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來了|武侯特教校長蔡曉莉:16年初心不變,讓特殊孩子融入社會

01:52

封面新聞記者 周麗梅 實習生 許驊瑩

你會如何定義成功?有的人認為身居高位是一種成功,獲得學術的突破是一種成功……但在成都市武侯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蔡曉莉眼中,一個不會自己吃飯的孩子,能夠獨立吃飯,是成功;一個找不到回家路的孩子,能記住家的位置,這是成功;特教學校的孩子,能夠實現生活自理,這也是成功。

從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蔡曉莉在特教學校一幹就是16年。“讓每一個特殊的孩子能正常生活和工作,讓他們不再‘特殊’。”這是蔡曉莉的期盼,她一直在努力的路上,未曾停歇。

成都市武侯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蔡曉莉

堅守特教事業16年初心不變

讓學生去適應社會

10月13日,走進武侯特教,校園里好不熱鬧。原來,學校正在舉行生活自理節,孩子們依次上台,洗手、疊毛巾、剝橘子、煮毛豆、做三明治……普通人輕鬆能完成的事情,他們做起來有些吃力,但一旦完成,他們也會手舞足蹈歡呼慶祝。另一邊,蔡曉莉正在遠端教學,通過線上送教的方式培訓教師,也為不能到校就讀的適齡殘疾兒童及家庭提供指導。

2007年,蔡曉莉被任命擔任武侯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成都市武侯區特殊教育學校創辦於1985年,是四川省第一所針對智力障礙孩子的九年製義務教育的培智學校。主要包括智力障礙、孤獨症、腦癱、多動症、情緒障礙、行為障礙等類型特殊兒童。

“剛到學校時,真是很難適應。”儘管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她到學校的第一天依然懵了,還不瞭解如何專業地去與這些特殊孩子們接觸,也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來完成她的教學工作,和孩子們打招呼都是小心翼翼。

蔡曉莉第一次到教室聽課時,老師教了兩個詞語,12個學生里只有兩個學生學會了,但過不了多久也徹底忘了。一時間,蔡曉莉焦慮不已,不知如何才能把學生教好。“既然來了,我就沒有退路可言。”蔡曉莉重振信心,開始思索如何讓學生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推行個別化教育計劃

挖掘每個特殊孩子的閃光點

2008年開始,武侯特教在全省率先推行個別化教育計劃。針對每個孩子的情況特點,製定一份個性化教育計劃。“實施個別化教育計劃,學生的學習會更有針對性。”為此,蔡曉莉帶著老師們根據學生需要對教材、教具等進行自編自製。課程調整後,雖然老師付出雙倍的勞動,卻有針對性地提供給孩子們支持,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教學效果得到極大的提升。

2013年,武侯區委區政府委託教育局成立了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基於老師們對孩子的準確評估,然後做出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案,給孩子的是適合他們的學習目標和內容。從課程、教材、教法,從一個人研究到組織一批老師一起研究, 越來越多的老師加入進來,為特殊孩子更好地融入普通教育助力。“每個孩子個體差異很大,我們要善於等待,挖掘每個特殊孩子的閃光點,讓他們百花齊放。”蔡曉莉說。

給家長寫了一本書

提升家長自身教養能力

這幾年,蔡曉莉一點也沒閑著,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家長的培訓上。

“很多贏在起跑線的孩子,卻輸在了終點,這是為什麼?”曾有一段時間,蔡曉莉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很多家長只關注成績如何,學到了什麼知識點,而忽略了孩子整體的提升。”蔡曉莉認為,要解決此類問題,關鍵在家長。

在武侯特教,每週會固定召開家長培訓會,家長能夠系統學習行為管理、情緒處理等有效的方法。蔡曉莉談到,學校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了適應社會所具備的基本能力,但離開了學校,更多地需要家庭的支持。有的學生他可以自己出去工作了,但家長不願意了,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特殊”,會受欺負受傷害,要將孩子保護在“特殊”的環境里。孩子接觸不到外面真實的社會,就得不到完整的成長。

為了讓更多的家長提升教養能力,蔡曉莉編寫了《正向教養修煉:特需兒童家長手冊》,這本書通過大量的案例講述家長在教養過程中會遇到的種種問題及解決技巧,對家長教育觀念、情緒管理、家庭教育技巧、社會資源獲得等方面進行了梳理,提升家長自身教養能力的同時,還提供了尋求社會支持的多種渠道,讓更多家長受益。

近年來,有不少孩子從武侯特教畢業後,陸續踏上工作崗位,逐漸適應正常生活。每每提及,蔡曉莉既驕傲,又深知辦好特殊教育,肩上沉甸甸的責任。16年堅守特教事業,蔡曉莉的初心很簡單,“讓每個孩子都有尊嚴地快樂生活,融入社會,用愛與責任辦好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