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神舟十七號成功發射的奧秘

北京時間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在這次任務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承擔了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電源分系統、對接機構分系統、推進艙結構與總裝、測控通信子系統、總體電路分系統推進艙電纜網及三艙配電器等研製任務。“更嚴、更慎、更細、更實”,是航天人再一次成功交出滿意答卷的奧秘。

北京時間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載人飛船“發一備一”滾動備份

據八院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試驗隊副隊長、飛船型號副總師陳啟忠介紹,目前,我國載人飛船發射採用了“發一備一”的滾動備份模式——也就是發射一艘載人飛船,另一艘就在酒泉進入待命狀態,一旦出現突髮狀況,待命狀態的飛船就能及時實施應急救援發射,實現太空救援。所以,神舟十七號早在神舟十六號發射之時就在酒泉待命,現在輪到神舟十八號進入“站崗”狀態。

“空間站運營階段具有高密度、常態化、多樣化等特點,以前在發射場80天至90天完成一艘飛船任務,現在40天至50天並行完成兩艘飛船的工作,時間大幅縮減、任務量翻番,對試驗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陳啟忠說,“為了任務並行推進,我們不斷優化流程,在上海和酒泉兩地進行遠程協同,爭分奪秒、接續奮戰。”

電源分系統是載人飛船的“心臟”,必須確保安全可靠。在電源分系統產品運抵酒泉的第一時間,八院電源技術負責人鍾丹華帶領團隊啟動專項複查。唐筱、淩玉、陳藝蕾等技術人員開啟“外掛”檢測模式,對生產、測試、過程控製、技術狀態、產品質量進行全面複核複查,經過數天日夜連續奮戰,得到了產品質量一切正常的結果,大家才放下心來。

“成功不代表成熟,一次成功不代表次次成功,不到點火時間,我們都會‘雙想’不止,做深、做透、做實每一個細節的複查。”鍾丹華說。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是使用鎘鎳電池作為主電源儲能電池的收官之作。為了確保順利完成整船測試,張振、陳健、楊波等試驗隊員提前趕到發射場,連續幾個通宵開展鎘鎳電池活化工作,鎘鎳電池設計師淩玉帶領團隊,精準進行數據判讀與狀態確認。隨著長壽命大容量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得到廣泛驗證,我國神舟飛船後續將採用鋰離子蓄電池。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八院試驗隊合影。

驅動機構進行了升級

據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試驗隊技術總負責兼副隊長、八院載人飛船副總師孔旭東介紹,神舟飛船在空間站組合體狀態下,所處的力學環境極為複雜。為了進一步提升飛船在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斷識別空間站運營階段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八院研製人員對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驅動機構進行了升級。

神舟載人飛船對日定向系統有2台驅動機構,位於太陽電池翼與神舟飛船艙體之間,是驅動太陽電池翼實現對日定向的動力源,也是艙內電能供給唯一通路,被認為是整船電能傳輸的“咽喉”。

空間站的三艙構型,對載人飛船驅動機構形成了複雜且多變的熱應力環境,對驅動機構軸系的熱匹配性、抗力學載荷適應性、內部電傳輸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確保可靠性安全性的前提下,八院研製團隊全面優化技術方案,充分識別技術風險,深入細緻技術交底,通過提高機電驅動能力,增加電氣隔離間隙,優化內部結構空間。

升級版驅動機構將電氣安全間隙增大了1倍,安全距離的提高,意味著加厚了這座電傳輸通路上重要關卡的“城牆”,加寬了“護城河”,大大降低了擊穿、放電等高風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

這一系列的優化和能力提升,實現了技術改進,裕度提升,提高了複雜的空間環境綜合效應的適應能力,確保載人飛船在軌穩定運行。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八院試驗隊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合影。

所有細節用數據說話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與90噸級空間站組合體在前向端口對接,曆時約6.5小時。至此,八院研製的異體同構周邊式對接機構,已在軌完成30次空間交會對接和25次分離,產品狀態穩定,工作可靠。

據八院神舟載人飛船對接機構分系統主任設計師姚建介紹,為了確保對接機構具備多種複雜工況下的捕獲緩衝能力,每個對接機構均需要通過31次捕獲緩衝試驗,準確掌握對接時最大軸向衝擊力和對接環的特性參數。再通過連接分離試驗,精確獲得分離速度的千分之一變化。

依託大量的成功飛行數據,八院研製團隊從分系統級、單機級、部組件級三個層次建立了數據包絡分析機制。上百個關鍵參數建立的數據包絡根據飛行試驗結果動態調整,對產品的生產裝配過程進行指導,對產品性能進行預測,以提前發現潛在缺陷,提前採取干預措施。

在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中,為了滿足多線並舉、兩艘飛船同時開展發射場工作的需要,研製人員還重新梳理流程和識別風險,明確八院產品主線工作213項、關鍵參數229個、操作風險183個,通過嚴控數據超差,精準數據判讀,全面複查“雙想”,消除人為因素問題,規避了各類風險。