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文亮為何成為“流量玄學”?專家:共鳴是關鍵

於文亮視頻截圖。於文亮視頻截圖。

有人說“流量是門玄學”。最近,抖音博主“於文亮”火了,沒有高顏值,也沒有戲劇化的劇情或是了不起的才藝,僅僅只是記錄日常。

看似普通人的於文亮為何走紅?普通人為什麼能和“於文亮”共鳴?

》》每個人都是NPC 卻也都是自己的主人公

張瑛月是研一音樂與舞蹈專業學生,在她的社交賬號里,近期分享了大量考研期間的視頻。考試失敗的哭泣、成功上岸的笑容、舞蹈練習的記錄……張瑛月坦言,其實這些視頻自己之前並未想過要發出來,這次也是受到了於文亮的感染。

“我怕自己分享的東西很無聊。”張瑛月表示,這就是她害怕展示自己視頻的原因。初看於文亮視頻時,看到他會因為興奮大聲呐喊,會激動盡情發瘋,書寫挫折和別離不過是生命的點綴,拒絕內耗的文字。那一刻,張瑛月發現,於文亮在向大家傳遞一種熱知識:“普通人也可以在網上記錄生活。”

受到這股自由風的鼓勵,張瑛月也開始願意將記錄的生活碎片分享出來。在張瑛月看來,鮮活的生命、簡單的快樂和憂傷都構成了獨特的“我們”。每一個平凡的瞬間,都值得被發出來所讚揚。之所以記錄考研,張瑛月表示:“也許未來的某個時刻,我會和最初的夢想相遇,那個時候我不會感到陌生,這些視頻能記錄我之前的每一步,我是如何在奔向這個夢。”

“於文亮讓我意識到,也許我是他人世界的NPC(非玩家角色),但我是自己世界的主人公。”大二學生陳宇航告訴記者,每次分享視頻之前都會設想是否會有負面評價,這也多次打消了他的分享欲。

但在於文亮的評論下,陳宇航發現,世界上也許沒有那麼多的惡意,大家都是平凡人,大家也都是NPC。在嚐試發出自己的生活記錄後,有陌生人對他的視頻表示肯定,也讓陳宇航備受感動。“我們能力有限,天賦有限,但我們也能像螢火蟲一樣,若非天上去,定作月邊星。”他說道。

》》專家提醒:分享生活的同時 保護好個人隱私

為什麼我們能與於文亮產生共鳴?

重慶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系主任熊韋銳認為,於文亮的現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因為人們在某些特徵或生活經曆上能找到與自己相似之處,也符合了心理學中的“類似吸引原則”。

“另外,很多人都渴望不平凡,不甘於平凡。希望過著獨特而備受矚目的生活,這也體現在了對於文亮的關注和支持上。”熊韋銳表示,這也反映了人們心中對於成為備受矚目的不平凡個體的渴望。

熊韋銳認為現在許多人願意記錄和分享生活,表明了社會發展和個體自信心的提升。然而,他也提醒,過度分享可能會牽涉到隱私問題,建議在展現和分享時要注意適度,避免泄露過多個人信息。

記者手記:

於文亮為什麼能火,有人認為是團隊推手,也有人認為是平台流量傾斜。

近兩年,隨著短視頻競爭白熱化,各平台新晉網紅不斷增長,創作者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卷。隨著網紅團隊化、專業化,導致普通人的分享欲逐漸降低。這與某音最初“記錄美好生活”的初心相違背。

於文亮的大火,不僅因為與之產生共鳴,更是平台回歸初心的願景。這也許不是平台選擇了於文亮,也是平台順應了大眾。

華龍網 記者 秦思思 實習生 劉震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