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輕乘組,明天出征太空!一文速覽神十七載人飛行任務看點

神舟十七號瞄準10月26日11時14分發射。湯洪波、唐勝傑、江新林3名航天員將執行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

發射在即,本次任務看點有哪些?發佈會要點,一文速覽↓↓↓

神十七3名航天員確定

平均年齡最小的航天員乘組

執行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由湯洪波、唐勝傑、江新林3名航天員組成,湯洪波擔任指令長。

乘組包括1名第二批航天員和2名第三批航天員,是空間站建造任務啟動以來,平均年齡最小的航天員乘組。

神十七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

目前,空間站組合體狀態和各項設備工作正常,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和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產品質量受控,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地面系統設施設備運行穩定,發射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就緒。

神十七航天員計劃於明年4月返回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在軌駐留期間,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將迎來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來訪對接,計劃於明年4月左右返回東風著陸場。

“感謝全國人民的托舉!”

僅間隔兩年,湯洪波將成為第一位重返中國空間站的航天員,同時成為執行兩次任務間隔最短的中國航天員。

在航天員記者見面會上,湯洪波表示:我代表乘組感謝全國人民的托舉。此刻,我們一心想把任務完成好。過去兩年中,我時常夢迴太空。為了能夠重返太空家園,過去兩年中,我可以說是在爭分奪秒之中度過的,先後完成了身體、心理的恢復,並同步開展學習、訓練。

“前一秒與周公握手後一秒精神抖擻”

面對新任務、新乘組,做了哪些準備,又有哪些特別的期待?

對此,在航天員記者見面會上,湯洪波說:航天員只有地面訓練得紮實,天上才能幹得明白。因為在太空飛行之中,危險其實無處不在。可以這麼說,航天員即使睡著了也要睜著一隻眼睛,要做到前一秒與周公握手,後一秒精神抖擻。

首次進行空間站艙外試驗性維修作業

神十七航天員乘組將在軌執行哪些任務?

常態化在軌工作

乘組在軌工作安排趨於常態化,主要包括人員物資正常輪換補給、空間站組合體平台照料、乘組自身健康管理、在軌實(試)驗、開展科普及公益活動以及異常情況處置等六大類工作。

首次進行空間站艙外試驗性維修作業

除了上述常態化工作,本次飛行任務將首次進行空間站艙外試驗性維修作業。

目前,空間站各項功能、性能指標均滿足要求,但從面向空間站長期運行、驗證技術能力出發,此次任務將由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通過出艙活動進行艙外試驗性維修,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主要目的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主要目的為:

完成與神舟十六號乘組在軌輪換,駐留約6個月,開展空間科學與應用載荷在軌實(試)驗,實施航天員出艙活動及載荷出艙,進行艙外載荷安裝及空間站維護維修等工作。

同時,持續評估空間站組合體功能性能,獲取積累空間站運行的寶貴數據和經驗,考核地面支持中心執行空間站運行管理任務的協調性、匹配性,進一步提升空間站運行效率和故障處置能力。

神十六航天員乘組瞄準10月31日返回

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在與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完成在軌輪換任務後,瞄準本月31日返回東風著陸場。

目前,乘組還在太空“出差”,各項在軌工作進展順利,部分空間應用項目已取得階段性應用成果。

此外,神舟十六號乘組返回前,還將視光照條件由航天員手持高清相機通過飛船繞飛拍攝空間站組合體,將有望在軌首次獲取以地球為背景的空間站組合體全貌圖像,這將是第一張反映空間站全構型的“工作照”。

中國航天,未來可期!

中國未來將發射巡天空間望遠鏡

根據計劃安排,未來將發射與空間站共軌飛行的巡天空間望遠鏡,開展廣域巡天觀測。後續,還將適時發射擴展艙段,將空間站基本構型由“T”字型升級為“十”字型。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方案階段研製工作。

天舟貨運飛船運載能力提升 天地聯動“精準補貨”

今年只有一次天舟貨運飛船任務,通過天舟七號進行一次物資補給就可以支持神舟十七號、十八號兩個航天員乘組在軌執行任務。

今年只安排一次貨運飛船任務,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

一是貨船運載能力提升,以往的貨運飛船是採用標準型貨物艙,從天舟六號開始,採用的是改進型貨物艙,裝載空間增加了約24%,裝載重量提高了約22%;

二是工程已建立天地聯動的物資信息系統,做到了“精準補貨”,缺什麼就補什麼,不少帶同時也不多帶,補給效能不斷提升,後續貨運飛船的發射頻次還有可能進一步降低。

歡迎國外航天員來天宮!中國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目前,我國已具備、也做好了邀請國外航天員參與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的準備。中國向全世界發出邀請,歡迎所有致力於和平利用外空的國家及地區一起參與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

隨著登月任務進展,待相關條件成熟後,未來也會像今天一樣,正式邀請國外航天員一起參與登月飛行任務,共同探索浩瀚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