集訓和專輯錄製的學員中,有2名活潑可愛的低視力兒童,9歲的航航和6歲的森森,他們充滿好奇,富有表現力,為全場貢獻了許多歡樂。

航航來自浙江,喜歡運動,夢想是成為科學家或宇航員。航航的眼眶凹陷,左眼被一塊黑斑覆蓋,他說希望以後碰到的人,不要盯著他的眼睛看,因為他會不高興。媽媽對他說:「當別人看到你有不一樣的地方,就會覺得很好奇,我們要擺好心態。」可能正是因為有這樣豁達的媽媽,才養育了性格如此開朗的航航。

森森來自陝西,喜歡下圍棋,他也錄製了自己的故事,名字就叫「聽,光的聲音」。

錄製聲音的盲童。受訪者供圖錄製聲音的盲童。受訪者供圖

視障人群雖然因為視覺受限而在出行和行動上有一定的障礙,但也因為少了很多視覺干擾而變得更為專注,他們中的許多人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豐富的創意和想像力;因為有著豐富的情感和超常的聽覺,他們在音樂和聲音表演方面有細緻入微的感受力,聽速甚至可以達到常人的4倍,尤其是那些還有無限可能的視障兒童,他們的多元化成長需要社會的關注和支持。

2021年,陶勇醫生發起「光盲小主播」項目,希望整合配音演播藝術專家、盲人主播、音頻平台、公益機構等力量,開發一套面向視障青少年的播音主持課程,讓小學員們在實踐中培養興趣,不但能從音頻的世界里汲取更多知識和營養,更能登上聲音世界里的大舞台,成為優質音頻內容的創作者和製作者,擁有更多元的未來。

錄製聲音的盲童。受訪者供圖錄製聲音的盲童。受訪者供圖

陶勇表示,「做這件事情的初衷,就是想為視障青少年打開一扇多元成長和職業發展的大門。可能很多人都認識視障主播董麗娜,我們希望更多孩子能夠像她一樣,在更大的舞台發出自己的光。」

目前,「光盲小主播」項目已經開展了3期,共有54名視障青少年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邁入了有聲演播的世界。

編輯 劉倩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