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大學生,真的這麼“脆”?

“打了個哈欠下巴脫臼了”“軍訓踢正步把自己踢成骨折”“打遊戲太激動導致呼吸性堿中毒”“一天一杯奶茶半夜突然心跳加速、全身麻痹,被送進醫院檢查出缺鉀”……

最近,在各類社交平台上,越來越多的年輕用戶分享出自己讓人哭笑不得又心驚膽顫的意外和疾病經曆。由於這類“慘痛案例”實在太多,“脆皮大學生”一詞迅速走紅網絡。

然而,當諸如此類的事件層出不窮,“脆皮大學生”這一話題已不再只是自嘲,也為當代大學生體質健康問題敲響了警鍾。

意外和疾病五花八門

輔導員迎“至暗時刻”

看似玩梗,但各種健康問題也真實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50歲的爸媽步伐輕盈,20歲的大學生彎個腰都眼冒金星。”在北京某高校讀大四的劉影(化名)告訴中新網,她覺得自己越來越“虛”了。10月中旬,劉影突然在半夜驚醒,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堅持到白天后,她在室友的陪同下去了醫院,診斷出急性腸胃炎,如今,一旦吃了生冷刺激的食物,她總會覺得難受。在最近的一次體檢中,她又查出竇性心動過速、膽固醇偏高等問題。“雖然都是小毛病,但確實有點害怕了。”劉影說。

醫院候診現場。受訪者供圖醫院候診現場。受訪者供圖

大學生這麼“脆”,輔導員們也迎來了“至暗時刻”。開學以來,每到晚上,安徽省某高校輔導員阿宛(化名)都會有點心慌。

“因為我帶的學生基數較大,三百多人,每週基本上都會有十幾個因生病請假的學生。” 阿宛向中新網介紹,生病的學生中,最常見的是感冒發燒、胃疼等情況,也有一些突髮狀況,比如“著急下樓收衣服結果被垃圾車刮到”“半夜嘔吐到進醫院”“低血糖在課上暈倒”等。

最近就有一個學生讓阿宛印象深刻。“有天早上六點多,學生的室友就給我發消息說她在寢室暈倒了,好像低血糖犯了,後來說已經醒了。八點半後,我又接到了班長的電話,說學生在課上暈過去了,當時的心情真的是‘表面冷靜處理,內心發出尖銳爆鳴聲’。一天兩次暈倒,真的擔心孩子出什麼事。”

每週都會有因生病請假的大學生。受訪者供圖每週都會有因生病請假的大學生。受訪者供圖

類似情況並不罕見。在某短視頻平台上,“脆皮大學生”相關話題播放量已達到12.2億次。據媒體報導,僅今年9月,鄭州某醫院急診科就接診了1700多名18到25歲的年輕人,有外傷、腹痛、胸悶、過度換氣綜合徵等。

大學生體質“滑坡”

問題出在哪兒?

事實上,“大學生體質不佳”的話題近年來一直備受關注,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也基本呈下降趨勢。

2021年,教育部發佈的一份針對115餘萬在校學生體質健康的抽測複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抽查樣本中,大學生體質健康“不及格率”約30%。2021年發佈的第八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我國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總體呈上升趨勢,但大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基本上沒有增長。

大學生的生活似乎真的離“健康”有點遠。劉影稱,進入大學後,自己幾乎從未主動鍛鍊過。“尤其是大三以來,基本就是教室、圖書館、食堂、宿舍四點一線,週末就一直躺著,我很多同學都這樣。”

在首屆全國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華東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教授汪曉讚看來,大學生體質健康問題應引起足夠的警覺和重視。她告訴中新網,現在很多大學生缺乏對體育健康應有的認知,“沒有意識到體質健康跟自己的未來有關係,如果保持目前的生活習慣未來會怎樣,當我把相關數據展現給學生看時,他們也覺得觸目驚心。”

汪曉讚認為,在學生認知方面的原因外,還有社會輿論、審美風潮等因素的影響。此外,很多高校和家長對於體育的重視度也不夠。中學時期更重視文化課,學生學業壓力繁重,伏案久坐成為習慣和“努力學習”的象徵,這都使得大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也沒有從運動中感受到樂趣。

她表示,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是完全不同的體系,中小學對學生體育有著剛性需求,但大學階段,很多高校對體測的要求並不高,缺乏必要的約束和管理,加上如今大學生更加強調自主性,且休閑娛樂方式多樣,如果沒有激發他們的運動興趣,很難去主動參加體育鍛鍊。

“從某種角度來說,‘脆皮大學生’話題走紅也是一件‘好事’。十年來我們一直在呼籲青少年重視體質健康問題,但大家可能覺得不那麼嚴重,現在這種輿論意味著已經引起大家的警覺了,也認識到要想有高質量的生活要堅持體育鍛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汪曉讚說。

“脆皮大學生”相關話題播放量已達到12.2億次“脆皮大學生”相關話題播放量已達到12.2億次

如何讓大學生健康生活?

專家:僅靠強製是不行的

為了改變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近年來從國家到各地、各學校都作出了努力,學生體質與健康水平不斷邁上新台階,中小學生體質已實現“止跌回升”。汪曉讚認為,疫情後,大家對健康空前重視。“而且在北京冬奧會和杭州亞運會的影響下,公眾對於體育的認識發生了很大變化,對整個社會的體育文化發展很有好處。”

高校也在“挖空心思”引導大學生重視體育鍛鍊,其中不乏用跑步APP打卡,將體測成績與學生畢業、評優掛鉤等方式。不過,這類方式也引發了一些學生的不滿。在“脆皮大學生”相關話題里,不少評論都表示“別加熱這個話題了,萬一大學要求跑早操了怎麼辦?”

在汪曉讚看來,這類舉措是不得已而為之。十餘年來,華東師範大學規定學生每週至少進行一次課外鍛鍊,儘管難度並不高,但總有一些學生不“買賬”,這讓她頗感無奈。“你也不能硬逼著他們去運動,我們需要想辦法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去參與和感受到運動的樂趣。如果沒有好的體驗,強逼是不行的。”

不過,華東師範大學公共體育俱樂部教學改革還在延續,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運動項目、老師,加入相應俱樂部。“儘管會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但是我們俱樂部一開放選課的時候,好多課都是被‘秒殺’的,關鍵是要有好的課程、好的老師。” 汪曉讚說。

“還是要多方行動起來,既要改變學生的認知,也要提高校領導對大學生體育運動和身體健康的重視度,體育老師也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需要以興趣為引導,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參與度。”汪曉讚認為,在考慮怎麼去測學生之外,高校應該更多地去引導、激勵學生動起來,通過沉浸式體驗等方式,讓他們真正感受到運動的魅力。

編輯:樸麗娜

責編:宋方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