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國環科院院長李海生:“1+X”科技攻關新模式如何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走進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環科院”), 一套套專用基礎設施科學裝置吸引了來訪者的目光。

國內領先的大型藻華災害模擬系統。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圖國內領先的大型藻華災害模擬系統。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圖

在中國環科院院長、黨委書記李海生看來,這些“大裝置”是生態環境治理的“重武器”。他認為,唯有把“大平台”“大裝置”“大任務”“大數據”“大協同”“大情懷”六大體系做好,才能建立與美麗中國建設相適應的生態環境科技支撐體系。

圍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佈局,中國環科院致力於為國家生態環境管理提供全面科技支撐。在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以下簡稱“大氣攻關項目”)實施過程中探索形成的“1+X”科技攻關新模式,則成為科技創新舉國體制的一大亮點。

“1+X”科技攻關模式的誕生

對李海生來說,2016-2017年的那場跨年霾還記憶猶新。當時,京津冀地區出現了高濃度、高頻次、大面積的跨年霾汙染,石家莊、邢台等京津冀多個城市空氣質量指數(AQI)超過500。

2017年4月,國務院第170次常務會議決定,由原環境保護部牽頭,科技部、財政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中科院、氣象局和高校等多部門和單位協作,開展大氣攻關項目(總理基金項目)。

大氣顆粒物電鏡分析聯合實驗室的科研工作者正在介紹實驗儀器。

2017年9月,原環境保護部決定,以中國環科院為主要依託單位,採取“1+X”模式組建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簡稱“大氣攻關中心”),彙聚295家優勢單位、2903名科技工作者開展集中攻關。

“我當時壓力非常大,能不能把大氣汙染的成因說清楚?怎麼說清楚?怎麼把霧霾天治理好,都成為大氣攻關中心每位同誌心中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李海生回憶說,要承擔涉及民生“心肺之患”的重任,心裡非常忐忑。那時他每天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拉開窗簾看看外面的天——有沒有霧霾,霧霾有多重,需不需要組織區域內的28個城市一起開展會商。

他開玩笑地說,那段時間他練就了一個“本領”,往窗外一看就能估計出空氣質量指數大概是多少。

依託大氣攻關中心,全國優勢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的大氣領域核心團隊人員彙集到一起,來打大氣汙染防治這場硬仗。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初步探索出基於“1+X”模式的生態環境領域科技攻關新型舉國體制機制。

李海生說,面對大氣汙染治理這一系統複雜的難題,過去的治理是切塊式和片段化的。一個區域的空氣質量除了受到本地汙染物排放的影響外,還受到別的區域汙染傳輸的影響,只從本地考慮解決汙染問題,而對區域全局尺度層面關注不夠,就容易導致治理效果“治理反複、反複治理”。這嚴重影響各地治汙效率,打擊了大家的積極性,同時讓老百姓也沒有信心。

過去環境治理的堵點概括起來就是,機構之間各自為戰,區域之間互相抱怨,學科之間少有見面,數據信息各家獨占,研發技術脫離實踐。

所以通過“1+X”模式集中攻關,找到大氣汙染成因,再抓住各城市的主要矛盾,用整體的統一標準和方法去治理,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三年的大氣汙染防治攻關,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有力支撐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空氣質量改善,在經濟增長20%的情況下,區域細顆粒物(PM2.5)下降了30%,重汙染天數減少了60%。

破解區域協同治理壁壘

2020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了大氣攻關項目研究成果彙報,並給予充分肯定,大氣攻關項目圓滿收官。目前,大氣攻關中心正在生態環境部指導下,組織開展PM2.5和臭氧復合汙染協同防控科技攻關。

“1+X”模式還能應用到生態環境領域哪些難點問題的攻克上?

李海生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介紹說,按照“1+X”組織模式,2018年4月,生態環境部批準組建國家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中心(簡稱長江聯合研究中心),著力加強長江大保護科學研究和科技支撐力度。

2021年9月,經生態環境部批準,以中國環科院為主要依託單位,又組建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研究中心(簡稱黃河聯合研究中心),構建了“政府主導—科技驅動—多元協同”的多層級組織體系。一是由生態環境部相關業務部門組成的多部門融合的領導層;二是由中國環科院和國內優勢科研單位組成的多學科交叉科技攻關團隊;三是由黃河聯合研究中心和駐點團隊、地方政府、企業組成的社會多元共治網絡。該體系實現了“大兵團”聯合作戰,“對上”支撐國家黃河生態保護治理的科學決策,“對下”破解地方“有想法、沒辦法”的難題。

黃河聯合研究中心針對黃河流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和科技需求,設置24個項目。以減汙降碳協同增效為戰略引領,搞清楚沿黃城市從黃河取了多少水、往黃河排了多少汙,以及下一步如何節水、如何減汙、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同時,在沿黃九省區32個重點地級城市開展“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推動科研成果快速落地應用,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此外,充分發揮大數據在生態保護治理中的關鍵作用,建立大數據平台,實現科研數據共建、共享、共用,破除信息壁壘,支撐黃河大保護。

李海生說,在生態環境部的領導下,中國環科院積極探索生態環境科技攻關新型舉國體制。以“1+X”模式組建大氣攻關中心、長江聯合研究中心、黃河聯合研究中心,致力於彙聚國家和社會力量,打破組織、區域、學科、信息和技術“五大壁壘”,貫通信息流和技術流,推動科技創新從“切塊式、片段化”向“協同式、整體性”轉變,破解生態環境複雜巨系統面臨的碎片化治理難題。

迄今為止,三個中心共組織699家優勢單位及團隊,超過1萬名科研人員,深入145個城市,開展集智攻關,給地方“送科技解難題,把脈問診開藥方”,共計開出“藥方”2800餘份,有效支撐區域流域環境質量快速改善。

在生態環境科研範式上,“1+X”聯合攻關模式通過上對政府、下對地方、左右協同科研團隊,將科技嵌入管理和治理中,通過大聯合、大協同,推動了多部門融合、多學科交叉的“大兵團”協同攻關,實現了從“無組織科研”到“有組織科研”的重大轉變。

李海生表示,今後要進一步深化和完善“1+X”模式,打造生態環境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以“大平台”“大裝置”“大任務”“大數據”“大協同”“大情懷”為抓手,構建與美麗中國建設相適應的生態環境科技支撐體系,源源不斷地為2035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貢獻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