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釐之間便是輕傷重傷之別 法醫講述於歡案“案中案”傷情鑒定

記者 餘東明

實習生 張若琂

多年前,一起殺人案引爆全網,那就是發生在山東聊城的於歡刺殺辱母者一案。鮮為人知的是,此案還有一起案中案。近日,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司鑒院”)法醫臨床學研究室副主任法醫師陳捷敏向《法治日報》記者講述了這起案件。

2016年4月14日,山東女企業家蘇銀霞被人用暴力催債,其兒於歡因見母被辱,便用水果刀刺傷4人,致使其中一人當場死亡,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2020年11月18日,於歡減刑出獄。

案發時於歡不過是一個22歲的小夥子,一時的衝動既給他人帶來傷害,也讓其身陷囹圄。當時除一人死亡外,其實還有一人也幾近喪生,此人名叫郭濤(化名),是催債人員中的一員。於歡揮刀傷人時,郭濤被刺中右胸,曾一度出現心搏驟停,後被搶救生還。

郭濤的傷勢被當地某鑒定機構鑒定為輕傷二級。他提出異議,警方委託司鑒院再次對其傷情進行鑒定。

陳捷敏是這個案件的第一鑒定人,對於這起案件,她印象非常深刻。“這個案子的焦點就在於對血氣胸致肺壓縮程度的計算,這是認定郭濤究竟是重傷還是輕傷的關鍵所在。”陳捷敏告訴記者,對血氣胸及胸腔體積的測量是為了計算傷者當時肺壓縮的程度,如果大於70%就達到重傷標準。

然而對於肺壓縮程度的評估,很多鑒定機構都是採用肉眼查看CT片這種“估計”的方式,很難作出準確判斷。

2016年7月21日,警方帶著檢材——光盤刻錄的原始CT資料,以及傷者郭濤來到司鑒院。

或許有人會好奇:為什麼要將CT圖片刻錄在光盤中?直接將片子帶來不是更加直觀嗎?其實不然。陳捷敏告訴記者,原始的CT圖像會輸出數百張圖片,而醫院給的片子中只有數十張圖片。“放到電腦裡面,我們可以用專業的繪圖測算軟件,查看每一張圖片,把肺壓縮的部分摳出來,計算面積,最後再將所有圖片累計測算出肺壓縮的體積。”陳捷敏說。

一共490多張圖片,光看片子就花了一天多時間,從早算到晚。“技術上不複雜,就是麻煩,得一遍一遍地算,以確保結果是可靠的。”陳捷敏說。

“既然CT影像可以準確計算肺壓縮體積的話,傷者來不來現場是不是沒什麼影響?”記者問。

“當然不是!不論我們的檢材是什麼,都是以人為本的。”陳捷敏告訴記者,在鑒定的過程中,他們都會要求鑒定對象來現場,為他重拍CT片,看傷勢恢復情況,同時要百分百確認檢材片子和現場片子同屬一個人。

多年的從業經驗讓陳捷敏明白,在鑒定工作中,嚴謹最重要。

經過測量,陳捷敏發現,郭濤肺壓縮的體積可以精確到71%,剛好超出重傷認定的標準線1%。“所以說精確非常重要,只多了1%。”她感慨道。

不過這隻是對最主要的指標進行了確認,要認定其為重傷,還需要其他證據輔助。

陳捷敏仔細研究了郭濤的病曆,發現其被送往醫院後,曾發生過長達3分鍾的心搏驟停,情況非常危險。“當時好在及時搶救,試想如果驟停發生在醫療機構外,他很有可能就沒命了。”陳捷敏說。

此外,她還發現郭濤在受傷以及隨後的治療過程中,失血量非常大,甚至出現了失血性休克的現象,綜合各項指標,她認定郭濤的傷情為重傷。

最終,根據《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在當年的10月13日,陳捷敏作出鑒定報告:評定傷者為重傷二級。

“正常來講,我們是30個工作日就會出鑒定結果的,但這個案子從一開始收到委託人寄來的材料到出具報告,我們差不多花了5個月時間。”陳捷敏說。

“並不是因為技術上有多困難,或是案情有多複雜。關鍵還是為了那1%,因為毫釐之間天壤之別。”她說。

最終司法機關採納了陳捷敏的鑒定意見,以重傷標準對案件進行了處理。

對於歡案,陳捷敏一直在關注。她說:“媒體的報導我都在看,整個案件充斥著正義與邪惡的討論。”這讓記者非常好奇:“您的鑒定有沒有受到輿論影響,尤其是否因對某方當事人的同情或者理解,而影響了判斷?”

“不會!我是法醫,我要做的是還原真相,在這個過程中,不能帶任何私人感情。”陳捷敏的回答很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