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在荷李活引發了分裂

▲10月22日,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人們在遭以色列襲擊損毀的建築廢墟上救援。圖/新華社▲10月22日,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人們在遭以色列襲擊損毀的建築廢墟上救援。圖/新華社

據環球網援引以色列《國土報》、美國TheWrap網站報導,55位荷李活演員和藝術家日前致信美國總統拜登,敦促他推動以色列和加沙停火。這些演員中包括知名影星凱特·布蘭切特和祖恩·史超活等人。

這些藝人在發表的聯名信中說,「我們要求,作為美國總統的你,呼籲加沙和以色列立即緩和局勢並停火,以免造成更多生命損失。在過去一週半時間里,有5000多人被殺害,任何有良知的人都知道這個數字是災難性的。我們相信所有生命都是神聖的,無論信仰或種族,我們譴責殺害巴勒史丹和以色列平民。」

這不是荷李活第一次就此輪巴以衝突發聲。12日,荷李活700位名人發表了一封聯署公開信,明確表達了對以色列的支持。信中說:「哈馬斯的行為是殘暴的恐怖主義行為,必須被所有人譴責。」《神奇女俠》的主演、以色列人蓋爾·加朵、著名影星米高·道格拉斯等人參與了這封信的聯署。

荷李活明星時常就政治、國際問題發聲。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借助明星們的影響力,荷李活甚至成了重要的政治陣地。可如今還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嗎?

荷李活原本不那麼自由

荷李活在歷史上並非一直是政治陣地。實際上,在1960年代之前,荷李活明星們的電影產品和言論都是受到嚴格控制的。

在荷李活電影剛興盛起來時,美國一個法庭曾裁定,電影不屬於言論自由的保護範圍,因為電影只是一種商業活動而非藝術形式。

之後荷李活出現了一系列醜聞。美國各州開始醞釀出台電影審查制度。荷李活擔心遭到過度干預,所以在1930年代主動通過美國電影製片和發行商協會搞了一個《電影製作守則》,當時電影製片和發行商協會主席叫海斯,故這個守則又叫「海斯法典」。海斯原是長老會的一名長老,所以「海斯法典」自然也比較嚴格。

美國政治生態的變化也製約著荷李活明星們的自由表達。比如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麥卡菲主義橫行之時。著名喜劇大師卓別林就曾因被懷疑是共產主義者,被迫避居瑞士25年。此外還有《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愛德加·斯諾等人也遭遇了迫害。前一陣子熱映的《奧本海默》反映的也是這個時代的背景。

「海斯法典」一直執行到1968年才告廢止,被電影分級制度取代。

如今荷李活似乎是創作自由、發聲自由的地方,但歷史上「海斯法典」、政治風潮、黑幫甚至中情局,都曾深深介入其中。

荷李活的親民主黨傾向沒有大作用

荷李活是公認的傾向民主黨的娛樂和政治陣地。這種政治傾向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遇刺後變得十分明顯。

這一方面是因為荷李活的藝術家們天然不認同共和黨相對保守的政治理念,另一方面則源於他們與民主黨的淵源更深,特別是與甘迺迪家族。

約翰·甘迺迪的父親老甘迺迪一戰結束後通過投資股票發財後,就去了荷李活做電影製片業。在1932年美國大選時,他支持富蘭克林·路斯福,從而與民主黨建立了深厚友誼。這種關係也傳承到了下一代。約翰·甘迺迪與羅伯特·甘迺迪兄弟與夢露謎一樣的風花雪月,只是甘迺迪家族與荷李活密切關係的一個縮影。

奧巴馬時期,他與荷李活明星的親密關係更是眾所周知。奧巴馬退休後拍了電影,現在還加入了網飛。10月初,奧巴馬的夫人沙加度與荷李活兩位頂流史蒂文·史匹堡以及湯姆·漢克斯在史匹堡的遊艇渡假照片也被社交媒體發佈。

而拜登作為民主黨的政治老人,與荷李活的關係也很密切。2020年11月8日拜登宣佈勝選時,許多荷李活名人上街歡慶。《饑餓遊戲》主演詹妮弗·羅倫斯甚至穿著睡衣在街上狂奔。

不過,荷李活明星與民主黨的關係主要體現在個人交往的選票上,在巴以衝突這樣的大事上,荷李活影響力有限。更何況,荷李活不是只有一種聲音。

荷李活在政治立場上並無共識

如前所述,10月12日,荷李活700位名人也發表過一封聯署公開信,譴責哈馬斯。

這封公開信與新近55位演員給拜登的信明顯有立場上的差異。55位演員的信訴求是停火、關注加沙人道主義災難。而700人的公開信明確表達了對以色列的支持。

給拜登寫信的蓋爾·加朵是以色列人,還加入過以軍,所以她支持以色列並不奇怪。而荷李活許多電影製作公司,本就是猶太人創立的。

這就造成了荷李活政治立場上的無法自洽。一方面,政治立場上偏左的荷李活更願意表達對弱勢群體、女性、多元文化的支持;但另一方面,資本有自己的立場,特別是在涉及以色列的問題上。

這種不自洽自然會表現為荷李活明星在政治立場上的對立。比如,眾所周知佐治·克朗尼極其討厭特朗普,而有「硬漢」形象的伊斯特伍德則對共和黨人青睞有加。

這種對立也會隱晦或不隱晦地體現在電影中。荷李活每逢大選年電影就會政治化。有的電影很直白,比如宣揚美國主流價值的電影,而有的則很隱晦。比如,2016年希拉利與特朗普在美國大選對決時,荷李活推出的電影《獨立日2:捲土重來》就有了一位女總統,人設是果敢堅定;而伊斯特伍德製片的《薩利機長》的原型薩利伯格則是一位共和黨人,一度被共和黨推舉當參議員。

不過,最近幾年荷李活在政治方面的影響力都大不如前——多數荷李活明星支持的希拉利敗選就是證明。在流媒體興起後,過度政治化、過度跟隨政治形勢的荷李活更是失去了影響力,特別是在中國這樣重要的海外市場。

可以說,如今荷李活明星們的表態,或許能顯示他們對於政治議題仍抱有一如既往的關切,但已很難擁有像奧普拉當年那樣的社會輿論引導力,對白宮決策更是很難產生影響。至於巴以衝突,拜登「我就是猶太複國主義者」的表達,讓美國的斡旋成了拉偏架。在這種情況下,哪可能推動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